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3)
陈立冬趁热打铁:“那我加您个微信,把照片发给您?或者我去打印店打印出来给您?”
女人看了眼面前的青年,年龄小着呢,笑的也好看,应该不是什么骗子。更何况左邻右舍都有人,叫一声好几个本地人就能出来。
她放下心来:“那你加我吧。”
陈立冬顺利加了好友,再把照片原图发给对方,顺势又夸了两句:“您一看就是特别爱生活的人。”
女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正说着,一个扎着马尾头的小姑娘揉着眼睛从旁边不远处的二楼楼梯走下来,走到跟前时叫了一声“妈妈”,然后打着哈欠熟练地端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托腮。
女人轻轻伸手揪着小姑娘的耳朵:“口脸又没洗?”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买个早餐回去吃,有事记得打电话。”
小姑娘接过钱快乐地嗯了一声,然后颠颠儿跑了。
陈立冬眨巴眨巴眼睛,有些好奇:“诶,小朋友没有上学吗?”
女人扯了扯嘴角,笑容浮于表面,带着几分敷衍:“生病了,过阵子再去学校。”
陈立冬识趣地没有多问。
然后告别。
小姑娘走的蹦蹦跳跳的,径直走到不远处一家卖面条的店,要了五块钱的汤面打包带走,加了很多店家自己腌制的酸萝卜。
中途还跟几个认识的长辈挥手,又快快乐乐地往家的方向走了。
陈立冬也跟着要了一碗面,在店里吃。耳边传来其他人的闲聊声:“小雅这丫头,还没上学啊?”
“没呢,躲她外公外婆吧。”
“这也不是个事啊,孩子怎么能不上学呢。”
“谁说不是呢……不过她外公外婆也太离谱!”
“不过孩子也小,刚上学也没事,以后慢慢学回来……”
陈立冬听了一耳朵,迷迷糊糊的,好奇探头搭话:“躲外公外婆?为什么呀?”
旁边一桌正在闲聊的当地人哽了一下,其中一个话性上来,热心解答:“嘿黄县哪个人不知道这事,这也说来话长啊……这张大丫跟她爸妈不和,前不久她爸妈过来要钱要不到,跑到孩子小学去了,可把张大丫吓坏了,瞧,这几天不就让孩子老实在家待着么。”
陈立冬噢了一声,故作好奇实际上也很好奇:“为什么不和啊?”
第13章
闲着也是闲着,何况这小子面善还话多,一口一个“噢这样啊”、“您懂的可真多”、“真厉害啊”,这不问什么答什么。
反正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话密的人压低声音,小声说:“我听说啊,张大丫当时其实是被卖给老黄的,不然当时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怎么娶得了十八九岁的大姑娘。”
有人搭茬:“是有这么一回事,我当时听老黄爸妈提过,闹的特别难看,三十年前诶,要了老黄家两万八,那时候彩礼嫁妆也才两三千块,这钱不是小数目了。”
“哎谁说不是呢,还好老黄还比较疼老婆,为了他老婆跟着他老子娘干起来……张大丫日子也算是好过起来,要不然……”
陈立冬歪头:“既然这样,大丫的父母怎么还好意思找上门来呢?”
“也是邪门……”有个人呼噜呼噜吃着面,抹了一把嘴上的油,也跟着纳闷,“按理来说他们也还能干活,之前不是还在江城打工打的好好的,突然就待在村子里,要说种田吧好好种也行,偏偏就种个三五亩勉强够吃饭的,平时打打零工……这不缺钱缺得很,就把主意打在了出嫁的女儿身上,还是被卖的女儿。一年来那么两三次要钱,也不知道存着个什么心,存心不让孩子好好过日子。” ↑返回顶部↑
女人看了眼面前的青年,年龄小着呢,笑的也好看,应该不是什么骗子。更何况左邻右舍都有人,叫一声好几个本地人就能出来。
她放下心来:“那你加我吧。”
陈立冬顺利加了好友,再把照片原图发给对方,顺势又夸了两句:“您一看就是特别爱生活的人。”
女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正说着,一个扎着马尾头的小姑娘揉着眼睛从旁边不远处的二楼楼梯走下来,走到跟前时叫了一声“妈妈”,然后打着哈欠熟练地端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托腮。
女人轻轻伸手揪着小姑娘的耳朵:“口脸又没洗?”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买个早餐回去吃,有事记得打电话。”
小姑娘接过钱快乐地嗯了一声,然后颠颠儿跑了。
陈立冬眨巴眨巴眼睛,有些好奇:“诶,小朋友没有上学吗?”
女人扯了扯嘴角,笑容浮于表面,带着几分敷衍:“生病了,过阵子再去学校。”
陈立冬识趣地没有多问。
然后告别。
小姑娘走的蹦蹦跳跳的,径直走到不远处一家卖面条的店,要了五块钱的汤面打包带走,加了很多店家自己腌制的酸萝卜。
中途还跟几个认识的长辈挥手,又快快乐乐地往家的方向走了。
陈立冬也跟着要了一碗面,在店里吃。耳边传来其他人的闲聊声:“小雅这丫头,还没上学啊?”
“没呢,躲她外公外婆吧。”
“这也不是个事啊,孩子怎么能不上学呢。”
“谁说不是呢……不过她外公外婆也太离谱!”
“不过孩子也小,刚上学也没事,以后慢慢学回来……”
陈立冬听了一耳朵,迷迷糊糊的,好奇探头搭话:“躲外公外婆?为什么呀?”
旁边一桌正在闲聊的当地人哽了一下,其中一个话性上来,热心解答:“嘿黄县哪个人不知道这事,这也说来话长啊……这张大丫跟她爸妈不和,前不久她爸妈过来要钱要不到,跑到孩子小学去了,可把张大丫吓坏了,瞧,这几天不就让孩子老实在家待着么。”
陈立冬噢了一声,故作好奇实际上也很好奇:“为什么不和啊?”
第13章
闲着也是闲着,何况这小子面善还话多,一口一个“噢这样啊”、“您懂的可真多”、“真厉害啊”,这不问什么答什么。
反正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话密的人压低声音,小声说:“我听说啊,张大丫当时其实是被卖给老黄的,不然当时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怎么娶得了十八九岁的大姑娘。”
有人搭茬:“是有这么一回事,我当时听老黄爸妈提过,闹的特别难看,三十年前诶,要了老黄家两万八,那时候彩礼嫁妆也才两三千块,这钱不是小数目了。”
“哎谁说不是呢,还好老黄还比较疼老婆,为了他老婆跟着他老子娘干起来……张大丫日子也算是好过起来,要不然……”
陈立冬歪头:“既然这样,大丫的父母怎么还好意思找上门来呢?”
“也是邪门……”有个人呼噜呼噜吃着面,抹了一把嘴上的油,也跟着纳闷,“按理来说他们也还能干活,之前不是还在江城打工打的好好的,突然就待在村子里,要说种田吧好好种也行,偏偏就种个三五亩勉强够吃饭的,平时打打零工……这不缺钱缺得很,就把主意打在了出嫁的女儿身上,还是被卖的女儿。一年来那么两三次要钱,也不知道存着个什么心,存心不让孩子好好过日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