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2)
心兰赶紧联系了卧铺车厢,腾出一个空床,自己和几位热心的旅客一起,把老人抬去了卧铺车厢。
回来时,医生仍在6号车厢等着,心兰连连对他表示感谢。医生对心兰说:“我是医务工作者,应该的。也多亏了你的急救措施,争取了时间。”
心兰笑笑:“我妹妹是护士,平时在家经常听她讲这些,没想到还真用上了。”
下一站是绵阳,列车组联系了绵阳当地的医院,一到绵阳,心兰就帮着把老人抬下车,当地医护人员把老人接走了。
两个月后,一面锦旗寄到客运队,指名要交给心兰,上面写着——“情系旅客,车通万家。”
1989年,乌鲁木齐到玉门之间的403/404次普通列车,正式由哈密铁路分局担当乘务工作,因为心兰一直表现优异,家又在哈密,就被任命为这趟列车的列车长。
时坚当上了红柳河站长,心兰又成了列车长,家里一下多了两个“长”,南英心里高兴。
吃饭时,南英问悦悦:“爸爸是站长,妈妈是列车长,悦悦长大了,想当什么长啊?”
悦悦两只大眼睛滴溜转,奶声奶气地说:“我要当家长。”
成竹笑得饭都喷了出来,南英哈哈哈地笑着说:“好好好,悦悦就是我们家的家长。”
调到跑玉门的列车后,心兰在车上的时间少了些,做3休3,和悦悦见面的间隔时间短了。
心梅教了悦悦一句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心兰回来,悦悦给心兰背了这首诗,心兰开心地抱着悦悦亲了又亲。
有次单位里组织旅游,去嘉峪关看城墙,时坚带悦悦一起去,坐的就是心兰的车。悦悦第一次看到上班时的妈妈,激动异常,跟着心兰走来走去,像条小尾巴。有旅客看她,她就指着心兰骄傲地说:“这是我妈妈。”
车上的工作辛苦,心兰一刻不得闲,没来得及跟悦悦说几句话,就到了嘉峪关站。
以前跑成都的时候,每次列车经过哈密,南英或者心梅都会抱着悦悦去车站接车,在停车的几分钟里,让心兰见见孩子。心兰一边忙着检票,等旅客全上车了,才能抓紧抱一下悦悦,见面不过5分钟,心兰就又要上车了。
每一次。心兰站在车厢门前,看着站台上悦悦的身影越来越远,又是心疼又是心酸。列车员这个职业,见证了太多离别和相聚,她们自己也在一程又一程的奔波里,重复着与家人的相聚与分离。
在车上的时间短了,心梅也去河南上高中了,心兰就不再让南英抱着悦悦来接车了,南英眼见着一天天老下去,心兰心疼她妈。
跑成都的时候,火车一半在沙漠里行驶,一半进入草木茂盛的四川盆地,车窗外的景致在一夜之间变幻,从昏黄枯燥到勃勃生机。心兰每每感慨,在这样潮湿温润的气候下,难怪口里人的皮肤都细腻白嫩,不像她们沙漠里的人,不到三十岁,皮肤就枯黄干燥。
而乌鲁木齐到玉门的火车,一路都在隔壁里,眼里尽是黄沙,尤其春天的时候,还会刮沙尘暴,沙子迷得眼睛都睁不开。路过嘉峪关古长城,车窗外是一段苍凉的断井残垣,让人更感苍凉。
有一次,列车从玉门开出,到达柳园站的时候,心兰照常打开车门,那时候的车门连接楼梯的地方都有一块钢板,要把钢板抬起来,旅客才能上下车。心兰刚抬起钢板,不料钢板出了故障,猛地砸下来,重重砸在心兰脚上。
一阵剧痛传遍心兰全身,但她暂时顾不上疼痛,赶紧联系步话机,让旅客从后面的车门上车,以免砸伤旅客。火车开出后,心兰才一步步挪回列车值班室,脱了鞋看,袜子已经一片鲜红,大拇指的指甲几乎脱落,只连着一丁点儿皮。
因为疼痛太剧烈,列车组安排心兰临时在下一站——哈密站下车治疗。 ↑返回顶部↑
回来时,医生仍在6号车厢等着,心兰连连对他表示感谢。医生对心兰说:“我是医务工作者,应该的。也多亏了你的急救措施,争取了时间。”
心兰笑笑:“我妹妹是护士,平时在家经常听她讲这些,没想到还真用上了。”
下一站是绵阳,列车组联系了绵阳当地的医院,一到绵阳,心兰就帮着把老人抬下车,当地医护人员把老人接走了。
两个月后,一面锦旗寄到客运队,指名要交给心兰,上面写着——“情系旅客,车通万家。”
1989年,乌鲁木齐到玉门之间的403/404次普通列车,正式由哈密铁路分局担当乘务工作,因为心兰一直表现优异,家又在哈密,就被任命为这趟列车的列车长。
时坚当上了红柳河站长,心兰又成了列车长,家里一下多了两个“长”,南英心里高兴。
吃饭时,南英问悦悦:“爸爸是站长,妈妈是列车长,悦悦长大了,想当什么长啊?”
悦悦两只大眼睛滴溜转,奶声奶气地说:“我要当家长。”
成竹笑得饭都喷了出来,南英哈哈哈地笑着说:“好好好,悦悦就是我们家的家长。”
调到跑玉门的列车后,心兰在车上的时间少了些,做3休3,和悦悦见面的间隔时间短了。
心梅教了悦悦一句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心兰回来,悦悦给心兰背了这首诗,心兰开心地抱着悦悦亲了又亲。
有次单位里组织旅游,去嘉峪关看城墙,时坚带悦悦一起去,坐的就是心兰的车。悦悦第一次看到上班时的妈妈,激动异常,跟着心兰走来走去,像条小尾巴。有旅客看她,她就指着心兰骄傲地说:“这是我妈妈。”
车上的工作辛苦,心兰一刻不得闲,没来得及跟悦悦说几句话,就到了嘉峪关站。
以前跑成都的时候,每次列车经过哈密,南英或者心梅都会抱着悦悦去车站接车,在停车的几分钟里,让心兰见见孩子。心兰一边忙着检票,等旅客全上车了,才能抓紧抱一下悦悦,见面不过5分钟,心兰就又要上车了。
每一次。心兰站在车厢门前,看着站台上悦悦的身影越来越远,又是心疼又是心酸。列车员这个职业,见证了太多离别和相聚,她们自己也在一程又一程的奔波里,重复着与家人的相聚与分离。
在车上的时间短了,心梅也去河南上高中了,心兰就不再让南英抱着悦悦来接车了,南英眼见着一天天老下去,心兰心疼她妈。
跑成都的时候,火车一半在沙漠里行驶,一半进入草木茂盛的四川盆地,车窗外的景致在一夜之间变幻,从昏黄枯燥到勃勃生机。心兰每每感慨,在这样潮湿温润的气候下,难怪口里人的皮肤都细腻白嫩,不像她们沙漠里的人,不到三十岁,皮肤就枯黄干燥。
而乌鲁木齐到玉门的火车,一路都在隔壁里,眼里尽是黄沙,尤其春天的时候,还会刮沙尘暴,沙子迷得眼睛都睁不开。路过嘉峪关古长城,车窗外是一段苍凉的断井残垣,让人更感苍凉。
有一次,列车从玉门开出,到达柳园站的时候,心兰照常打开车门,那时候的车门连接楼梯的地方都有一块钢板,要把钢板抬起来,旅客才能上下车。心兰刚抬起钢板,不料钢板出了故障,猛地砸下来,重重砸在心兰脚上。
一阵剧痛传遍心兰全身,但她暂时顾不上疼痛,赶紧联系步话机,让旅客从后面的车门上车,以免砸伤旅客。火车开出后,心兰才一步步挪回列车值班室,脱了鞋看,袜子已经一片鲜红,大拇指的指甲几乎脱落,只连着一丁点儿皮。
因为疼痛太剧烈,列车组安排心兰临时在下一站——哈密站下车治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