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17节(2 / 4)
说完这一句,他收回头,微微一笑,表情十分亲切,用周围人都能听到的音量说道:“六弟,四哥与你打招呼,为什么不回话?这可不是身为皇子该有的礼数。”
弘书就像看小丑一样看着他表演,然后翘起一边嘴角,冷冷地吐出三个字:“你,不,配。”
弘历装出来的亲切瞬间龟裂,勃然大怒:“你说什么!”
为什么贱人总是这么耳背,弘书胸膛起伏一下,重复弘历刚才的动作,伸头,直勾勾地盯着弘历,咬字特别清晰的说道:“我说,你,不,配!弘历,我本来以为,我对你的无耻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却没想到,你居然还能比我想象的更无耻数倍。卖子求荣,你也真能做的出来,虎毒尚且不食子,你简直畜生不如!”
“你!”弘历愤怒地直喘粗气,脸色胀红,额头青筋暴起,但心地却不由自主地升起一丝被看透的恐慌,“你、你少在那里信口雌黄、血口喷人!弘书,我当你是弟弟,才一直隐忍退让,可不是怕了你!转世灵童乃是天人感应、护法神显灵指定,你这般污蔑,可是亵渎佛祖,小心报应!”
“报应?”弘书嗤笑,轻蔑地看着弘历,“若有报应,你必将在十八层地狱里,与天地同寿。”
“滚开。”他肩膀一个巧劲,将弘历顶开,大步走进养心殿内。
弘历猝不及防地之下被他顶的一个趔趄,等站稳后再想回敬,却只能对着消失在养心殿门口的背影憋住一口老血。
等着,你等着!弘历咬着牙,眼睛充血,弘书,你给爷等着!等爷的儿子坐实转世灵童,噶举派会是爷的囊中之物,爷会从此开始,以西藏为踏板,重回朝堂,等爷登上那至高之位,爷一定会用你的骨头,来磨一串最好的人骨念珠!
弘书并不关心身后之人的妄想,他冲着胤禛行礼后,直奔主题:“皇阿玛,对于永璜为转世灵童之事,您是何想法?”
胤禛还沉浸在震惊中,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是这等用骨肉谋取利益的狠毒无情之辈。要知道,即便当初他们兄弟夺嫡那般激烈,也从没有人将主意打到晚辈身上,对手的儿子都没想过伤害,更别说自己的儿子了。可现在,他的儿子,却在卖子求荣。
这个认知让胤禛彻骨生寒,即便面对最心爱的儿子,也忍不住升起试探之心:“在问朕之前,你呢,你对此事又是何想法?”
你赞同还是反对?赞同会是因为想要通过永璜为转世灵童一事渗透藏传佛教一脉,从而掌控西藏吗?反对呢,会是因为不想弘历依靠此事重新起势,成为你的对手吗?
弘书没有犹豫,干脆利落地道:“儿臣反对!儿臣对弘历没有好感,但永璜是无辜的,他才八个月大,不该成为野心家谋求权力利益的牺牲品!弘历卖子求荣,简直畜生不如,此次若让他成功,是对伦理道德的践踏!皇阿玛,必须要阻止永璜成为转世灵童,此风决计不能助长!”
好,好,胤禛呼了口气,胸腔的温度恢复,随后这温度便随着血液蔓延到四肢百骸,驱散了浑身的寒意,让他感觉自己重新走入了阳间,也有多余的心思想着考校一下儿子:“护法神降身之事发生在祭天之后、众目睽睽之下,此时即便不是满城风雨也算是人尽皆知,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朕还能如何阻止?”
他本只是想着借此一问启发儿子思考,然后再抛出自己的想法,能够更好地教导儿子学习帝王心术,却不想儿子对此早有准备。
“皇阿玛,儿臣有一策献上。”
“什么?”
“金瓶掣签。”
第111章
金瓶掣签,说白了就是签筒抽签,将几名备选转世灵童的孩童姓名、年月写在签上,同一枚空白签一起放入金瓶中进行抽签。便是备选转世灵童只有一名,也必须放入一枚空白签进行抽取,若抽到的是空白签,就证明目前已有的备选不是真的转世灵童,需要另外寻找。
在金瓶掣签制度实施以前,藏传佛教各派系的活佛转世灵童几乎被蒙古王公、大贵族之家或者宗教上层掌控,他们用这种办法控制藏传佛教的大活佛人选,再通过活佛控制宗教来扩张自己的势力,最终巩固自家所获得的特权。这样长久地发展下来,西藏的阶级固化越发严重,且各教派之间纷争严重,导致当地糜烂不堪,底层百姓过得苦不堪言,却又因为宗教信仰原因不能反抗,而朝廷对西藏的治理和掌控也因此一直浮于表面,藏地的反叛与混乱此起彼伏。
种种原因之下,乾隆晚年时期决定在西藏实施金瓶掣签制度,这一制度有效地加强了朝廷对西藏的控制,打破了大贵族对宗教上层的垄断,哪怕是建国后,国家对藏传佛教也依然沿用了这一制度。
虽然弘书对乾隆的观感不好,认为其太过自私自利、只顾玩弄权术巩固自己的权利、破坏了雍正留下的大好局面,使得清朝从此一路下滑、从世界之首沦落到后来谁都能踩一脚的局面。但过是过、功是功,他也承认,乾隆在位时是有过一些不错的功绩和政策的,比如考封制、比如金瓶掣签。
当然,弘书心里并没有将历史上的乾隆与此世的弘历完全划上等号,重生至今,他从来没有因为历史上乾隆的过错去主动针对弘历,每次与弘历针锋相对,都是因为他犯到自己头上了。便是抢夺皇位,也主要是自身的原因:一是因为想要改变未来的国难,二是他想要做一次皇帝的私心和野心,三则是这一世的身份不争也得争。
同样的,他自然也不会将历史上乾隆的功绩算在弘历头上,因此,他并不会因为使用历史上乾隆的政策来打压弘历而感到心虚和羞愧,他用的心安理得。
脑海中各种思绪浮光掠影般闪过,并没有耽误弘书将金瓶掣签分说明白。
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感受,胤禛此时也不例外,明明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法子,几乎去每个寺庙和道观都能见到抽签的景象,但就是从没想过将它用在活佛转世灵童的选择上。
胤禛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用在此处简直妙不可言,脑子里甚至一瞬间就想出好几个后续如何将藏传佛教彻底纳入朝廷管辖的思路,不由心中大畅,彻底甩开方才因为弘历而生的郁结,看着儿子满意地夸赞道:“好,灵巧神妙、举重若轻,这一策虽简单,却堪称妙策。”
弘书不为夸赞所动,只关心阿玛对永璜的打算:“那永璜的事就用这个办法了,儿臣这就去造办处命他们做金瓶!” ↑返回顶部↑
弘书就像看小丑一样看着他表演,然后翘起一边嘴角,冷冷地吐出三个字:“你,不,配。”
弘历装出来的亲切瞬间龟裂,勃然大怒:“你说什么!”
为什么贱人总是这么耳背,弘书胸膛起伏一下,重复弘历刚才的动作,伸头,直勾勾地盯着弘历,咬字特别清晰的说道:“我说,你,不,配!弘历,我本来以为,我对你的无耻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却没想到,你居然还能比我想象的更无耻数倍。卖子求荣,你也真能做的出来,虎毒尚且不食子,你简直畜生不如!”
“你!”弘历愤怒地直喘粗气,脸色胀红,额头青筋暴起,但心地却不由自主地升起一丝被看透的恐慌,“你、你少在那里信口雌黄、血口喷人!弘书,我当你是弟弟,才一直隐忍退让,可不是怕了你!转世灵童乃是天人感应、护法神显灵指定,你这般污蔑,可是亵渎佛祖,小心报应!”
“报应?”弘书嗤笑,轻蔑地看着弘历,“若有报应,你必将在十八层地狱里,与天地同寿。”
“滚开。”他肩膀一个巧劲,将弘历顶开,大步走进养心殿内。
弘历猝不及防地之下被他顶的一个趔趄,等站稳后再想回敬,却只能对着消失在养心殿门口的背影憋住一口老血。
等着,你等着!弘历咬着牙,眼睛充血,弘书,你给爷等着!等爷的儿子坐实转世灵童,噶举派会是爷的囊中之物,爷会从此开始,以西藏为踏板,重回朝堂,等爷登上那至高之位,爷一定会用你的骨头,来磨一串最好的人骨念珠!
弘书并不关心身后之人的妄想,他冲着胤禛行礼后,直奔主题:“皇阿玛,对于永璜为转世灵童之事,您是何想法?”
胤禛还沉浸在震惊中,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是这等用骨肉谋取利益的狠毒无情之辈。要知道,即便当初他们兄弟夺嫡那般激烈,也从没有人将主意打到晚辈身上,对手的儿子都没想过伤害,更别说自己的儿子了。可现在,他的儿子,却在卖子求荣。
这个认知让胤禛彻骨生寒,即便面对最心爱的儿子,也忍不住升起试探之心:“在问朕之前,你呢,你对此事又是何想法?”
你赞同还是反对?赞同会是因为想要通过永璜为转世灵童一事渗透藏传佛教一脉,从而掌控西藏吗?反对呢,会是因为不想弘历依靠此事重新起势,成为你的对手吗?
弘书没有犹豫,干脆利落地道:“儿臣反对!儿臣对弘历没有好感,但永璜是无辜的,他才八个月大,不该成为野心家谋求权力利益的牺牲品!弘历卖子求荣,简直畜生不如,此次若让他成功,是对伦理道德的践踏!皇阿玛,必须要阻止永璜成为转世灵童,此风决计不能助长!”
好,好,胤禛呼了口气,胸腔的温度恢复,随后这温度便随着血液蔓延到四肢百骸,驱散了浑身的寒意,让他感觉自己重新走入了阳间,也有多余的心思想着考校一下儿子:“护法神降身之事发生在祭天之后、众目睽睽之下,此时即便不是满城风雨也算是人尽皆知,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朕还能如何阻止?”
他本只是想着借此一问启发儿子思考,然后再抛出自己的想法,能够更好地教导儿子学习帝王心术,却不想儿子对此早有准备。
“皇阿玛,儿臣有一策献上。”
“什么?”
“金瓶掣签。”
第111章
金瓶掣签,说白了就是签筒抽签,将几名备选转世灵童的孩童姓名、年月写在签上,同一枚空白签一起放入金瓶中进行抽签。便是备选转世灵童只有一名,也必须放入一枚空白签进行抽取,若抽到的是空白签,就证明目前已有的备选不是真的转世灵童,需要另外寻找。
在金瓶掣签制度实施以前,藏传佛教各派系的活佛转世灵童几乎被蒙古王公、大贵族之家或者宗教上层掌控,他们用这种办法控制藏传佛教的大活佛人选,再通过活佛控制宗教来扩张自己的势力,最终巩固自家所获得的特权。这样长久地发展下来,西藏的阶级固化越发严重,且各教派之间纷争严重,导致当地糜烂不堪,底层百姓过得苦不堪言,却又因为宗教信仰原因不能反抗,而朝廷对西藏的治理和掌控也因此一直浮于表面,藏地的反叛与混乱此起彼伏。
种种原因之下,乾隆晚年时期决定在西藏实施金瓶掣签制度,这一制度有效地加强了朝廷对西藏的控制,打破了大贵族对宗教上层的垄断,哪怕是建国后,国家对藏传佛教也依然沿用了这一制度。
虽然弘书对乾隆的观感不好,认为其太过自私自利、只顾玩弄权术巩固自己的权利、破坏了雍正留下的大好局面,使得清朝从此一路下滑、从世界之首沦落到后来谁都能踩一脚的局面。但过是过、功是功,他也承认,乾隆在位时是有过一些不错的功绩和政策的,比如考封制、比如金瓶掣签。
当然,弘书心里并没有将历史上的乾隆与此世的弘历完全划上等号,重生至今,他从来没有因为历史上乾隆的过错去主动针对弘历,每次与弘历针锋相对,都是因为他犯到自己头上了。便是抢夺皇位,也主要是自身的原因:一是因为想要改变未来的国难,二是他想要做一次皇帝的私心和野心,三则是这一世的身份不争也得争。
同样的,他自然也不会将历史上乾隆的功绩算在弘历头上,因此,他并不会因为使用历史上乾隆的政策来打压弘历而感到心虚和羞愧,他用的心安理得。
脑海中各种思绪浮光掠影般闪过,并没有耽误弘书将金瓶掣签分说明白。
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感受,胤禛此时也不例外,明明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法子,几乎去每个寺庙和道观都能见到抽签的景象,但就是从没想过将它用在活佛转世灵童的选择上。
胤禛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用在此处简直妙不可言,脑子里甚至一瞬间就想出好几个后续如何将藏传佛教彻底纳入朝廷管辖的思路,不由心中大畅,彻底甩开方才因为弘历而生的郁结,看着儿子满意地夸赞道:“好,灵巧神妙、举重若轻,这一策虽简单,却堪称妙策。”
弘书不为夸赞所动,只关心阿玛对永璜的打算:“那永璜的事就用这个办法了,儿臣这就去造办处命他们做金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