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3)
前日姜见玥前往京郊的农庄视察,魏延徽知道后,再三央求姜见玥带她一同前往,她说自己长这么大还不曾看过农庄,姜见玥却以外头天寒地冻为由拒绝了魏延徽。
魏延徽在宜秋轩闷闷不乐的好几日,一生闷气,身子就开始不好,连王府的医师都惊动了,姜见玥倍感无奈之下,只得点头同意,不过她也不敢让魏延徽去离城中太远的庄子,怕路上颠簸,魏延徽的身子禁不住长途的舟车劳顿,想来想去,就捡了最近的一处农庄。
原想着陪魏延徽一道前往散心,不巧的是,太康宫中的太上皇与苏太后今日一早就遣人召她入宫,魏延徽见状善解人意地表示,自己可以自行前往,姜见玥虽有所顾虑,但思及魏延徽入京许久还未受过召见,心有愧疚,就随她去了。
赶车的车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车夫,是曾陪姜见玥南下的宋遇,宋遇可以一敌百,有他在,姜见玥便安心许多。
魏延徽初入京,对什么都好奇,便是京郊成片的田野,她也坐在马车中看得目不转睛。
连序担忧地提醒,“娘子,还是将车窗阖上吧,您不能受风吹。”
魏延徽抱着阿姊给的手炉摇头,“从未见过北方的田野,你就让我瞧瞧吧,我有分寸。”
马车越行越偏僻,刚出城时,路上还能见到三三两两的行人,待行过一个多时辰,车辆就如同驶入了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若非远处有袅袅炊烟,驾车的宋遇又是个可靠的,连序还真有些担忧。
又过了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不远处出现了起伏的山丘,马车逐渐慢了下来,魏延徽以为快要到了,向马车外探出半个头,“可是快要到了?”
宋遇沉稳的声音传来,“回二娘子,还有半个时辰才能到庄子上,您坐稳些。”
魏延徽疑惑地向前方看去,“可为何马车慢了下来?”
“前头有人过来,此道是田间小路,极为狭窄,若不减缓,两车交汇并行之时,怕是会翻车。”宋遇解释说。
“原是如此,有劳宋侍卫了。”魏延徽缩回马车中,在凭几上坐稳,不一会儿,外头就传来了清晰的马蹄声。
因着好奇,她偏头往车窗的缝隙里看了一眼,两车交错之际,对面的马车中忽然有人问,“是王府的车架?你看清了?”
“是,不过应该不是县主的车架。”另一人回道。
这声音格外耳熟,魏延徽命连序启开车窗一探究竟,但对面的马车在交错过后,忽然加快向着同他们相反的方向驶去。
“连序,你觉不觉得,方才的声音似乎在哪里听到过?”魏延徽压低了声音问。
连序摇了摇头,“娘子,这里是长安,咱也没出府几次,除了府中的人,咱还能识得谁呢,大约是您听岔了。”
魏延徽并不觉得是自己听岔了,可连序的话也有道理。
她们自来到长安,除了正旦之夜入宫献灯,根本不曾离开过王府……
正旦之夜?!
魏延徽意识到什么,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连序一见她脸色不好,忙想开口让宋遇停车,却被魏延徽一把抓住扯近,耳边响起了气息不稳的声音,“留心庄子周围。”
连序一开始不甚明白,等路过一处农庄,而马车丝毫没有停下的意识时,魏延徽陡然紧张起来,“敢问宋侍卫,还不曾到达庄子上吗?”
宋遇回道,“还不曾,过了这一处,前头就是,二娘子稍安勿躁。”
“无妨,我瞧见了这一处庄子上扬着姜氏的旗,还以为到了地方。”魏延徽状似不经意地询问,“这里也是王府名下的产业吗?”
“是,”宋遇说,“这里是黎娘子的农庄。”
魏延徽给连序使了个颜色,连序会意,将马车窗敞开些许,好让魏延徽看清马车行过的路。
“记着些。”魏延徽无声吩咐道。
姜见玥在宫人的引导下步入宣华殿,太上皇与苏后不在正殿,在侧殿书房里头对弈。宫人将她引到殿中就退下了,她只得自行上前。
“臣女请太上皇安,请太后安。” ↑返回顶部↑
魏延徽在宜秋轩闷闷不乐的好几日,一生闷气,身子就开始不好,连王府的医师都惊动了,姜见玥倍感无奈之下,只得点头同意,不过她也不敢让魏延徽去离城中太远的庄子,怕路上颠簸,魏延徽的身子禁不住长途的舟车劳顿,想来想去,就捡了最近的一处农庄。
原想着陪魏延徽一道前往散心,不巧的是,太康宫中的太上皇与苏太后今日一早就遣人召她入宫,魏延徽见状善解人意地表示,自己可以自行前往,姜见玥虽有所顾虑,但思及魏延徽入京许久还未受过召见,心有愧疚,就随她去了。
赶车的车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车夫,是曾陪姜见玥南下的宋遇,宋遇可以一敌百,有他在,姜见玥便安心许多。
魏延徽初入京,对什么都好奇,便是京郊成片的田野,她也坐在马车中看得目不转睛。
连序担忧地提醒,“娘子,还是将车窗阖上吧,您不能受风吹。”
魏延徽抱着阿姊给的手炉摇头,“从未见过北方的田野,你就让我瞧瞧吧,我有分寸。”
马车越行越偏僻,刚出城时,路上还能见到三三两两的行人,待行过一个多时辰,车辆就如同驶入了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若非远处有袅袅炊烟,驾车的宋遇又是个可靠的,连序还真有些担忧。
又过了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不远处出现了起伏的山丘,马车逐渐慢了下来,魏延徽以为快要到了,向马车外探出半个头,“可是快要到了?”
宋遇沉稳的声音传来,“回二娘子,还有半个时辰才能到庄子上,您坐稳些。”
魏延徽疑惑地向前方看去,“可为何马车慢了下来?”
“前头有人过来,此道是田间小路,极为狭窄,若不减缓,两车交汇并行之时,怕是会翻车。”宋遇解释说。
“原是如此,有劳宋侍卫了。”魏延徽缩回马车中,在凭几上坐稳,不一会儿,外头就传来了清晰的马蹄声。
因着好奇,她偏头往车窗的缝隙里看了一眼,两车交错之际,对面的马车中忽然有人问,“是王府的车架?你看清了?”
“是,不过应该不是县主的车架。”另一人回道。
这声音格外耳熟,魏延徽命连序启开车窗一探究竟,但对面的马车在交错过后,忽然加快向着同他们相反的方向驶去。
“连序,你觉不觉得,方才的声音似乎在哪里听到过?”魏延徽压低了声音问。
连序摇了摇头,“娘子,这里是长安,咱也没出府几次,除了府中的人,咱还能识得谁呢,大约是您听岔了。”
魏延徽并不觉得是自己听岔了,可连序的话也有道理。
她们自来到长安,除了正旦之夜入宫献灯,根本不曾离开过王府……
正旦之夜?!
魏延徽意识到什么,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连序一见她脸色不好,忙想开口让宋遇停车,却被魏延徽一把抓住扯近,耳边响起了气息不稳的声音,“留心庄子周围。”
连序一开始不甚明白,等路过一处农庄,而马车丝毫没有停下的意识时,魏延徽陡然紧张起来,“敢问宋侍卫,还不曾到达庄子上吗?”
宋遇回道,“还不曾,过了这一处,前头就是,二娘子稍安勿躁。”
“无妨,我瞧见了这一处庄子上扬着姜氏的旗,还以为到了地方。”魏延徽状似不经意地询问,“这里也是王府名下的产业吗?”
“是,”宋遇说,“这里是黎娘子的农庄。”
魏延徽给连序使了个颜色,连序会意,将马车窗敞开些许,好让魏延徽看清马车行过的路。
“记着些。”魏延徽无声吩咐道。
姜见玥在宫人的引导下步入宣华殿,太上皇与苏后不在正殿,在侧殿书房里头对弈。宫人将她引到殿中就退下了,她只得自行上前。
“臣女请太上皇安,请太后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