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3)
“我又没受伤,你和阿漾不用每天早晚端着补汤来敲我门。”
沈疏微弯了弯眸子,也不戳破,走进去把汤盅放下,看着凌乱的桌面,上头正有一张写到一半的检讨。
沈璋连忙走过去抽了本书压在那张检讨上。
让自己妹妹看见自己写的检讨,他这个当二哥的还要不要面子了。
沈疏微状似不经意询问,“二哥的检讨昨晚不是写完了吗?”
听沈疏微提起自己检讨,沈璋就磨了磨牙,“嗯,是写完了,这份是萧池风的。”
沈疏微挑眉,二哥几时这么乐于助人了?
似是觉得和沈疏微讨论自己写检讨这事丢人,沈璋别扭道:“他给了我一百两银子,让我替他写,写完送去他府上,他再找小厮替他誊抄一份。”
一百两银子,康平郡王是散财童子吗?
“到底是拿了银子的,我怕文采不好,原想让大哥帮我写,不过大哥近日忙着,说是在修改一份治水策论,我就自己写了。”
沈疏微点了点头,随口问道:“康平郡王怎得让二哥你替他代写,他府上应当养着不少门客文士。”
区区一份检讨,有的是人愿意替小郡王写,还不要银子。
沈疏微此话一出,沈璋脸就拉下来。
沈疏微神情微妙看着他,难道这其中还有隐情吗?
只听得沈璋黑着脸一字一句磨着牙说道:“那是因为萧池风说那天就我和他挨了罚,对此感悟深刻,让我来写感情会更加真挚,更能感动他祖父。”
镇国老将军正是萧池风的祖父,不过萧池风是随了他母亲荣阳长公主的姓氏。
沈疏微闻声想笑,但是看着自家二哥想杀人的脸色,还是忍住了。
“那二哥且先写着,我去看看大哥。”
沈疏微来的巧,刚到沈衡院落,就看到他拿着份策论站在院中踯躅,脚边散落一地纸张。
“大哥。”沈疏微上前行了一礼。
沈衡看到她来,眸子弯弯,迎上前去,“三妹,你来的正好,听闻最近豫州水患严重,州府内的堤坝更有隐隐坍塌的征兆。我想起数月前写的一份策论,翻出来针对豫州灾情修改了番,你且帮我看看写的可好?”
毕竟家里文化人就三个,他,沈父,还有疏微。父亲前不久得了圣上钦赐,升为四品侍郎,正在工部供职,忙得脚不沾地,沈衡只能找沈疏微帮忙看下。
沈疏微一开始并未在意,直到接过手一看,字里行间熟悉的语句让她突兀想到前世这个时候楚心柔拿出的一份治水策论,和这份竟是像了六分。
沈疏微握着纸张的手微微颤抖。
前世靖宁侯得了这份策论喜不自胜,当即就要呈递给三皇子,想要搭上三皇子这条船。不过中途被沈疏微拦下了,因为她那时在忙着囤积粮食药材应对灾民,对豫州的情况再清楚不过,所以被她发现那份策论里有一项致命的疏漏,弄不好还会加重豫州水患。
那时她把人拦下后,楚云澜和老夫人对她冷嘲热讽,直言她就是嫉妒心柔能写出这么好的策论,在这里无事生非。
楚心柔更是委屈地在靖宁侯面前哭诉,说她为了姐妹间争风吃醋,竟是不顾侯府的锦绣前程。
她那时费尽口舌,顶着阖府的白眼为靖宁侯修改了那份策论。果不其然修改后的策论得了三皇子和陛下的大加赞扬,豫州府内堤坝得以幸存,没有被冲塌,侯府也因此青云直上。
但是侯府却把这份功劳全算在楚心柔身上,说若是没有沈疏微的阻扰,他们侯府只会更快得到三皇子和陛下夸赞,她做的那点修改就是为了和心柔抢功劳。
“大哥可否把这份策论的最初版本给我瞧瞧?”沈疏微强压下心头震颤问道。 ↑返回顶部↑
沈疏微弯了弯眸子,也不戳破,走进去把汤盅放下,看着凌乱的桌面,上头正有一张写到一半的检讨。
沈璋连忙走过去抽了本书压在那张检讨上。
让自己妹妹看见自己写的检讨,他这个当二哥的还要不要面子了。
沈疏微状似不经意询问,“二哥的检讨昨晚不是写完了吗?”
听沈疏微提起自己检讨,沈璋就磨了磨牙,“嗯,是写完了,这份是萧池风的。”
沈疏微挑眉,二哥几时这么乐于助人了?
似是觉得和沈疏微讨论自己写检讨这事丢人,沈璋别扭道:“他给了我一百两银子,让我替他写,写完送去他府上,他再找小厮替他誊抄一份。”
一百两银子,康平郡王是散财童子吗?
“到底是拿了银子的,我怕文采不好,原想让大哥帮我写,不过大哥近日忙着,说是在修改一份治水策论,我就自己写了。”
沈疏微点了点头,随口问道:“康平郡王怎得让二哥你替他代写,他府上应当养着不少门客文士。”
区区一份检讨,有的是人愿意替小郡王写,还不要银子。
沈疏微此话一出,沈璋脸就拉下来。
沈疏微神情微妙看着他,难道这其中还有隐情吗?
只听得沈璋黑着脸一字一句磨着牙说道:“那是因为萧池风说那天就我和他挨了罚,对此感悟深刻,让我来写感情会更加真挚,更能感动他祖父。”
镇国老将军正是萧池风的祖父,不过萧池风是随了他母亲荣阳长公主的姓氏。
沈疏微闻声想笑,但是看着自家二哥想杀人的脸色,还是忍住了。
“那二哥且先写着,我去看看大哥。”
沈疏微来的巧,刚到沈衡院落,就看到他拿着份策论站在院中踯躅,脚边散落一地纸张。
“大哥。”沈疏微上前行了一礼。
沈衡看到她来,眸子弯弯,迎上前去,“三妹,你来的正好,听闻最近豫州水患严重,州府内的堤坝更有隐隐坍塌的征兆。我想起数月前写的一份策论,翻出来针对豫州灾情修改了番,你且帮我看看写的可好?”
毕竟家里文化人就三个,他,沈父,还有疏微。父亲前不久得了圣上钦赐,升为四品侍郎,正在工部供职,忙得脚不沾地,沈衡只能找沈疏微帮忙看下。
沈疏微一开始并未在意,直到接过手一看,字里行间熟悉的语句让她突兀想到前世这个时候楚心柔拿出的一份治水策论,和这份竟是像了六分。
沈疏微握着纸张的手微微颤抖。
前世靖宁侯得了这份策论喜不自胜,当即就要呈递给三皇子,想要搭上三皇子这条船。不过中途被沈疏微拦下了,因为她那时在忙着囤积粮食药材应对灾民,对豫州的情况再清楚不过,所以被她发现那份策论里有一项致命的疏漏,弄不好还会加重豫州水患。
那时她把人拦下后,楚云澜和老夫人对她冷嘲热讽,直言她就是嫉妒心柔能写出这么好的策论,在这里无事生非。
楚心柔更是委屈地在靖宁侯面前哭诉,说她为了姐妹间争风吃醋,竟是不顾侯府的锦绣前程。
她那时费尽口舌,顶着阖府的白眼为靖宁侯修改了那份策论。果不其然修改后的策论得了三皇子和陛下的大加赞扬,豫州府内堤坝得以幸存,没有被冲塌,侯府也因此青云直上。
但是侯府却把这份功劳全算在楚心柔身上,说若是没有沈疏微的阻扰,他们侯府只会更快得到三皇子和陛下夸赞,她做的那点修改就是为了和心柔抢功劳。
“大哥可否把这份策论的最初版本给我瞧瞧?”沈疏微强压下心头震颤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