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3)
“你瞧什么呢?”萧贞观伸长脖子,顺着姜见黎的目光看过去,百官接驾有什么好看的?她还没瞧见梁述泉,就已经积攒了一肚子火气,若非这位尚且还是德阳郡守,她一点也不想见到他。
“没什么。”姜见黎阖上了马车窗。
德阳郡守梁述泉,也不是这一位,是不是与仇良弼是一丘之貉。
眼看圣驾越来越接近,梁述泉紧张得里衣都湿了透。他熹和元年开始担任德阳郡守,至今四年有余,即将到来的这一位陛下,曾是他的封主,他却并未见过她,对她的脾性也是道听途说,没半点真实的了解,早知这位封主日后会有大造化,他早年间就该多多走动,说不准早就离了德阳往京中去了。
眼下再想什么也都是无用的,他只盼陛下看在从前他尽职尽责为她治理封地,每岁都有可观的税收奉上的份上,能让他平安渡过此劫。
马车在不远处停下,萧贞观起身意欲下车,姜见黎伸手拦了一下,“陛下,这位梁郡守,您从前可见过?”
萧贞观闻言又坐了回去,思索一会儿之后才说,“没见过。”
“那么您对他,可有了解?”姜见黎又问。
“见都没见过,谈何了解?”马车外传来山呼万岁的声音,萧贞观的一只手却仍被姜见黎按着,她推开也不是,抽走也不是,无奈地问,“你这是做什么?外头德阳郡的官吏都等着呢。”
“德阳发生山火,直到前日才扑灭,陛下您生不生气?”
萧贞观冷哼一声,“若是让朕发现梁述泉渎职,朕绝不会放过他。”
“陛下您此次不远千里前来德阳,一为赈灾,二为调查山火起因,您又不是来游山玩水的,”萧贞观点了点头,示意姜见黎继续说,“您动了怒,还是动了大怒,若是这位梁郡守瞧不出来,您岂不是白白动怒了?”
“你的意思是?”
姜见黎拿开手,抚摸着膝上的濯缨剑,缓缓道,“陛下,梁郡守既能在您驾临嘉州之前将山火扑灭,那为何山火在此之前会烧了足足半个月?”
“你是说,梁述泉此人,有问题?”
“臣不敢妄加揣测。”姜见黎说完,便拿起一旁的帕子缓缓擦拭起了濯缨。
萧贞观本没想带上这把剑,是她提议带上,萧贞观才从太庙中凤临帝的排位前请出了这把剑。
此剑未必会出鞘,但是得在众人面前露个眼。
等到姜见黎擦完剑,萧贞观一把拿起濯缨,“你将此剑送出去,给梁述泉。”
“然后呢?”
“然后问他,何时能够前往竹州?待他答后,再让他捧着濯缨在前头引路,务必要此剑先入公主府。”
德阳作为萧贞观从前的封地,按例该建有公主府,公主府就建在嘉州,是她七岁那年,还是天子的太上皇下令为她建造的,自建造完后,她一次都没来过,此番来德阳,正好是个下榻的去处。
梁述泉领着百官行礼,行完礼后,圣驾那边好半天没动静,陛下没发话,谁也不敢动,纷纷维持着跪地的姿势,跪得梁述泉心里头直打鼓,里衣不禁又湿了几分。
就在这等候的半晌里,他连后事如何交代都想好了,又等了一会儿,圣驾所坐的那辆马车车门才打开,他抬头望去,出来的人穿着一身绯色官袍,是个女人,手中还捧着一把剑,估摸是个御前女官。
“传陛下口谕,诸位请起,梁郡守上前回话。”
梁述泉急忙爬起来,胆战心惊地上前,“臣梁述泉恭请圣安。”
站在马车上的女官微微侧开了身子,居高临下地问道,“梁郡守,陛下心忧竹州灾情,不知何时能够前往竹州?”
梁述泉稳住心神,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回答道,“回陛下,竹州山火前日才扑灭,城中烟雾浓重,为圣驾安危计,此时不宜前往,待烟雾稍散,臣再迎陛下前去。”
女官略等了等,只听马车中的人道,“姜卿,将濯缨给梁郡守。”
于是梁述泉才知晓,马车前这一位,并非什么御前女官,而是此次随御驾出行的司农寺丞,姜见黎。 ↑返回顶部↑
“没什么。”姜见黎阖上了马车窗。
德阳郡守梁述泉,也不是这一位,是不是与仇良弼是一丘之貉。
眼看圣驾越来越接近,梁述泉紧张得里衣都湿了透。他熹和元年开始担任德阳郡守,至今四年有余,即将到来的这一位陛下,曾是他的封主,他却并未见过她,对她的脾性也是道听途说,没半点真实的了解,早知这位封主日后会有大造化,他早年间就该多多走动,说不准早就离了德阳往京中去了。
眼下再想什么也都是无用的,他只盼陛下看在从前他尽职尽责为她治理封地,每岁都有可观的税收奉上的份上,能让他平安渡过此劫。
马车在不远处停下,萧贞观起身意欲下车,姜见黎伸手拦了一下,“陛下,这位梁郡守,您从前可见过?”
萧贞观闻言又坐了回去,思索一会儿之后才说,“没见过。”
“那么您对他,可有了解?”姜见黎又问。
“见都没见过,谈何了解?”马车外传来山呼万岁的声音,萧贞观的一只手却仍被姜见黎按着,她推开也不是,抽走也不是,无奈地问,“你这是做什么?外头德阳郡的官吏都等着呢。”
“德阳发生山火,直到前日才扑灭,陛下您生不生气?”
萧贞观冷哼一声,“若是让朕发现梁述泉渎职,朕绝不会放过他。”
“陛下您此次不远千里前来德阳,一为赈灾,二为调查山火起因,您又不是来游山玩水的,”萧贞观点了点头,示意姜见黎继续说,“您动了怒,还是动了大怒,若是这位梁郡守瞧不出来,您岂不是白白动怒了?”
“你的意思是?”
姜见黎拿开手,抚摸着膝上的濯缨剑,缓缓道,“陛下,梁郡守既能在您驾临嘉州之前将山火扑灭,那为何山火在此之前会烧了足足半个月?”
“你是说,梁述泉此人,有问题?”
“臣不敢妄加揣测。”姜见黎说完,便拿起一旁的帕子缓缓擦拭起了濯缨。
萧贞观本没想带上这把剑,是她提议带上,萧贞观才从太庙中凤临帝的排位前请出了这把剑。
此剑未必会出鞘,但是得在众人面前露个眼。
等到姜见黎擦完剑,萧贞观一把拿起濯缨,“你将此剑送出去,给梁述泉。”
“然后呢?”
“然后问他,何时能够前往竹州?待他答后,再让他捧着濯缨在前头引路,务必要此剑先入公主府。”
德阳作为萧贞观从前的封地,按例该建有公主府,公主府就建在嘉州,是她七岁那年,还是天子的太上皇下令为她建造的,自建造完后,她一次都没来过,此番来德阳,正好是个下榻的去处。
梁述泉领着百官行礼,行完礼后,圣驾那边好半天没动静,陛下没发话,谁也不敢动,纷纷维持着跪地的姿势,跪得梁述泉心里头直打鼓,里衣不禁又湿了几分。
就在这等候的半晌里,他连后事如何交代都想好了,又等了一会儿,圣驾所坐的那辆马车车门才打开,他抬头望去,出来的人穿着一身绯色官袍,是个女人,手中还捧着一把剑,估摸是个御前女官。
“传陛下口谕,诸位请起,梁郡守上前回话。”
梁述泉急忙爬起来,胆战心惊地上前,“臣梁述泉恭请圣安。”
站在马车上的女官微微侧开了身子,居高临下地问道,“梁郡守,陛下心忧竹州灾情,不知何时能够前往竹州?”
梁述泉稳住心神,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回答道,“回陛下,竹州山火前日才扑灭,城中烟雾浓重,为圣驾安危计,此时不宜前往,待烟雾稍散,臣再迎陛下前去。”
女官略等了等,只听马车中的人道,“姜卿,将濯缨给梁郡守。”
于是梁述泉才知晓,马车前这一位,并非什么御前女官,而是此次随御驾出行的司农寺丞,姜见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