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 / 3)
“今日罢朝休沐,”萧贞观似笑非笑,“姜卿莫不是久不上朝,忘了这回事?不若朕下令恢复你每日一朝?”
姜见黎是五品京官,按规矩是应当列朝的,但是京中五品官算不得什么,若是五品以上每日都列朝,那偌大的殿宇可未必站的下,因而像姜见黎这种非三省官吏,若非急事,一旬临朝一日便可。
萧贞观这话乍一听似在威胁,但其实也可以算作一种恩赐。
毕竟能够每日面圣的五品京官与不能每日面圣的五品京官,是不同的。
若换做从前,姜见黎必然果断地答应,但是眼下,她还不能再萧贞观面前频繁地出现。
“陛下可饶了臣吧,臣住京郊,每日一来一回就要耗费不少时辰。”姜见黎急忙讨饶。
“这容易,你搬回王府不就成了?亦或者你不愿回王府居住,朕在崇庆坊赏你一座宅子?”
崇庆坊紧挨着皇城,住里面的全是显贵。
“姜卿愿不愿与显贵为邻?”萧贞观笑问。
姜见黎默然,萧贞观脸上地郑重不似作假,是真心想在崇庆坊给她个栖身之处,可她不能要。
“陛下莫打趣臣了,臣一个司农丞住什么崇庆坊,这农庄挺适合臣的,离万作园也近,”姜见黎拱手,“谢陛下好心,无功不受禄,臣愧不敢当。”
萧贞观面上的笑意暗了暗,意味不明地问,“这庄子,朕记得是王府的产业,后来到了岐阳县主手里头,是县主送你的吧?”
姜见黎点头,“不瞒陛下,是臣入司农寺时,县主送的贺礼,万方楼也是,不过臣也不白受这份贺礼,正旦之时,臣已经予了县主相应的银钱,银货两讫。”
一番话说得萧贞观通体舒畅,她竭力克制自己微微扬起的嘴角,戏谑道,“一个庄子加一个酒楼,在长安地界,价钱一点都不便宜,姜卿想必付出了全部身家吧,这就是姜卿这段时日穷得差点揭不开锅的原因?”
姜见黎也不反驳,顺势露出尴尬之色,顾左右而言他道,“陛下,时辰到了,臣该前往万作园了。”
萧贞观寸步不让,跨步上前挡住了姜见黎的路,“今日反正无事,朕也去瞧瞧,顺道一起吧,可以给姜卿搭个便车。”
第一百零六章
已经入了二月,料峭春寒早已走远,许多作物都可以落种了。
萧贞观分不清绝大部分作物,一片一片地指过去,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姜见黎今日来有正事要办,前几日天晴,她带着园吏园奴将土豆、番茄、辣椒、胡瓜、芜荽、菠菜等物都种了下去,余下紫茄、萝卜、白菜、芋头等未种,打算今日全部种完,萧贞观偏生跟了来,围在她身后打转,搅得一众园吏园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生怕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惹得天子发怒,哪里还有什么精力集中在种植之上。
眼看种子撒的弯弯扭扭,姜见黎额角拼命地抽搐,忍无可忍地冲着优哉游哉在田垄上闲逛的萧贞观道,“陛下累不累?”
萧贞观正放眼乡野山湖,心旷神怡,负手自得,听到姜见黎的询问,连连摇头,“不累,不累!姜卿你继续忙,不用在意朕,朕随意瞧瞧。”
姜见黎一点也不想在意萧贞观,可手下众人在意得很,照这么下去,今日天黑也干不完活。
她得想个法子将萧贞观引走,于是捧着一包种子走过去,“陛下,这是白菜的种子。”
萧贞观收回目光,低头看了一眼,“哦,朕只见过白菜被做成御膳的样子,还是头一回看见它的种子,原来长这样啊,像,芝麻,”说完萧贞观自己给自己否了,“也不大像,芝麻没这么圆,哎,对了,你为何要在万作园种白菜?”她还记得姜见黎说过,万作园只试种外来的作物。
“陛下瞧见那个了吗?”姜见黎指着岑副监手中端着的簸箕道,“那里头是胡萝卜的种子,郡主离开前曾给臣留下了一份种植要义,上头记载,胡萝卜与白菜可共荣,宜伴生种植。”
萧贞观听不大懂“共荣”“伴生”的意思,姜见黎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一番,她才明白,“所以你是为了种那个什么胡萝卜才种的白菜?胡萝卜又是何物?同咱们大晋的萝卜有何不同?”
“臣也不曾见过,”姜见黎回忆了一番,道,“听郡主说,胡萝卜比咱们大晋本土的萝卜要瘦得多,果实是黄的,味道也不尽相同。”
“黄的萝卜?”萧贞观想不出它的味道,又感到好奇,便叮嘱姜见黎,“待你种出后告诉朕一声,朕来瞧瞧。”
“若是这些作物当真长成,臣自然是要上奏陛下的,”说着,姜见黎将白菜种子往前递了递,“陛下可要试试种上几棵?” ↑返回顶部↑
姜见黎是五品京官,按规矩是应当列朝的,但是京中五品官算不得什么,若是五品以上每日都列朝,那偌大的殿宇可未必站的下,因而像姜见黎这种非三省官吏,若非急事,一旬临朝一日便可。
萧贞观这话乍一听似在威胁,但其实也可以算作一种恩赐。
毕竟能够每日面圣的五品京官与不能每日面圣的五品京官,是不同的。
若换做从前,姜见黎必然果断地答应,但是眼下,她还不能再萧贞观面前频繁地出现。
“陛下可饶了臣吧,臣住京郊,每日一来一回就要耗费不少时辰。”姜见黎急忙讨饶。
“这容易,你搬回王府不就成了?亦或者你不愿回王府居住,朕在崇庆坊赏你一座宅子?”
崇庆坊紧挨着皇城,住里面的全是显贵。
“姜卿愿不愿与显贵为邻?”萧贞观笑问。
姜见黎默然,萧贞观脸上地郑重不似作假,是真心想在崇庆坊给她个栖身之处,可她不能要。
“陛下莫打趣臣了,臣一个司农丞住什么崇庆坊,这农庄挺适合臣的,离万作园也近,”姜见黎拱手,“谢陛下好心,无功不受禄,臣愧不敢当。”
萧贞观面上的笑意暗了暗,意味不明地问,“这庄子,朕记得是王府的产业,后来到了岐阳县主手里头,是县主送你的吧?”
姜见黎点头,“不瞒陛下,是臣入司农寺时,县主送的贺礼,万方楼也是,不过臣也不白受这份贺礼,正旦之时,臣已经予了县主相应的银钱,银货两讫。”
一番话说得萧贞观通体舒畅,她竭力克制自己微微扬起的嘴角,戏谑道,“一个庄子加一个酒楼,在长安地界,价钱一点都不便宜,姜卿想必付出了全部身家吧,这就是姜卿这段时日穷得差点揭不开锅的原因?”
姜见黎也不反驳,顺势露出尴尬之色,顾左右而言他道,“陛下,时辰到了,臣该前往万作园了。”
萧贞观寸步不让,跨步上前挡住了姜见黎的路,“今日反正无事,朕也去瞧瞧,顺道一起吧,可以给姜卿搭个便车。”
第一百零六章
已经入了二月,料峭春寒早已走远,许多作物都可以落种了。
萧贞观分不清绝大部分作物,一片一片地指过去,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姜见黎今日来有正事要办,前几日天晴,她带着园吏园奴将土豆、番茄、辣椒、胡瓜、芜荽、菠菜等物都种了下去,余下紫茄、萝卜、白菜、芋头等未种,打算今日全部种完,萧贞观偏生跟了来,围在她身后打转,搅得一众园吏园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生怕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惹得天子发怒,哪里还有什么精力集中在种植之上。
眼看种子撒的弯弯扭扭,姜见黎额角拼命地抽搐,忍无可忍地冲着优哉游哉在田垄上闲逛的萧贞观道,“陛下累不累?”
萧贞观正放眼乡野山湖,心旷神怡,负手自得,听到姜见黎的询问,连连摇头,“不累,不累!姜卿你继续忙,不用在意朕,朕随意瞧瞧。”
姜见黎一点也不想在意萧贞观,可手下众人在意得很,照这么下去,今日天黑也干不完活。
她得想个法子将萧贞观引走,于是捧着一包种子走过去,“陛下,这是白菜的种子。”
萧贞观收回目光,低头看了一眼,“哦,朕只见过白菜被做成御膳的样子,还是头一回看见它的种子,原来长这样啊,像,芝麻,”说完萧贞观自己给自己否了,“也不大像,芝麻没这么圆,哎,对了,你为何要在万作园种白菜?”她还记得姜见黎说过,万作园只试种外来的作物。
“陛下瞧见那个了吗?”姜见黎指着岑副监手中端着的簸箕道,“那里头是胡萝卜的种子,郡主离开前曾给臣留下了一份种植要义,上头记载,胡萝卜与白菜可共荣,宜伴生种植。”
萧贞观听不大懂“共荣”“伴生”的意思,姜见黎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一番,她才明白,“所以你是为了种那个什么胡萝卜才种的白菜?胡萝卜又是何物?同咱们大晋的萝卜有何不同?”
“臣也不曾见过,”姜见黎回忆了一番,道,“听郡主说,胡萝卜比咱们大晋本土的萝卜要瘦得多,果实是黄的,味道也不尽相同。”
“黄的萝卜?”萧贞观想不出它的味道,又感到好奇,便叮嘱姜见黎,“待你种出后告诉朕一声,朕来瞧瞧。”
“若是这些作物当真长成,臣自然是要上奏陛下的,”说着,姜见黎将白菜种子往前递了递,“陛下可要试试种上几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