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3)
邹茂庭一大早便带着人来到萧贞观下榻的草庐外等候,等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萧贞观才满脸郁色地从草庐中走出来,待看到等在草庐外的人后,满目失望,郁色更甚。
“臣恭请陛下圣安。”邹茂庭不知何处惹得这位陛下不快,行礼时惴惴不安。
“邹刺史来了?”萧贞观双目环顾四周,一无所获,不信邪地又问,“邹刺史来时,可曾见到旁人了?”
邹茂庭不解其意,如实道,“臣来时除了城中百姓,并未见到旁人。”
“无人路过此处?”萧贞观问这话时瞪着某处,颇有股咬牙切齿的意味。
“无……无人。”
萧贞观仿佛这才死了心,一挥衣袖转身道,“走吧,今日不是去城外吗?”
“是。”邹茂庭跟在萧贞观的身后,送她登上马车,而后亲自为她驾车,往城外而去。
五十里的路,一行人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据邹刺史言,这样的脚程已经算是迅速,换做平日,得走上两个时辰。
出城的路不好走,越外郊外去,山路越多,等到了地界,萧贞观晕的差点将五脏六腑都吐出来。
“陛下恕罪,是臣思虑不周。”邹茂庭急忙跪下请罪。
“罢了罢了,”萧贞观扶着车轼,艰难地摆了摆手,“邹刺史,驾车这活儿,返程时还是让禁卫来做吧,你不合适……”
邹茂庭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连声道,“是,是,臣驾车技艺自然及不上禁卫。”
萧贞观缓了缓,有心安慰,“你一州刺史,地方要员,也不必为朕做这些琐碎之事,你能将灾民安顿好,便算是对朕忠心耿耿了。”
说完,萧贞观抬步往不远处的村子里走去,“瞧着里头像是有人的。”
邹茂庭心下疑惑不已,村子里头怎会有人?人不都被他迁往城中了吗?难不成还有漏网之鱼?
第一百二十五章
深山荒村外,姜见黎一手捧着堪舆图,一手拿着罗盘,怀中还夹着一把剑,对着两棵枯黑的歪脖子树下被烈火烧得同样黢黑的石头辨认了许久,才确定这就是她要找的地方。
村落隐在山坳处,若非仔细找,极难找的到,何况还是在漫山遍野刚遭遇过一场惨烈的山火的情形下。
村外焦土遍地,站在村头,不用走进去,姜见黎也能猜到,里头早已是一片废墟,根本不可能留下什么活口。
尽管如此,她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了进去。
四周弥漫着烧焦的气息,整座山像一个巨大的尸首,被烈火夺取了生命,小小的村庄同欺负的山脉比起来,倒显得格外渺小。
“造孽啊,造孽……”姜见黎连叹了几声,从怀中掏出一枚符篆夹在指尖。
这枚符纂是从前与萧九瑜路过黔中道时,萧九瑜非得拉着她在当地一个香火鼎盛的道观里求的,符篆用朱砂所画,被折成了一个三角用红绳系了几道。她原不大信这些,这枚符篆就被搁在王府的扶萝院中许多年,这回离京时偶然想起了这枚据说能够在关键之时保命的东西,特意回了一趟王府将它取来随身携带。
或许是自己即将要做的事过于冒险,便是不信它当真有护身之用,带在身上多少也有些安慰。
此刻将朱砂符篆捏在手中,姜见黎莫名感到心中踏实许多。她将堪舆图和罗盘塞回背后的包袱里,握紧了手中的剑。这柄剑就是萧贞观带来德阳的濯缨,后来被萧贞观丢给她做防身之用,她担心被人认出来,便用黑布将剑鞘缠了一圈,遮住了剑鞘上的古朴的纹样,这样从外头看起来,它就成了一把再普通不过的佩剑。
一手符篆一手剑,符篆镇鬼,长剑摄人,无论此刻村中有什么样的妖魔鬼怪,都无法阻挡她的脚步。
呜咽声不远不近,萧贞观循声往村子深处走了两步,忍不住蹙眉道,“邹刺史,你不是说附近几座遭了山火的山头都已经搜查过,所有百姓都被迁到了城中善堂吗?怎么此地还有人在?”
邹茂庭也听到了呜咽声,听着像是活人的声音,听得他冷汗淋漓,忙不迭解释道,“是,臣早已命人将还活着的百姓迁往城中了,只是时间仓促,还未来得及收敛附近几座村落的尸首,怕是有百姓舍不得死去的亲眷,故而偷偷过来……”
“还未曾收敛遇难百姓的尸首?”萧贞观默然两息,问道,“难道邹刺史不知时已入夏?” ↑返回顶部↑
“臣恭请陛下圣安。”邹茂庭不知何处惹得这位陛下不快,行礼时惴惴不安。
“邹刺史来了?”萧贞观双目环顾四周,一无所获,不信邪地又问,“邹刺史来时,可曾见到旁人了?”
邹茂庭不解其意,如实道,“臣来时除了城中百姓,并未见到旁人。”
“无人路过此处?”萧贞观问这话时瞪着某处,颇有股咬牙切齿的意味。
“无……无人。”
萧贞观仿佛这才死了心,一挥衣袖转身道,“走吧,今日不是去城外吗?”
“是。”邹茂庭跟在萧贞观的身后,送她登上马车,而后亲自为她驾车,往城外而去。
五十里的路,一行人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据邹刺史言,这样的脚程已经算是迅速,换做平日,得走上两个时辰。
出城的路不好走,越外郊外去,山路越多,等到了地界,萧贞观晕的差点将五脏六腑都吐出来。
“陛下恕罪,是臣思虑不周。”邹茂庭急忙跪下请罪。
“罢了罢了,”萧贞观扶着车轼,艰难地摆了摆手,“邹刺史,驾车这活儿,返程时还是让禁卫来做吧,你不合适……”
邹茂庭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连声道,“是,是,臣驾车技艺自然及不上禁卫。”
萧贞观缓了缓,有心安慰,“你一州刺史,地方要员,也不必为朕做这些琐碎之事,你能将灾民安顿好,便算是对朕忠心耿耿了。”
说完,萧贞观抬步往不远处的村子里走去,“瞧着里头像是有人的。”
邹茂庭心下疑惑不已,村子里头怎会有人?人不都被他迁往城中了吗?难不成还有漏网之鱼?
第一百二十五章
深山荒村外,姜见黎一手捧着堪舆图,一手拿着罗盘,怀中还夹着一把剑,对着两棵枯黑的歪脖子树下被烈火烧得同样黢黑的石头辨认了许久,才确定这就是她要找的地方。
村落隐在山坳处,若非仔细找,极难找的到,何况还是在漫山遍野刚遭遇过一场惨烈的山火的情形下。
村外焦土遍地,站在村头,不用走进去,姜见黎也能猜到,里头早已是一片废墟,根本不可能留下什么活口。
尽管如此,她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了进去。
四周弥漫着烧焦的气息,整座山像一个巨大的尸首,被烈火夺取了生命,小小的村庄同欺负的山脉比起来,倒显得格外渺小。
“造孽啊,造孽……”姜见黎连叹了几声,从怀中掏出一枚符篆夹在指尖。
这枚符纂是从前与萧九瑜路过黔中道时,萧九瑜非得拉着她在当地一个香火鼎盛的道观里求的,符篆用朱砂所画,被折成了一个三角用红绳系了几道。她原不大信这些,这枚符篆就被搁在王府的扶萝院中许多年,这回离京时偶然想起了这枚据说能够在关键之时保命的东西,特意回了一趟王府将它取来随身携带。
或许是自己即将要做的事过于冒险,便是不信它当真有护身之用,带在身上多少也有些安慰。
此刻将朱砂符篆捏在手中,姜见黎莫名感到心中踏实许多。她将堪舆图和罗盘塞回背后的包袱里,握紧了手中的剑。这柄剑就是萧贞观带来德阳的濯缨,后来被萧贞观丢给她做防身之用,她担心被人认出来,便用黑布将剑鞘缠了一圈,遮住了剑鞘上的古朴的纹样,这样从外头看起来,它就成了一把再普通不过的佩剑。
一手符篆一手剑,符篆镇鬼,长剑摄人,无论此刻村中有什么样的妖魔鬼怪,都无法阻挡她的脚步。
呜咽声不远不近,萧贞观循声往村子深处走了两步,忍不住蹙眉道,“邹刺史,你不是说附近几座遭了山火的山头都已经搜查过,所有百姓都被迁到了城中善堂吗?怎么此地还有人在?”
邹茂庭也听到了呜咽声,听着像是活人的声音,听得他冷汗淋漓,忙不迭解释道,“是,臣早已命人将还活着的百姓迁往城中了,只是时间仓促,还未来得及收敛附近几座村落的尸首,怕是有百姓舍不得死去的亲眷,故而偷偷过来……”
“还未曾收敛遇难百姓的尸首?”萧贞观默然两息,问道,“难道邹刺史不知时已入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