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3 / 3)
若彭淑在此,一定会震惊。因为李冲是她前世立的第一个新皇。
前世李星回驾崩前,在弥留之际,她提议过继汉州王的次子,也就是李冲为嗣子。
汉州王是个文人,谦逊有礼,温和儒雅,广施善缘。这样家庭生养出来的孩子,比那些顽劣的要更容易培养,她一眼就相中了。
同意过继后,李星回驾崩,她在李肃的辅佐下,立新君登基,开始垂帘听政。
李冲也确实很争气,在接受帝王教育的十五年里,学习优异,从未让她失望。
满朝文武,以及她,都觉得李冲会成长为一代明君,整个朝廷上下,一片希冀。
所有人都在等这位年轻的帝王亲政,期待他带领国朝走向新的辉煌。
她们之间也有母子情分,并无什么猜忌。她还幻想着,等李冲二十二岁大婚后,便让他亲政。
可就在他亲政前几日,突然暴毙。皇帝驾崩,朝堂动荡,一时之间,无数猜测闹得沸沸扬扬。
从朝堂到坊间,都隐隐有传闻,说皇帝的死,是太后自己想称帝,所以杀了继子。
好些藩王得知死讯,根本不管真相如何,直接打着太后弑君的旗号,就地便反了。
她一边让人彻查此事,一边着手镇压反叛,整整忙了七年多,才彻底平息动乱。
在这七年中,她派去彻查李冲暴毙案的官员,死了九位,皆是一品大员。
最后,刑部和大理寺,给了他一个西荒人投毒的结果,草草了事。
死的人太多,无数人暗示她,不要再查了,再查不知又是哪位一品大员丧命。
朝中很多官员,生怕这个任务降到自己头上,开始不停的称病告假。
叛乱方平,外患虎视眈眈,臣民需要休养生息,国朝再也经不起动荡了。作为太后,彭淑妥协了。
与此同时,她的人也一直在朝堂,和坊间为她正名,洗刷污蔑,将李冲的死,彻底归集于西荒细作投毒。
一时之间,军民激愤,对西荒的战意,达到顶点。彭淑深知这是个极好的机会,利用这一契机,休养生息了五年后,毅然发兵讨伐西荒,并杀死了西荒皇帝,为大启朝,赢得了二十年绝对的太平。
而这一切,李星回都是不知的,他只知李冲是他跟彭淑的嗣子。
“得你喜欢,是他的福气。”承乾帝笑着没继续追问。 ↑返回顶部↑
前世李星回驾崩前,在弥留之际,她提议过继汉州王的次子,也就是李冲为嗣子。
汉州王是个文人,谦逊有礼,温和儒雅,广施善缘。这样家庭生养出来的孩子,比那些顽劣的要更容易培养,她一眼就相中了。
同意过继后,李星回驾崩,她在李肃的辅佐下,立新君登基,开始垂帘听政。
李冲也确实很争气,在接受帝王教育的十五年里,学习优异,从未让她失望。
满朝文武,以及她,都觉得李冲会成长为一代明君,整个朝廷上下,一片希冀。
所有人都在等这位年轻的帝王亲政,期待他带领国朝走向新的辉煌。
她们之间也有母子情分,并无什么猜忌。她还幻想着,等李冲二十二岁大婚后,便让他亲政。
可就在他亲政前几日,突然暴毙。皇帝驾崩,朝堂动荡,一时之间,无数猜测闹得沸沸扬扬。
从朝堂到坊间,都隐隐有传闻,说皇帝的死,是太后自己想称帝,所以杀了继子。
好些藩王得知死讯,根本不管真相如何,直接打着太后弑君的旗号,就地便反了。
她一边让人彻查此事,一边着手镇压反叛,整整忙了七年多,才彻底平息动乱。
在这七年中,她派去彻查李冲暴毙案的官员,死了九位,皆是一品大员。
最后,刑部和大理寺,给了他一个西荒人投毒的结果,草草了事。
死的人太多,无数人暗示她,不要再查了,再查不知又是哪位一品大员丧命。
朝中很多官员,生怕这个任务降到自己头上,开始不停的称病告假。
叛乱方平,外患虎视眈眈,臣民需要休养生息,国朝再也经不起动荡了。作为太后,彭淑妥协了。
与此同时,她的人也一直在朝堂,和坊间为她正名,洗刷污蔑,将李冲的死,彻底归集于西荒细作投毒。
一时之间,军民激愤,对西荒的战意,达到顶点。彭淑深知这是个极好的机会,利用这一契机,休养生息了五年后,毅然发兵讨伐西荒,并杀死了西荒皇帝,为大启朝,赢得了二十年绝对的太平。
而这一切,李星回都是不知的,他只知李冲是他跟彭淑的嗣子。
“得你喜欢,是他的福气。”承乾帝笑着没继续追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