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3)
顾安瞥了一眼冷笑道:“让他等着吧。”接着又转向在沙发上聊天的蔡文恩,“你们的记者会安排的怎么样了?”
“今天下午,在果品书店。”蔡文恩冷静地说,“我爸邀请了不少友人,这次没再请电视媒体,直接社群直播。”
顾安点点头:“好的,那中间也让王浔发言吧?他自己来说其实最有说服力。”
王浔有点犹豫:“我不太擅长公开演讲。”
“你不需要多说什么。”顾安握住他的手,“你只需要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就好,这次不仅仅是为你证明,更是为了所有认真工作的人啊。不能因为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否认这个人的成绩,更何况草不是你吹动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下午三点,果品书店的沙龙区已经座无虚席。王浔站在后台,透过缝隙看到台下坐满了人,蔡教授此时正在台上侃侃而谈,讲述着文物工作的不易,也说着交流的共通理念。
“紧张?”顾安为他整理了一下衣服。
王浔深吸一口气:“有点。”
台上的蔡教授发言结束,掌声雷动。他接着宣布:“下面有请这一段时间我们圈子内的‘红人’来自豫省的王浔先生。”
走上台的瞬间,聚光灯让王浔有点眩晕,台下的眼睛们正注视着他,有些人也拿着手机在拍照。
他看到了陆凯舟竖起大拇指,也看到蔡文恩鼓励似的微笑。
“谢谢各位,不论是支持还是诋毁,都先谢谢各位。”他的声音起初还是有些颤抖,但很快就稳定下来,“这次来这里交流,我最大的感受是文物工作者们面对的是同样的挑战,怀着同样的热忱。”
他讲述了自己在豫省参与工作的经历,自己在历史系读书的经历,谈到北市同事们对他的帮助,甚至提到那天修改登记表的细节。
“文化不应该有边界,更何况我们流淌着一样的血脉。专业不应该被践踏,更何况那些诋毁者无德无能。”说着说着王浔的越来越坚定,“我很感谢所有在这件事坚持的人,你们也让我看到了什么叫风骨。”
台下响起掌声。一位白发老者站起来提问:“王先生,经历这次风波,您对我们的文化交流还有信心吗?”
王浔看向台侧的顾安,对方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我想正因为有这样的波折,才更需要交流。,”他真诚地说,“误解源于不了解,而了解需要接触。就像修复一件破碎的文物,需要耐心,需要专业,更需要相互信任。”
记者会结束后,王浔被媒体团团围住。与昨天的尖锐质问不同,今天的问题都围绕着文化合作的未来。顾安站在不远处,看着王浔从容应对的样子,傻笑着。
傍晚,四人找了一家隐蔽的小管晚餐。
还没上菜陆凯舟就迫不及待地举杯:“为了正义!”
蔡文恩翻了个白眼:“别这么中二!你是不是还相信光?”嘴上是这么说着,但她还是笑着碰杯。
王浔转向顾安:“谢谢你做的一切。”
顾安摇摇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你知道吗,那个林昌世,因为你没同意和他见面,被他父亲赶出家门了。”他顿了顿,“我父亲前面打电话说,林董事长亲自登门道歉,表示愿意在合作项目上让步。”
蔡文恩吹了声口哨:“顾少真是大获全胜啊!”
王浔看着顾安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的侧脸,越看越喜欢。
晚餐很快就吃完,两人也准备回公寓。
路上,顾安突然将车停在路边。夜色中的101近在咫尺,灯光秀正变换着图案。
“明天博物院就会恢复你的工作权限,展览可以继续了。”顾安说。
王浔望着那座地标建筑:“嗯,好。在最高点是不是可以看到海峡?”
顾安伸手握住他的手:“不用担心”然后反应过来,“你说什么?” ↑返回顶部↑
“今天下午,在果品书店。”蔡文恩冷静地说,“我爸邀请了不少友人,这次没再请电视媒体,直接社群直播。”
顾安点点头:“好的,那中间也让王浔发言吧?他自己来说其实最有说服力。”
王浔有点犹豫:“我不太擅长公开演讲。”
“你不需要多说什么。”顾安握住他的手,“你只需要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就好,这次不仅仅是为你证明,更是为了所有认真工作的人啊。不能因为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否认这个人的成绩,更何况草不是你吹动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下午三点,果品书店的沙龙区已经座无虚席。王浔站在后台,透过缝隙看到台下坐满了人,蔡教授此时正在台上侃侃而谈,讲述着文物工作的不易,也说着交流的共通理念。
“紧张?”顾安为他整理了一下衣服。
王浔深吸一口气:“有点。”
台上的蔡教授发言结束,掌声雷动。他接着宣布:“下面有请这一段时间我们圈子内的‘红人’来自豫省的王浔先生。”
走上台的瞬间,聚光灯让王浔有点眩晕,台下的眼睛们正注视着他,有些人也拿着手机在拍照。
他看到了陆凯舟竖起大拇指,也看到蔡文恩鼓励似的微笑。
“谢谢各位,不论是支持还是诋毁,都先谢谢各位。”他的声音起初还是有些颤抖,但很快就稳定下来,“这次来这里交流,我最大的感受是文物工作者们面对的是同样的挑战,怀着同样的热忱。”
他讲述了自己在豫省参与工作的经历,自己在历史系读书的经历,谈到北市同事们对他的帮助,甚至提到那天修改登记表的细节。
“文化不应该有边界,更何况我们流淌着一样的血脉。专业不应该被践踏,更何况那些诋毁者无德无能。”说着说着王浔的越来越坚定,“我很感谢所有在这件事坚持的人,你们也让我看到了什么叫风骨。”
台下响起掌声。一位白发老者站起来提问:“王先生,经历这次风波,您对我们的文化交流还有信心吗?”
王浔看向台侧的顾安,对方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我想正因为有这样的波折,才更需要交流。,”他真诚地说,“误解源于不了解,而了解需要接触。就像修复一件破碎的文物,需要耐心,需要专业,更需要相互信任。”
记者会结束后,王浔被媒体团团围住。与昨天的尖锐质问不同,今天的问题都围绕着文化合作的未来。顾安站在不远处,看着王浔从容应对的样子,傻笑着。
傍晚,四人找了一家隐蔽的小管晚餐。
还没上菜陆凯舟就迫不及待地举杯:“为了正义!”
蔡文恩翻了个白眼:“别这么中二!你是不是还相信光?”嘴上是这么说着,但她还是笑着碰杯。
王浔转向顾安:“谢谢你做的一切。”
顾安摇摇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你知道吗,那个林昌世,因为你没同意和他见面,被他父亲赶出家门了。”他顿了顿,“我父亲前面打电话说,林董事长亲自登门道歉,表示愿意在合作项目上让步。”
蔡文恩吹了声口哨:“顾少真是大获全胜啊!”
王浔看着顾安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的侧脸,越看越喜欢。
晚餐很快就吃完,两人也准备回公寓。
路上,顾安突然将车停在路边。夜色中的101近在咫尺,灯光秀正变换着图案。
“明天博物院就会恢复你的工作权限,展览可以继续了。”顾安说。
王浔望着那座地标建筑:“嗯,好。在最高点是不是可以看到海峡?”
顾安伸手握住他的手:“不用担心”然后反应过来,“你说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