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3)
“我们海滢说,一般人都不买橄榄树,嫌叶子小,只有懂的人才能看出橄榄树的好,我一看你们就是懂的人。”
“那就橄榄树吧,正好要送的人也不一般。” 赵滔说。
“走着,我带你们去苗圃挑一棵橄榄树。” 叶海滢她爸已经前脚带路了。
叶海滢家苗圃里的树种并不多,除了橄榄树还有柠檬树、橡皮树和琴叶榕。赵澍一株一株地全部翻了个遍,也没有看中的。
这些树的树干、树叶和枝条本身是好看的,尤其是橄榄树。差就差在每一棵都没有修剪,任其疯长,导致所有的树都像是刚睡醒蓬着头的姑娘,毫无发型可言。要是这个样子送给赵方凝,肯定下一秒就会被她当野草扔出来。
赵滔也有同感。
叶海滢她妈看这两人犹豫不定的样子忍不住问,“我们家室内树都在这儿了,都不喜欢?这品相多好啊。”
赵澍突然想起昨晚在玻璃屋见过一株小树,就在咖啡机后面的角落里,记忆中那棵小树骨骼清奇、枝叶茂盛,品相比起眼前这些披头散发的树们可好太多了。
“玻璃屋里那棵是什么树?”
“玻璃屋?你们去玻璃屋了?” 叶海滢爸有点吃惊。
“我们昨天晚上就来过,当时你们二位都不在,我们绕到玻璃屋那边看了看就走了。” 赵澍解释。
“哦,昨天就来了,那棵就是橄榄树。”
“怎么和这些不一样?”
“那是因为我家海滢修剪过,把树冠修成了棒棒糖的形状。”
赵澍心想,对了,就是那个棒棒糖的形状,简直就是神来一笔,完全是刚睡醒的野丫头和衣冠楚楚的女王之间的对决。
修剪后的橄榄树就与赵方凝十分匹配了。
“我就要那棵了。” 赵澍笃定地说。
叶海滢爸有些犹豫,“不知道我家海滢同意不同意?”
赵滔赶紧说,“就当我们跟叶海滢买,粮仓的庭院都是她一手办下来的,买她一棵树她肯定同意。”
叶海滢她爸一听,觉得有道理,立刻就带赵澍和赵滔去玻璃屋搬树。
路上赵澍试探地问,“你们打算开咖啡馆吗?昨天看玻璃屋里有个年轻人在做咖啡。”
叶海滢爸说,“开什么咖啡馆,我们又不懂,是海滢买来那些东西给她弟玩儿的。”
赵滔吃惊不小,心想叶海滢挺壕嘛,买那么贵的咖啡机给她弟当玩具。
赵澍有点不信,“哦,有模有式地,看起来不像是在玩儿……”
两老沉默了一会儿,叶海滢妈说,“海沧是自闭症,耍起脾气来我们都摁不住,自从他姐带他去了一趟上海的咖啡厅,就喜欢上了闻咖啡味儿,海滢先是给他买了咖啡豆,后来又买了咖啡烘焙的书,又买咖啡机,一回回地往家买,听她说现在开一个咖啡馆儿的设备全凑齐了。”
“自从有了这些个玩意儿,孩子倒是一次病也没犯过,你说那东西中药汤似的那么难喝,海沧他就喜欢。” 叶海滢爸补充道。
赵滔听他们说完终于明白那熊孩子为什么不说话了,原来是自闭症。再一看赵澍的反应,一副早就猜到的样子,怪不得一口咬定那孩子不是他家雇的伙计,现在想想这姐弟俩长得确实是像的。
赵滔后来又从乱糟糟的树丛里挑了一棵最披头散发的柠檬树,一起塞进车里回上海了。
赵澍有了橄榄树替他摆平赵方凝的生日宴,没有了后顾之忧,一头扎进粮仓,重启了码农的工作,给还没开工的清溪居做了个微信公众号的雏形,用来日后做宣传。
待在粮仓足不出户的日子里,赵澍开始疯狂地网购,那几天全国各地的快递雪片般飞向粮仓,不几天,冰箱和衣柜就被塞得爆满。现在赵澍只有扔垃圾才会出门。 ↑返回顶部↑
“那就橄榄树吧,正好要送的人也不一般。” 赵滔说。
“走着,我带你们去苗圃挑一棵橄榄树。” 叶海滢她爸已经前脚带路了。
叶海滢家苗圃里的树种并不多,除了橄榄树还有柠檬树、橡皮树和琴叶榕。赵澍一株一株地全部翻了个遍,也没有看中的。
这些树的树干、树叶和枝条本身是好看的,尤其是橄榄树。差就差在每一棵都没有修剪,任其疯长,导致所有的树都像是刚睡醒蓬着头的姑娘,毫无发型可言。要是这个样子送给赵方凝,肯定下一秒就会被她当野草扔出来。
赵滔也有同感。
叶海滢她妈看这两人犹豫不定的样子忍不住问,“我们家室内树都在这儿了,都不喜欢?这品相多好啊。”
赵澍突然想起昨晚在玻璃屋见过一株小树,就在咖啡机后面的角落里,记忆中那棵小树骨骼清奇、枝叶茂盛,品相比起眼前这些披头散发的树们可好太多了。
“玻璃屋里那棵是什么树?”
“玻璃屋?你们去玻璃屋了?” 叶海滢爸有点吃惊。
“我们昨天晚上就来过,当时你们二位都不在,我们绕到玻璃屋那边看了看就走了。” 赵澍解释。
“哦,昨天就来了,那棵就是橄榄树。”
“怎么和这些不一样?”
“那是因为我家海滢修剪过,把树冠修成了棒棒糖的形状。”
赵澍心想,对了,就是那个棒棒糖的形状,简直就是神来一笔,完全是刚睡醒的野丫头和衣冠楚楚的女王之间的对决。
修剪后的橄榄树就与赵方凝十分匹配了。
“我就要那棵了。” 赵澍笃定地说。
叶海滢爸有些犹豫,“不知道我家海滢同意不同意?”
赵滔赶紧说,“就当我们跟叶海滢买,粮仓的庭院都是她一手办下来的,买她一棵树她肯定同意。”
叶海滢她爸一听,觉得有道理,立刻就带赵澍和赵滔去玻璃屋搬树。
路上赵澍试探地问,“你们打算开咖啡馆吗?昨天看玻璃屋里有个年轻人在做咖啡。”
叶海滢爸说,“开什么咖啡馆,我们又不懂,是海滢买来那些东西给她弟玩儿的。”
赵滔吃惊不小,心想叶海滢挺壕嘛,买那么贵的咖啡机给她弟当玩具。
赵澍有点不信,“哦,有模有式地,看起来不像是在玩儿……”
两老沉默了一会儿,叶海滢妈说,“海沧是自闭症,耍起脾气来我们都摁不住,自从他姐带他去了一趟上海的咖啡厅,就喜欢上了闻咖啡味儿,海滢先是给他买了咖啡豆,后来又买了咖啡烘焙的书,又买咖啡机,一回回地往家买,听她说现在开一个咖啡馆儿的设备全凑齐了。”
“自从有了这些个玩意儿,孩子倒是一次病也没犯过,你说那东西中药汤似的那么难喝,海沧他就喜欢。” 叶海滢爸补充道。
赵滔听他们说完终于明白那熊孩子为什么不说话了,原来是自闭症。再一看赵澍的反应,一副早就猜到的样子,怪不得一口咬定那孩子不是他家雇的伙计,现在想想这姐弟俩长得确实是像的。
赵滔后来又从乱糟糟的树丛里挑了一棵最披头散发的柠檬树,一起塞进车里回上海了。
赵澍有了橄榄树替他摆平赵方凝的生日宴,没有了后顾之忧,一头扎进粮仓,重启了码农的工作,给还没开工的清溪居做了个微信公众号的雏形,用来日后做宣传。
待在粮仓足不出户的日子里,赵澍开始疯狂地网购,那几天全国各地的快递雪片般飞向粮仓,不几天,冰箱和衣柜就被塞得爆满。现在赵澍只有扔垃圾才会出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