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3)
魏延徽何时见过这阵仗,胆怯地抓住姜见玥的手,苏后敏锐,看到了,拿起棋子丢向太上皇,“小声些,可别吓着了孩子们!”
“对了,郡主此番回来,不知要在京中待多久?”苏后问。
“约莫一月左右吧。”许清如的视线在棋盘边上的父女二人身上来回移动,“关外的事儿,改日同陛下单独聊聊?”
萧贞观差点被瓜子卡住,咳嗽个不停,“关外?关外发生了何事?”
去岁又是雪灾又是水灾,还有旱灾,而今只要一听闻地方生事,萧贞观便开始草木皆兵。
“就是讲一讲这些年的见闻,臣出去了这么久,按规矩,该给陛下呈上奏疏述职,奏疏嘛,臣也写了,只是经年累月的积攒了一堆,陛下一时半会儿的看不完,臣不如先简单地同你说一说,往后看起来也快。”
“还是阿姊思虑周到,”萧贞观点了点头,“那便明日吧,明日朕派人去王府请阿姊入宫。”
许清如无甚异议。
寒暄得差不多了,太上皇适时开口,“郡主远道归来,不若今日在太康宫设宴,孤为郡主接风洗尘,郡主意下如何?”
“好啊,”许清如旧话重拾,“阿黎呢?若是在京中,一同唤来吧,我也许久不曾见到她了,久闻她跟着阿瑜在外历练,也不知历练的如何?”
萧贞观看向太上皇,“阿耶以为呢?”
许清如觉察到什么,不动声色地看了过去。
“自然,阿黎如今在司农寺任职,一月有大半都在京郊,遣个人将她唤回来吧。”
萧贞观等得就是这句话,主动唤来青菡,“青菡,你去万作园将姜寺丞请来,就说江宁郡主归京,要见她。”
第一百零三章
姜见黎只在九岁入府那一日,以及十三岁那年的正旦,见过许清如。统共就两面,她早已记不清许清如是何模样,只能从许清如偶尔传回给萧九瑜的家书里得知这些年来,大名鼎鼎的江宁郡主在外头又做了什么事,然后再从这些事中,窥见些许郡主的为人。
她一直都认为这是个不寻常的女人,不寻常到让那个阴测测的太上皇都得畏惧三分。
这么想或许有些大逆不道,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因而当她接到太康宫中传来的急诏时,心中并无多少紧张,江宁郡主没有为难她的缘由,有郡主在,不管太上皇心中如何做想,都不便与她当面为难。
骑上萧贞观从前赐下的那匹西南马,姜见黎很快就赶到了太康宫。
接风宴设在宣华殿左边的康华殿,姜见黎到时,殿中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大家不约而同地朝她的方向看了过来。
每个人的目光看向她的目光都含着打量的意味,每个人都各怀心思。
她走上前,先向萧贞观、太上皇夫妇行了君臣大礼,而后又向许清如行以晚辈礼,许清如含笑朝她颔首,目光清明,多少令她安心。
见完礼后,她遵萧贞观之意落座,位置恰好就在江宁郡主的身侧,正对着魏延徽。
魏延徽昨日摔断了腿,平白无故地令一个婢女跑到她的庄子上问她借医师,她对魏延徽的心思,以及指使连序做得那些事儿心知肚明,但念着姜见玥的情分,也看在翊王府给予她一方庇佑之地的份上,她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希望魏延徽不要不识趣。
“魏娘子的腿上可还好些了?”姜见黎关切地看过去。
魏延徽并未料到最先开口的会是她,且还是打着关心自己的幌子,心下鄙夷,面上却什么都不看,感激地回答道,“多谢寺丞借的医师,已经好多了。”
“魏娘子身子弱,日后需得更加小心些,以免县主担忧。”
魏延徽咬着唇看了看身侧的阿姊,无地自容道,“是,寺丞教训的是,是阿徽不小心,令阿姊担心了。” ↑返回顶部↑
“对了,郡主此番回来,不知要在京中待多久?”苏后问。
“约莫一月左右吧。”许清如的视线在棋盘边上的父女二人身上来回移动,“关外的事儿,改日同陛下单独聊聊?”
萧贞观差点被瓜子卡住,咳嗽个不停,“关外?关外发生了何事?”
去岁又是雪灾又是水灾,还有旱灾,而今只要一听闻地方生事,萧贞观便开始草木皆兵。
“就是讲一讲这些年的见闻,臣出去了这么久,按规矩,该给陛下呈上奏疏述职,奏疏嘛,臣也写了,只是经年累月的积攒了一堆,陛下一时半会儿的看不完,臣不如先简单地同你说一说,往后看起来也快。”
“还是阿姊思虑周到,”萧贞观点了点头,“那便明日吧,明日朕派人去王府请阿姊入宫。”
许清如无甚异议。
寒暄得差不多了,太上皇适时开口,“郡主远道归来,不若今日在太康宫设宴,孤为郡主接风洗尘,郡主意下如何?”
“好啊,”许清如旧话重拾,“阿黎呢?若是在京中,一同唤来吧,我也许久不曾见到她了,久闻她跟着阿瑜在外历练,也不知历练的如何?”
萧贞观看向太上皇,“阿耶以为呢?”
许清如觉察到什么,不动声色地看了过去。
“自然,阿黎如今在司农寺任职,一月有大半都在京郊,遣个人将她唤回来吧。”
萧贞观等得就是这句话,主动唤来青菡,“青菡,你去万作园将姜寺丞请来,就说江宁郡主归京,要见她。”
第一百零三章
姜见黎只在九岁入府那一日,以及十三岁那年的正旦,见过许清如。统共就两面,她早已记不清许清如是何模样,只能从许清如偶尔传回给萧九瑜的家书里得知这些年来,大名鼎鼎的江宁郡主在外头又做了什么事,然后再从这些事中,窥见些许郡主的为人。
她一直都认为这是个不寻常的女人,不寻常到让那个阴测测的太上皇都得畏惧三分。
这么想或许有些大逆不道,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因而当她接到太康宫中传来的急诏时,心中并无多少紧张,江宁郡主没有为难她的缘由,有郡主在,不管太上皇心中如何做想,都不便与她当面为难。
骑上萧贞观从前赐下的那匹西南马,姜见黎很快就赶到了太康宫。
接风宴设在宣华殿左边的康华殿,姜见黎到时,殿中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大家不约而同地朝她的方向看了过来。
每个人的目光看向她的目光都含着打量的意味,每个人都各怀心思。
她走上前,先向萧贞观、太上皇夫妇行了君臣大礼,而后又向许清如行以晚辈礼,许清如含笑朝她颔首,目光清明,多少令她安心。
见完礼后,她遵萧贞观之意落座,位置恰好就在江宁郡主的身侧,正对着魏延徽。
魏延徽昨日摔断了腿,平白无故地令一个婢女跑到她的庄子上问她借医师,她对魏延徽的心思,以及指使连序做得那些事儿心知肚明,但念着姜见玥的情分,也看在翊王府给予她一方庇佑之地的份上,她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希望魏延徽不要不识趣。
“魏娘子的腿上可还好些了?”姜见黎关切地看过去。
魏延徽并未料到最先开口的会是她,且还是打着关心自己的幌子,心下鄙夷,面上却什么都不看,感激地回答道,“多谢寺丞借的医师,已经好多了。”
“魏娘子身子弱,日后需得更加小心些,以免县主担忧。”
魏延徽咬着唇看了看身侧的阿姊,无地自容道,“是,寺丞教训的是,是阿徽不小心,令阿姊担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