第2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夏两家的财产、房子都被没收。曾经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他们过得还是比较痛苦的。顾七娘是完全经历了那个时代,一路走过来的。文革时,他们受到的冲击更大。住过牛圈,还被人拉出来的批斗,受尽了白眼。
  顾七娘生在抗战胜利那年冬天,按说也没有享受到几年富人的好日子,还没懂事,就开始经受磨难以及各种排挤。夏顾两家联姻,最开始顾七娘要嫁的是与她年纪相当的顾炎良——顾明辉的大伯,可是还没有成婚,顾炎良就跑了,再也没回来。后来,顾七娘才嫁给了身体不太好的顾老七——顾炎良的七叔。这一段过往,是顾七娘最不愿意回首的,回忆起来都是泪水。
  改革开放之后,顾家与海外的亲戚恢复了联络。加之,顾、夏两家曾在抗战期间捐了不少钱物支援抗战,并有一些老同志为其提供证物、证言,而顾七娘也一直马不停蹄的奔走,这顾家院子最终才还给顾家。要回顾家院子这件事,也让顾七娘在顾家拥有绝对的权威,如果不是她的努力奔走,说不定现在回自己祖宅看一眼都要买门票了,这似乎有点讽刺。夏家院子,其实是沾了顾家的光,当时是一并要回来的。
  这顾家院子比夏家院子建得要早,几经扩建,在清晚期的时候整体完工,也是花了不少的银子。不过,历经多年,有的建筑毁损,顾家院子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规模。如今剩下的这三四十间屋子算是顾家院子最后的模样。
  当初修缮顾家院子,幸得海外亲人出资,不然以顾七娘当时的经济状况,要回这顾家院子也没有钱来进行修缮。所以,这顾家院子不只是这祖孙俩的,是整个顾家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海外顾家人心中,这院子就是他们的根,祖宅还在,似乎一切都在。
  在海外的顾家人,但凡有新成员出生,都会带着新成员回顾家院子住上几日,年纪再大点之后,也会让他们回来看看自己的祖宅,这是一种家族的传承,也是家族成员对故土的感情,让他们无论身在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
  “在这些牌位里,他们,可能连你是谁都不知道。也就只有你爸爸和哥哥……”
  顾七娘迈步进了祠堂,提到儿子和孙子,声音便有些哽咽。她确实是老啦,从前她可没有这样脆弱。
  “不是还有爷爷吗?”
  “你爷爷知道什么啊?要是你爷爷在,定然是很喜欢孩子们的……”
  顾明伊心想,她可不是爷爷亲生的,如果爷爷在,自然也没有她了,哪里谈得上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之所以她会说起爷爷,不过是知道爷爷才是奶奶心中最柔软的所在。
  “说说吧,为什么退婚?”
  顾七娘的口气软了很多。
  “明知道他不愿意,还非要死皮赖脸的嫁给他吗?不过是让他更讨厌我罢了。”
  “他有什么资格讨厌你?他……”顾七娘没往下说,一下子打住了。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讨厌就是讨厌,哪有什么资格一说。我知道你喜欢他,我也喜欢他。所以,你放心吧,就算是退了婚,我也会把他再追回来的,一定让他给你做孙女婿。”
  听到顾明伊这话,顾七娘先是眼前一亮,再又陷入了思考。
  “都说女追男隔层纱。我顾明伊长得也不难看,又会挣钱,我要追霍琰,我就不相信他真能无动于衷。”明伊特别自信,似乎完全没受退婚的影响,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那你早干嘛去了?你俩订婚八九年,现在想起来啦?”顾七娘反问道。
  “这八九年…...我以为,他早晚是我的。忙着挣钱,忙着管顾家的一堆破事。做不好,你不还得罚我跪祠堂吗?”
  顾七娘听出来孙女对她是有些埋怨,可是她一天天老啦,孙女如果自己不强悍,将来能靠谁。她没有老公福,媳妇也没有老公福,她希望明伊有老公的福气,更希望明伊自己够强大,只有这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才能挺下去,不然就只能跟她那媳妇一样。
  “即便是这样,也不用非把婚给退了。”
  “不退婚,不让他把钱还了,他永远都会觉得跟我不是对等的。就算有一天他真的喜欢我,心中也终究有个结。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现在在心里欠着我的人情,至少不会一开始就很反感……”
  顾七娘觉得明伊说得很有道理。
  这些年,顾七娘是风里雨里过来的,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大多数人没有经历的,她也经历了。所以,她比一般人更洞察人心。可是,听了明伊这般话,她反倒觉得自己年纪越大反倒越糊涂了。如果强按着霍琰的头结了婚,那可能才是对明伊最大的伤害。
  “起来吧,别跪了!”
  “我还是跪在这里吧!”顾明伊又一次倔犟。
  “怎么,还得让老太婆我跟你认错才起来?”
  “奶奶,你多心了。我只是想跪在这里好好想一想,想一想将来,想一想……”
  顾七娘没再吱声,默默地回到自己屋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