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3)
人是她带回来的,无论如何都不能放任不管。
萧九瑜调查的手刚伸到太康宫,就差点被太上皇连带着胳膊一起剁了。太上皇又好气又好笑地告诉她,既然他容下了傅缙,便不会再为难姜见黎。
太上皇的原话是,“只要她谨慎为臣子的本分,在这大晋前朝,她就还有立足之地。”
得到明确的保证,萧九瑜总算松了口气,可是姜见黎总也不见好转,这令她百思不得其解,还是太上皇提醒了她,“慧极必伤,怕是忧思过度的缘故吧。”
萧九瑜没好气地顶嘴,“难道不是被您吓得?”
太上皇皮笑肉不笑地开口,“她胆子有这么小,真这么没有胆色的话,何至于七八岁的年纪就敢对……”
“阿耶,此事不必再提。”萧九瑜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太上皇的话,而后问他要了两位侍御医,带去了京郊给姜见黎看病。
侍御医给出的说辞竟同太上皇的猜测大差不离,“殿下,姜主簿乃是忧思过度,亏了元气。”
萧九瑜哑口无言,只能叮嘱侍御医好生给她调理着,如此又过了半个月,第二茬胡瓜都熟透了,姜见黎身上的病气才稍稍散了些。
萧九瑜再次来到庄子上时,姜见黎正在前院里摘胡瓜,面上是掩饰不住的痛心疾首。
“你还有心思心疼你的瓜,”萧九瑜哭笑不得,从姜见黎手中抢过竹篓,替她摘半干不枯的藤蔓上坠着的果子。
姜见黎在床上从孟春躺到仲夏,稍稍一动弹便开始气喘吁吁,冷汗淋漓。她接过五娘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脸,心痛道,“胡瓜一根价值不菲,阿姊,你瞧瞧这一筐烂的,我岂不是丢了一座银山。”
萧九瑜停下手直起腰,用食指在姜见黎的额角戳了戳,“掉钱眼里去了。”
姜见黎佯叹了口气,“哎,从前吃了上顿没下顿,吃了今日没明日,实在是穷怕了。”
熟透的胡瓜会从饱满的青绿变成干瘪瘪的黄,姜见黎用手在竹筐里拨了拨,挑来挑去都挑不出一根还能吃的,“还不如不摘,同茎叶一起埋进地里当肥料算了。”
萧九瑜见她伤心,便大方道,“孤最不缺的便是钱,明日便命人给你抬一箱来。”
姜见黎露出得逞的笑,故意问,“银子?”
“金子,金子行了吧?”萧九瑜摇头失笑。
“若是银子,我就得好生想一想应不应当如此之快就被哄好,”姜见黎眉眼弯弯,“若是金子,阿姊,那我现在便好了。”
萧九瑜嘴角的笑意浅了些,“阿黎,阿姊既将你带回来,就不会放任不管。”
姜见黎也敛了笑,“嗯,我相信阿姊,”然后抿唇不语,就那么静静地望着萧九瑜。
就知道糊弄不了她,萧九瑜抬手摸了摸姜见黎的发顶,“你想问什么?”
“条件。”姜见黎重复了一遍,“条件是什么?”
太上皇放过我的条件的是什么?
“谨慎为人臣子的本分。”萧九瑜小心翼翼地问,“阿黎,你,能够做到吗?”
“仅此而已?”姜见黎目露意外,“当真只有这一个条件吗?”
“只有这一个条件。”萧九瑜郑重其事地点头,“我阿耶他,他的确圣心难测,但只要答应了,就不会言而无信,朝令夕改。”
“多谢阿姊,阿黎明白了。”姜见黎如释重负,“谨守为人臣子的本分,这再简单不过了。”
但愿如此。
萧九瑜终究还是没有说出这一句。 ↑返回顶部↑
萧九瑜调查的手刚伸到太康宫,就差点被太上皇连带着胳膊一起剁了。太上皇又好气又好笑地告诉她,既然他容下了傅缙,便不会再为难姜见黎。
太上皇的原话是,“只要她谨慎为臣子的本分,在这大晋前朝,她就还有立足之地。”
得到明确的保证,萧九瑜总算松了口气,可是姜见黎总也不见好转,这令她百思不得其解,还是太上皇提醒了她,“慧极必伤,怕是忧思过度的缘故吧。”
萧九瑜没好气地顶嘴,“难道不是被您吓得?”
太上皇皮笑肉不笑地开口,“她胆子有这么小,真这么没有胆色的话,何至于七八岁的年纪就敢对……”
“阿耶,此事不必再提。”萧九瑜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太上皇的话,而后问他要了两位侍御医,带去了京郊给姜见黎看病。
侍御医给出的说辞竟同太上皇的猜测大差不离,“殿下,姜主簿乃是忧思过度,亏了元气。”
萧九瑜哑口无言,只能叮嘱侍御医好生给她调理着,如此又过了半个月,第二茬胡瓜都熟透了,姜见黎身上的病气才稍稍散了些。
萧九瑜再次来到庄子上时,姜见黎正在前院里摘胡瓜,面上是掩饰不住的痛心疾首。
“你还有心思心疼你的瓜,”萧九瑜哭笑不得,从姜见黎手中抢过竹篓,替她摘半干不枯的藤蔓上坠着的果子。
姜见黎在床上从孟春躺到仲夏,稍稍一动弹便开始气喘吁吁,冷汗淋漓。她接过五娘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脸,心痛道,“胡瓜一根价值不菲,阿姊,你瞧瞧这一筐烂的,我岂不是丢了一座银山。”
萧九瑜停下手直起腰,用食指在姜见黎的额角戳了戳,“掉钱眼里去了。”
姜见黎佯叹了口气,“哎,从前吃了上顿没下顿,吃了今日没明日,实在是穷怕了。”
熟透的胡瓜会从饱满的青绿变成干瘪瘪的黄,姜见黎用手在竹筐里拨了拨,挑来挑去都挑不出一根还能吃的,“还不如不摘,同茎叶一起埋进地里当肥料算了。”
萧九瑜见她伤心,便大方道,“孤最不缺的便是钱,明日便命人给你抬一箱来。”
姜见黎露出得逞的笑,故意问,“银子?”
“金子,金子行了吧?”萧九瑜摇头失笑。
“若是银子,我就得好生想一想应不应当如此之快就被哄好,”姜见黎眉眼弯弯,“若是金子,阿姊,那我现在便好了。”
萧九瑜嘴角的笑意浅了些,“阿黎,阿姊既将你带回来,就不会放任不管。”
姜见黎也敛了笑,“嗯,我相信阿姊,”然后抿唇不语,就那么静静地望着萧九瑜。
就知道糊弄不了她,萧九瑜抬手摸了摸姜见黎的发顶,“你想问什么?”
“条件。”姜见黎重复了一遍,“条件是什么?”
太上皇放过我的条件的是什么?
“谨慎为人臣子的本分。”萧九瑜小心翼翼地问,“阿黎,你,能够做到吗?”
“仅此而已?”姜见黎目露意外,“当真只有这一个条件吗?”
“只有这一个条件。”萧九瑜郑重其事地点头,“我阿耶他,他的确圣心难测,但只要答应了,就不会言而无信,朝令夕改。”
“多谢阿姊,阿黎明白了。”姜见黎如释重负,“谨守为人臣子的本分,这再简单不过了。”
但愿如此。
萧九瑜终究还是没有说出这一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