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3)
虽然假期结束,但过年的气氛还未消散,街道两旁的香樟树依旧挺拔,街边店铺的玻璃窗或门上贴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窗花与福字。有的店铺还未开门,卷闸门闭得严实,门正中间附着红色底的回老家过年的告示。
在路口右拐后开了大约两千米,晏宣朗的目光掠过路左侧的一家店。
这家店生意火爆,门口排了十几米的长队,店铺正上方的广告牌上是一颗手里握着麦穗憨厚笑着的鸡蛋,和后座保温袋上的笑脸一模一样。
雕塑所在地叫亚湾,是一个港口,对面是岛,旁边是海。
附近不好停车,陆容让晏宣朗停在距离目的地一百多米的一个停车场,两人走了过去。
远远的晏宣朗就看到了雕塑的顶,走近看清全貌,才发现这个雕塑比他想象得要高大。
整座雕塑高约十米,是通体银色的金属材质,线条灵动流畅。它本体是一个长头发的、难辨性别的人作奔跑姿势,左脚踩地发力,右膝高高抬起,跃向未来。
逐日者的发丝随风舞动,一只手臂伸向前方,似乎想摘下太阳。
雕塑四周没有围挡,底座也只有一米多高,可以轻易靠近,摸到那充满力量的脚踝。
“这是夸父吗?”
“不是。”陆容摇摇头,“这座雕塑大概是十几年前落地亚湾的,设计师是林榫,在他的设计理念中,这个追逐太阳的形象是无性别的,所以逐日者的头发是偏柔和流动的线条,面部却更硬朗。”
说到设计,陆容话多了些,“比较有趣的是角度,不论什么时间,什么角度,都可以拍到太阳出现在逐日者手边。”
晏宣朗抬头,头顶的太阳被挡在云层后,散发着白光,没有温度的光线落在雕塑身上,折射出冰冷的银色光晕。
今天是一个阴天。
“你要拍照吗?”陆容掏出手机。
“你可以和我一起吗?”
“啊?但是自拍的话就照不到雕塑全貌了。”
“没关系,我找个路人。”
虽然是早上,但附近确实有来来往往的行人,也有在港口边拍照的外地游客,很快晏宣朗就找到一个路过的阿姨。
阿姨边拿着他的手机找角度,边用方言指挥两人,“诶那个穿灰大衣的小伙子,你往你哥身边靠一点啊,中间留这么大条缝,拍出来不好看嘞。”
晏宣朗侧头,看到自己和陆容之间留出的缝隙,向左跨一步想弥补这空白,陆容大概也是这样想的,两人肩膀就这样撞在一起。
陆容连忙收回身子,站好不动了。
最终拍出来的三张照片上,每一张,两人中间都留下了一道窄窄的白。
晏宣朗翻看着照片,想起之前陆容每次和他出门,都会挽着他的胳膊靠在他肩上,晏宣朗说他是软骨头,他也不觉得有什么。
不自觉的,晏宣朗拿手里的照片和那张截图作了对比。
陆容可以倚在陆清越肩头,笑着从这里走过,但他和晏宣朗拍合照时,嘴角僵硬得仿佛风干的面团。
天白得发灰,海浪在护栏下层层叠叠地拍打着堤岸,翻涌出卷着杂草的白色泡沫。白绿相间的观光轮渡从远处晃晃悠悠地驶来,空中时不时有海鸥掠过。
两人趴在海边的护栏上,陆容像真正对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一样讲解这里的过去。
“我小时候亚湾还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这里每天停泊着很多船,工人不停地搬运货物,跑上跑下。那种船顶上会冒粗粗的黑烟,运行起来有轰隆隆的机械声,现在都很少见了。后来这边开发了旅游业,那些货船和集装箱运输中心就都搬去了西边。”他往西眺望了几下,“在这儿看不到。”
轮渡从两人面前经过,二层甲板上坐了寥寥几个人,陆容忽然问晏宣朗,“你喜欢钓鱼吗?” ↑返回顶部↑
在路口右拐后开了大约两千米,晏宣朗的目光掠过路左侧的一家店。
这家店生意火爆,门口排了十几米的长队,店铺正上方的广告牌上是一颗手里握着麦穗憨厚笑着的鸡蛋,和后座保温袋上的笑脸一模一样。
雕塑所在地叫亚湾,是一个港口,对面是岛,旁边是海。
附近不好停车,陆容让晏宣朗停在距离目的地一百多米的一个停车场,两人走了过去。
远远的晏宣朗就看到了雕塑的顶,走近看清全貌,才发现这个雕塑比他想象得要高大。
整座雕塑高约十米,是通体银色的金属材质,线条灵动流畅。它本体是一个长头发的、难辨性别的人作奔跑姿势,左脚踩地发力,右膝高高抬起,跃向未来。
逐日者的发丝随风舞动,一只手臂伸向前方,似乎想摘下太阳。
雕塑四周没有围挡,底座也只有一米多高,可以轻易靠近,摸到那充满力量的脚踝。
“这是夸父吗?”
“不是。”陆容摇摇头,“这座雕塑大概是十几年前落地亚湾的,设计师是林榫,在他的设计理念中,这个追逐太阳的形象是无性别的,所以逐日者的头发是偏柔和流动的线条,面部却更硬朗。”
说到设计,陆容话多了些,“比较有趣的是角度,不论什么时间,什么角度,都可以拍到太阳出现在逐日者手边。”
晏宣朗抬头,头顶的太阳被挡在云层后,散发着白光,没有温度的光线落在雕塑身上,折射出冰冷的银色光晕。
今天是一个阴天。
“你要拍照吗?”陆容掏出手机。
“你可以和我一起吗?”
“啊?但是自拍的话就照不到雕塑全貌了。”
“没关系,我找个路人。”
虽然是早上,但附近确实有来来往往的行人,也有在港口边拍照的外地游客,很快晏宣朗就找到一个路过的阿姨。
阿姨边拿着他的手机找角度,边用方言指挥两人,“诶那个穿灰大衣的小伙子,你往你哥身边靠一点啊,中间留这么大条缝,拍出来不好看嘞。”
晏宣朗侧头,看到自己和陆容之间留出的缝隙,向左跨一步想弥补这空白,陆容大概也是这样想的,两人肩膀就这样撞在一起。
陆容连忙收回身子,站好不动了。
最终拍出来的三张照片上,每一张,两人中间都留下了一道窄窄的白。
晏宣朗翻看着照片,想起之前陆容每次和他出门,都会挽着他的胳膊靠在他肩上,晏宣朗说他是软骨头,他也不觉得有什么。
不自觉的,晏宣朗拿手里的照片和那张截图作了对比。
陆容可以倚在陆清越肩头,笑着从这里走过,但他和晏宣朗拍合照时,嘴角僵硬得仿佛风干的面团。
天白得发灰,海浪在护栏下层层叠叠地拍打着堤岸,翻涌出卷着杂草的白色泡沫。白绿相间的观光轮渡从远处晃晃悠悠地驶来,空中时不时有海鸥掠过。
两人趴在海边的护栏上,陆容像真正对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一样讲解这里的过去。
“我小时候亚湾还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这里每天停泊着很多船,工人不停地搬运货物,跑上跑下。那种船顶上会冒粗粗的黑烟,运行起来有轰隆隆的机械声,现在都很少见了。后来这边开发了旅游业,那些货船和集装箱运输中心就都搬去了西边。”他往西眺望了几下,“在这儿看不到。”
轮渡从两人面前经过,二层甲板上坐了寥寥几个人,陆容忽然问晏宣朗,“你喜欢钓鱼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