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1 / 3)
如今这“闹鬼”的院子是一位姓易的年轻男子的,他说自己是个居所不定的商人,买下这房子是觉得这风景好,以后想来这小居。
不过因为生意的问题,那易姓男子买了房子没住多久就交给了现在这个管理房子的中年男子打理。因为易姓男子离开得急,只留下钱说让他看着打理便走了。
当初租给莫奕几人的时候也是觉得有钱赚不赚的是傻瓜,但没想到刚租出去没多久就收到那易姓男子的信,说这院子只需要打理就好不要租借。
但中年男子可不管,这定金都收了,哪有送回去的道理。
当然中年男子也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易姓男子又不在这,这里也没有他的亲朋好友,他怎么能确定自己租没租?况且,他不愿意租更好,这租金他能自己全收了。
陆铭云去查了这个易姓男子,易洹,泉州人,确实来过苏县做生意,不过很快就离开了,现在落脚在江南那边。
见查不到什么更有用的东西,陆铭云等大伙搬出去后便让人仔仔细细的搜查,找了三天并没有找到什么东西。
后来在莫奕的建议下,他们抽干了池子的水,开始挖池子。
这一挖还真让他们挖出了东西,池子下面埋着一块完完整整的石板,石板的出现有些古怪,莫奕就让人把石板抬起来,一抬起来就看见了一处暗门。
池子下面有个隐蔽的空间。
这个发现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还是震惊到了陆铭云,有一种最坏的设想变成现实的不妙感。
池子下那隐蔽的空间并不大,莫奕下去找到了两个箱子,箱子里装着的正是之前卷宗上说被烧光的账本。
果然,那些人没有烧毁账本。
陆铭云拿到账本立马熬夜查了起来,而莫奕找到东西后就听从陆铭云的吩咐回到了李末伏身边。尚九则继续跟着陆铭云,陆铭云不睡他也不休息。
苏县是个很普通的县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而那些人就是利用了这种“平凡”“不醒目”的特征做了一件事。
铸造兵器。
普通的铁器、少分量的刀剑自然可以在衙门允许的铁器铺购买,那里的铁匠也经过记录和登记。
但大规模的兵器铸造则需要上面的通告,即使没有上面的通告,至少也要有本县县衙的允许才可以召集铁匠制作。
这涉及到县衙的方方面面,其中在账本这边最难处理,因为那些铁匠的工钱是从县衙户上出的,更何况还开了一条假的“准许铸造”的通告,这些都是要登记在账本上说明来由的。
卷宗可以不记这件事再润色一下前后的事情就好,可账本一改就对不上号了。而且县衙的开销几乎每年都是一样的,即使把这笔钱伪装成别的花销也非常突兀。
反正都是突兀的事,不如直接说走水烧了,想查都没东西查。
只是那些人必定不敢真的毁掉账本,毕竟苏县的县令迟早要走,现在人在这的时候听你的,走了之后呢?指不定就弃暗投明了。
留着不只是自己好查,更是一种把柄。
只是那些人居然没有把账本运走......
是觉得在这是最安全的,还是没来得及运走?
陆铭云有些想不通。
想不通便不想了。
因为这一批兵器的出现已经很明显的指示着这件事的走向。
有人在养私军。
这可是死罪。 ↑返回顶部↑
不过因为生意的问题,那易姓男子买了房子没住多久就交给了现在这个管理房子的中年男子打理。因为易姓男子离开得急,只留下钱说让他看着打理便走了。
当初租给莫奕几人的时候也是觉得有钱赚不赚的是傻瓜,但没想到刚租出去没多久就收到那易姓男子的信,说这院子只需要打理就好不要租借。
但中年男子可不管,这定金都收了,哪有送回去的道理。
当然中年男子也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易姓男子又不在这,这里也没有他的亲朋好友,他怎么能确定自己租没租?况且,他不愿意租更好,这租金他能自己全收了。
陆铭云去查了这个易姓男子,易洹,泉州人,确实来过苏县做生意,不过很快就离开了,现在落脚在江南那边。
见查不到什么更有用的东西,陆铭云等大伙搬出去后便让人仔仔细细的搜查,找了三天并没有找到什么东西。
后来在莫奕的建议下,他们抽干了池子的水,开始挖池子。
这一挖还真让他们挖出了东西,池子下面埋着一块完完整整的石板,石板的出现有些古怪,莫奕就让人把石板抬起来,一抬起来就看见了一处暗门。
池子下面有个隐蔽的空间。
这个发现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还是震惊到了陆铭云,有一种最坏的设想变成现实的不妙感。
池子下那隐蔽的空间并不大,莫奕下去找到了两个箱子,箱子里装着的正是之前卷宗上说被烧光的账本。
果然,那些人没有烧毁账本。
陆铭云拿到账本立马熬夜查了起来,而莫奕找到东西后就听从陆铭云的吩咐回到了李末伏身边。尚九则继续跟着陆铭云,陆铭云不睡他也不休息。
苏县是个很普通的县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而那些人就是利用了这种“平凡”“不醒目”的特征做了一件事。
铸造兵器。
普通的铁器、少分量的刀剑自然可以在衙门允许的铁器铺购买,那里的铁匠也经过记录和登记。
但大规模的兵器铸造则需要上面的通告,即使没有上面的通告,至少也要有本县县衙的允许才可以召集铁匠制作。
这涉及到县衙的方方面面,其中在账本这边最难处理,因为那些铁匠的工钱是从县衙户上出的,更何况还开了一条假的“准许铸造”的通告,这些都是要登记在账本上说明来由的。
卷宗可以不记这件事再润色一下前后的事情就好,可账本一改就对不上号了。而且县衙的开销几乎每年都是一样的,即使把这笔钱伪装成别的花销也非常突兀。
反正都是突兀的事,不如直接说走水烧了,想查都没东西查。
只是那些人必定不敢真的毁掉账本,毕竟苏县的县令迟早要走,现在人在这的时候听你的,走了之后呢?指不定就弃暗投明了。
留着不只是自己好查,更是一种把柄。
只是那些人居然没有把账本运走......
是觉得在这是最安全的,还是没来得及运走?
陆铭云有些想不通。
想不通便不想了。
因为这一批兵器的出现已经很明显的指示着这件事的走向。
有人在养私军。
这可是死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