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2 / 3)
从她无法狠下心让剑锋划破姜见黎的脖颈时,她就知道,姜见黎彻彻底底地占据了上风,她赢不了她,赢不过她。
因为姜见黎根本不在意她,所以她这辈子都没可能赢过她。
今晚她本不想回来的,她怕看到槐榆院中已经空无一人,可最终还是回来了。
这大约是一种试探,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她的试探竟有了结果。
姜见黎居然没走?
姜见黎拿下蒲扇,侧过头看向萧贞观,“阿姚随阿姐离开了,阿姐答应带着阿姚行走四方,若有机会,还会带她出海瞧瞧。”
“那你为何不走?”萧贞观还是问出了这句话。
“臣不愿连累无辜。”
萧贞观自嘲地扯了扯嘴角,“朕在阿黎眼中是什么十恶不赦杀人如麻的昏君吗?”
“那可保不准,毕竟陛下发疯的时候,”姜见黎捏着扇柄强调,“当真是不管不顾。”
萧贞观被堵得语塞。
“阿姐给了臣选择,臣选择留下,既然做了这个选择,臣便不会轻易后悔。”
“此话说得,便是你还有后悔的可能。”
“那就看陛下能给臣什么了。”姜见黎平静地说,“臣留下,不为情故,只为权故。”
萧贞观又想哭,又想笑,“朕是该庆幸你终于肯对朕坦诚,还是该为你心中半点没有朕地存在而伤心。”
“这个答案,臣给不了陛下,”姜见黎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暂时,还给不了陛下。”
萧贞观缓缓走到姜见黎身侧,蹲下身去靠在她的膝上,二人就这么静静地待着。
翌日,姜见黎被提拔为司农少卿的诏书正式从门下省派出,姜见黎接了诏书后,立刻回到了司农寺。
她和萧贞观之前的纠葛瞒不住前朝,她也没想瞒住。不管同僚们心中如何做想,面上都对她和和气气的。
在上任的第六日,摄政王萧九瑜于观政殿早朝上自请辞去摄政王位,复归翊王,同时提议立仍在外游历的岐阳县主姜见玥为翊王嗣女,萧贞观当庭应允,命中书拟诏。
翊王爵位的传承落定之后,萧九瑜带着阿姚离京前往东南沿海,姜见黎将她们送去了城外,回来之后,特意路过万方楼一趟。
万方楼仍旧是金管事在打理,宁九娘见了姜见黎十分高兴,姜见黎当面对她说了声“对不起”。
为了将自己活着的消息传到萧贞观耳中,诱她去武州,宁家姊妹都成了她布局的棋子。宁九娘早知真相,却一点也埋怨姜见黎,她说,“从前娘子救了我们一家,娘子想做什么,我们都站在娘子这一边。”
离开万方楼后,姜见黎回到了槐榆院。
这是她与萧贞观定下的约定,萧贞观不可再限制她的自由,且要搬回勤政殿,而她日后仍住槐榆院。
萧贞观虽不情愿,但也拿姜见黎没有任何办法。
又过了数月,便到了正旦。
新岁既来,朝野也有了新气象。
太上皇许是想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年纪也大了,也懒得再管什么,提出等到了春天,就和苏后搬去上林苑住,萧贞观无有不允。
只是连太上皇夫妇也离开了,这宫里头便只剩下了她与姜见黎二人,也可称得上相依为命了。 ↑返回顶部↑
因为姜见黎根本不在意她,所以她这辈子都没可能赢过她。
今晚她本不想回来的,她怕看到槐榆院中已经空无一人,可最终还是回来了。
这大约是一种试探,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她的试探竟有了结果。
姜见黎居然没走?
姜见黎拿下蒲扇,侧过头看向萧贞观,“阿姚随阿姐离开了,阿姐答应带着阿姚行走四方,若有机会,还会带她出海瞧瞧。”
“那你为何不走?”萧贞观还是问出了这句话。
“臣不愿连累无辜。”
萧贞观自嘲地扯了扯嘴角,“朕在阿黎眼中是什么十恶不赦杀人如麻的昏君吗?”
“那可保不准,毕竟陛下发疯的时候,”姜见黎捏着扇柄强调,“当真是不管不顾。”
萧贞观被堵得语塞。
“阿姐给了臣选择,臣选择留下,既然做了这个选择,臣便不会轻易后悔。”
“此话说得,便是你还有后悔的可能。”
“那就看陛下能给臣什么了。”姜见黎平静地说,“臣留下,不为情故,只为权故。”
萧贞观又想哭,又想笑,“朕是该庆幸你终于肯对朕坦诚,还是该为你心中半点没有朕地存在而伤心。”
“这个答案,臣给不了陛下,”姜见黎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暂时,还给不了陛下。”
萧贞观缓缓走到姜见黎身侧,蹲下身去靠在她的膝上,二人就这么静静地待着。
翌日,姜见黎被提拔为司农少卿的诏书正式从门下省派出,姜见黎接了诏书后,立刻回到了司农寺。
她和萧贞观之前的纠葛瞒不住前朝,她也没想瞒住。不管同僚们心中如何做想,面上都对她和和气气的。
在上任的第六日,摄政王萧九瑜于观政殿早朝上自请辞去摄政王位,复归翊王,同时提议立仍在外游历的岐阳县主姜见玥为翊王嗣女,萧贞观当庭应允,命中书拟诏。
翊王爵位的传承落定之后,萧九瑜带着阿姚离京前往东南沿海,姜见黎将她们送去了城外,回来之后,特意路过万方楼一趟。
万方楼仍旧是金管事在打理,宁九娘见了姜见黎十分高兴,姜见黎当面对她说了声“对不起”。
为了将自己活着的消息传到萧贞观耳中,诱她去武州,宁家姊妹都成了她布局的棋子。宁九娘早知真相,却一点也埋怨姜见黎,她说,“从前娘子救了我们一家,娘子想做什么,我们都站在娘子这一边。”
离开万方楼后,姜见黎回到了槐榆院。
这是她与萧贞观定下的约定,萧贞观不可再限制她的自由,且要搬回勤政殿,而她日后仍住槐榆院。
萧贞观虽不情愿,但也拿姜见黎没有任何办法。
又过了数月,便到了正旦。
新岁既来,朝野也有了新气象。
太上皇许是想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年纪也大了,也懒得再管什么,提出等到了春天,就和苏后搬去上林苑住,萧贞观无有不允。
只是连太上皇夫妇也离开了,这宫里头便只剩下了她与姜见黎二人,也可称得上相依为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