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越到后面,方允的声音愈发沉稳。
  她的发言逻辑严密,重点突出,将复杂的国际法律规则与组织战略、项目实操紧密结合,兼具理论高度与落地抓手。
  在座不少领导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整个发言过程中,赵廷文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落在方允身上。
  看着她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眼神专注,面对众多领导时那份不卑不亢的从容与专业自信。
  这与他印象中那个在民政局乖巧局促、在竹里馆安静用餐、甚至醉酒后迷糊的她,截然不同。
  此刻的她,像一把出鞘的利剑,锋芒内敛却又锐不可当。
  李秘书则全程保持着最标准的秘书姿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他注意到领导的目光停留在方律师身上时,眼神中带着一种罕见的专注和欣赏。
  当方允提到一个关键点时,赵廷文的指尖又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李秘书立刻提笔,用极小的字迹飞速记下了方允刚才提到的那个法律术语和要点。
  会议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散会后,领导们相互寒暄着陆续离开。
  方允收拾好资料,也准备离开。
  经过主位附近时,她目不斜视,保持着得体的距离。
  赵廷文正被两位领导围着说话,目光却在她经过时,若有似无地扫过她挺直的背影。
  ……
  第11章 老干部想约饭
  回到办公室后,赵廷文脱下西装外套递给李秘书,松了松领带,走到窗台前。
  窗外街景恢弘。
  李秘书挂好外套,利落泡好一杯温度合宜的龙井,轻放在办公桌一角。
  赵廷文沉默地站了一会儿,指尖无意识在窗棂上轻叩,目光投向远方,焦点却似乎有些飘忽。
  会议上那抹神采飞扬的身影,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李秘书垂手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沉静如雕塑。
  然而,领导任何细微的动作和气息变化都逃不过他的感知。
  片刻后,赵廷文转身来到办公桌前坐下,拿起一份文件,却半天没有翻开。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放下。
  动作间那丝微妙的迟疑,在李秘书眼中如同无声的指令。
  时机成熟。李秘书上前半步,姿态恭谨如常,声音平稳清晰:
  “赵*员长,下午方允律师的发言提纲挈领,尤其是关于*治风险量化模型与法律条款联动的构想,极具前瞻性和实操性,对我们后续把握项目风险核心大有裨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