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九岁时,他的课题是“不同区域城乡结合部的治理模式比较”。
  在老师陪同下,他实地走访京城多个城乡结合部,观察环境卫生、流动人口管理和小商业生态,并与居委会人员、小店业主、居民进行预设问题的简短交流。
  回来后,他需撰写报告,分析不同模式的优劣,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种训练,让他从小就摒弃了纸上谈兵,学会了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去观察、提炼问题的本质。
  他更多的时间是“旁听”和“观察”。
  赵廷文在家与人谈事时,他有时会被允许待在书房一角安静地看书。
  实则全心捕捉着大人谈话的视角、分寸和问题界定方式。
  他默默将这些碎片信息与书本知识、调研见闻相互印证,逐渐构建起自己独特的思想框架。
  ……
  周六清晨,秋阳柔和地洒满西街别院。
  早餐桌上气氛宁静,精致的餐具盛着清淡的餐点。
  赵廷文放下手中的简报,望向对面安静用餐的儿女。
  “今天天气不错,”他语气温和,“上午我没有安排,带你们去后面的林苑散散步?聊聊你们最近在学校的情况,或者……随便聊聊。”
  对一位日理万机的大领导来说,这样的闲暇与亲子时光实属珍贵。
  方允正小口喝着牛奶,闻言也微笑着看向孩子们,期待他们的响应。
  然而,妹妹方攸宁率先抬起头,利落地咽下食物,小脸上没有丝毫犹豫,声音清脆急切:
  “爸爸,今天不行。大伯一会儿就派人来接我,我要去他那儿。”
  她顿了顿,又自然地补充:
  “晚上我也不回来了,就住在大伯家。”
  餐桌上安静了一瞬。
  方允与赵廷文对视一眼,彼此眼中流露出些许无奈笑意。
  赵廷琛“抢”侄女的手段是越来越熟练了。
  他们都知道,所谓的“去找大伯”,绝不只是简单的家庭聚会,必然又是某个能让小女儿眼睛发亮的军事项目或推演在等着她。
  方允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纵容,叮嘱道:
  “去吧去吧。记得要听大伯的话,不许调皮捣蛋,更不能打扰大伯工作,知道吗?”
  她伸手替女儿理了理额前并不凌乱的碎发。
  “知道啦妈妈!我可乖了!”
  方攸宁立刻保证,大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彩,显然心思早已飞到了大伯那边。
  一直安静用餐的赵穆清放下了勺子,用餐巾擦了擦嘴,才看向父亲,语气平静地接话:
  “爸爸,那我陪您散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