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此确定了宋清绫的身份是商队里排末等的。
  每天来往石源县的商队很多,本县靠海,盛产海产品,青泽县的商人喜欢过来采购,再回去倒卖,赚个中间差价。
  路引没问题,银钱也给了,官兵把路引还给她,放行。
  宋清绫走进城门,庆幸自己还好够低调,那官兵就是个看人下菜碟的,排在她前面的那一家人富态难掩,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不搞他们搞谁。
  入了城门是石源县一个叫青石镇的镇子。
  她打算今天不赶路了,逛一逛,看看物价,买买东西。
  通过跟路人打听,她得知了主街和集市的方位。
  这儿离集市比较近,先去集市。
  步行两刻多钟,她来到集市附近,这是一条直行的街道,两旁设有摊位,有卖小玩意儿杂物的,有卖干货海鱼海带等海产品的,还有卖水的,但不多,只有几家。
  人来人往,摩肩擦踵,热情的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满满烟火气息。
  有的在摊位前立着张木牌,标明价格。
  像海产品干货之类的,最低的都要一百多文钱一斤。
  水卖得也贵,有泥沙颜色微黄的,三十八文钱一桶。
  没有泥沙颜色一点点黄的,八十文钱一桶。
  市面上大多是三十八文钱一桶的品质,卖水的摊主都躲在阴凉处卖,不然一天下来,桶里的水都晒蒸发掉了。
  想买水的人还不少,围着摊子看,有钱的直接掏钱买了,没钱的只能眼馋地望着。
  宋清绫一路走走看看,看到有两个摊位在卖活鸡鸭的,每家仅有几只,只只比较瘦,要六十多文钱一斤,干旱下,人都不够水喝,吃不饱,养鸡鸭的成本是挺大的。
  走了一截路,右手边方向有一个入口,上方有一牌匾,写着集市二字,里面的场地更宽广,人也多。
  她走进去一家一家地看。
  想着快要去海岛了,得多囤点物资,不然她心里不踏实。
  囤的物资方面,包含了衣食住医用等诸多方面。
  集市里有几家铺面,分别是铁匠铺,书肆,杂货铺,还有一家卖布匹成衣的店。
  她去到杂货铺,问掌柜的有没有米面,遗憾的是没有,缺货,得等一段时间。
  束州隆州相邻的几州正处于干旱期间,北方好不到哪里去,米面都是从南方运输过来的,路途遥远,哪怕是历尽周折运过来了,价格昂贵不说,有权有势的人家早就打通了关系,一旦有货,绝对是送到他们府上。
  一时半会儿她怕是等不到了。
  空间里的米面加起来约有十五六石,按一年吃三百多斤来算,大概能吃五年多的时间。
  肉的话,有十多匹马,一头野猪没处理,鸡鸭各十多只。
  重要的是蔬菜没有,她想着等去到海岛,找到淡水资源了,得赶紧多种点菜。
  想到菜,她看到连卖野菜的摊位都没有,更别说家养的青菜和水果野果了。
  逛了一圈下来,她琢磨好买哪些东西了,先买吃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