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2)
“你有什么想吃的吗?”
“没有。”
“明天还是去张婶家吗?”
“不然呢?”
“和张瑶相处得怎么样?”
“好得很。”
……
完全无效的对话,两个人的关系还是僵硬到冰点。很多人说她们两姐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大概唯一的区别是她不讨厌妹妹而妹妹讨厌她。
即使每天都是热脸贴冷屁股,她也觉得没资格责备江为喜。父母双亡只能相依为命,结果给她的陪伴还不及张婶的一半。
每天晚上江为喜都要一个人呆在黑漆漆的家,胆战心惊地入睡,而追溯到一年前,自己因为那件事离开,江为喜整整一年寄居在张婶家。
不是没想过辞掉酒吧的工作,可只打一分工实在拮据,她还想趁着年轻,多攒下点妹妹未来的学费钱。在爱和经济面前必须舍弃一个。
用舒展不开的目光扫了一圈狭窄的家:照不进阳光的阳台,和对面楼房逼仄的间隙,紧紧上锁的房间,大片大片的原木家具,时不时闪烁的昏暗的灯,泛黄墙纸上水彩笔的涂鸦……
这是妈妈留下的房子,已经住过十几年,见证了一个生命的出生和两个生命的死去。唯一的好处是不用交房租,但不管是户型还是布置都压抑到无法呼吸。明明把用不到的大件家具都卖掉了,还不止一次大扫除过,但总是藏匿着除不尽地陈年旧物,烙刻在捕捉不到的角落,成为这个破旧贫穷家庭的一部分,阻止任何宽敞、干净、美丽的可能性。
如果可以就把这里卖掉,换一个新的住所吧,最好能高一点(当然也要有电梯),能让阳光照进来,空间要大上至少一倍,要有一张很大的床,风格也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江为知心里暗暗期待着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如果有新生活的话,也只会是从那里开始。
“我吃完了。”江为喜摔下饭碗,顺理成章地拿过江为知的手机。这也是周末的一项固定活动。
江为喜没有手机,为此不止一次和她吵过。她不是不想买,但经济条件实在不允许,因此只能做出一步的妥协,把她自己的给江为喜玩。
剩下了一只鸡翅和一点西红柿炒鸡蛋,她打扫吃净后就端起盘子,准备去厨房刷碗,这时听到妹妹阴沉的质问:“这个‘人潮拥挤’是谁?”
江为知怔在原地。即使对妹妹无限忍让,也不喜欢这样被刺穿隐私。正想着该怎样教训她,就听妹妹说道:“是朋友吗?你可以请她过来玩。”
虽然声音干巴巴的,但江为知了解她,知道她的言外之意是让她学着和外人往来,不要总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妹妹很少对她提出过请求,她甘愿赴汤蹈火替妹妹做任何事,但偏偏是这件她无能为力的。不过不用她为难,江为喜很快就把这件事抛诸脑后,和张瑶聊起了天。
希望她不要记得这件事,就让它稀里糊涂地翻篇吧。
周末时间充裕,刷完碗后还可以换洗衣物和床单。家里没有洗衣机,从来都是她手洗,能省下不少水费。瓶子攒得差不多了,装进一个大袋里系好,明天上班前卖掉,再把明晚要炒的菜提前准备好。
忙完一番后来到客厅,妹妹已经回到了卧室,手机留在茶几上,旁边躺着王曼曦送的那束鲜花。怔了一下还是捡起来,插进装满水的塑料瓶里。
再没有什么能干的了,关了灯躺在沙发上,原木材质的沙发上铺着几条毯子,但还是硌得她骨头疼。
平时总是嫌累,可一旦闲下来又不知道该做什么,连玩手机都摸不着头脑,点进一个个软件又退出,打开微信时怔住了两秒,把红色的头像看成新消息的提醒,在紧张中掺杂着一丝惊喜。而事实上没有发过来一个字,聊天框还停留在第一页,像一滩擦不干净的血,眼不见心不烦地想要删掉,但停在左滑这一步,迟迟不肯删除。
把手机放下闭上眼睛,只能听到钟表齿轮费力的摆动声,好像下一秒就要咽气,呼吸也随之沉重起来。
空虚。独处时从四面八方压涌而来的巨大洪流,包围整个空气又蔓及空气之外,将她团团包围托举而起。像粒尘埃在半空漂泊,没有具体的定点,抓住的只有从手指间流走的空气,想要降落但突破不了这股巨大的阻力,整个生命在此刻被消解为虚无,掏空成一具透明的骨骸,不由自主地起起落落。
她想自己就要从窗户飘走,抛下一片狼藉的生活,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比地狱和天堂还要远,没有人认识她,没有恨也没有爱,一旦落地就是死亡。这甚至算是一种解脱,
可她不能这么做。现实的泥泞会缠住她的双腿,哪怕不能将她拖至地表也会死缠不放,洗不净的出身,任何一种感受都无力摆脱,做不到自由也掌握不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最后只能不自由地随风飘摇,千疮百孔的心脏漏出一股股气流。
空虚,只有空虚,无力阻挡无法对抗的空虚,她人生化解不了的命题。 ↑返回顶部↑
“没有。”
“明天还是去张婶家吗?”
“不然呢?”
“和张瑶相处得怎么样?”
“好得很。”
……
完全无效的对话,两个人的关系还是僵硬到冰点。很多人说她们两姐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大概唯一的区别是她不讨厌妹妹而妹妹讨厌她。
即使每天都是热脸贴冷屁股,她也觉得没资格责备江为喜。父母双亡只能相依为命,结果给她的陪伴还不及张婶的一半。
每天晚上江为喜都要一个人呆在黑漆漆的家,胆战心惊地入睡,而追溯到一年前,自己因为那件事离开,江为喜整整一年寄居在张婶家。
不是没想过辞掉酒吧的工作,可只打一分工实在拮据,她还想趁着年轻,多攒下点妹妹未来的学费钱。在爱和经济面前必须舍弃一个。
用舒展不开的目光扫了一圈狭窄的家:照不进阳光的阳台,和对面楼房逼仄的间隙,紧紧上锁的房间,大片大片的原木家具,时不时闪烁的昏暗的灯,泛黄墙纸上水彩笔的涂鸦……
这是妈妈留下的房子,已经住过十几年,见证了一个生命的出生和两个生命的死去。唯一的好处是不用交房租,但不管是户型还是布置都压抑到无法呼吸。明明把用不到的大件家具都卖掉了,还不止一次大扫除过,但总是藏匿着除不尽地陈年旧物,烙刻在捕捉不到的角落,成为这个破旧贫穷家庭的一部分,阻止任何宽敞、干净、美丽的可能性。
如果可以就把这里卖掉,换一个新的住所吧,最好能高一点(当然也要有电梯),能让阳光照进来,空间要大上至少一倍,要有一张很大的床,风格也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江为知心里暗暗期待着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如果有新生活的话,也只会是从那里开始。
“我吃完了。”江为喜摔下饭碗,顺理成章地拿过江为知的手机。这也是周末的一项固定活动。
江为喜没有手机,为此不止一次和她吵过。她不是不想买,但经济条件实在不允许,因此只能做出一步的妥协,把她自己的给江为喜玩。
剩下了一只鸡翅和一点西红柿炒鸡蛋,她打扫吃净后就端起盘子,准备去厨房刷碗,这时听到妹妹阴沉的质问:“这个‘人潮拥挤’是谁?”
江为知怔在原地。即使对妹妹无限忍让,也不喜欢这样被刺穿隐私。正想着该怎样教训她,就听妹妹说道:“是朋友吗?你可以请她过来玩。”
虽然声音干巴巴的,但江为知了解她,知道她的言外之意是让她学着和外人往来,不要总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妹妹很少对她提出过请求,她甘愿赴汤蹈火替妹妹做任何事,但偏偏是这件她无能为力的。不过不用她为难,江为喜很快就把这件事抛诸脑后,和张瑶聊起了天。
希望她不要记得这件事,就让它稀里糊涂地翻篇吧。
周末时间充裕,刷完碗后还可以换洗衣物和床单。家里没有洗衣机,从来都是她手洗,能省下不少水费。瓶子攒得差不多了,装进一个大袋里系好,明天上班前卖掉,再把明晚要炒的菜提前准备好。
忙完一番后来到客厅,妹妹已经回到了卧室,手机留在茶几上,旁边躺着王曼曦送的那束鲜花。怔了一下还是捡起来,插进装满水的塑料瓶里。
再没有什么能干的了,关了灯躺在沙发上,原木材质的沙发上铺着几条毯子,但还是硌得她骨头疼。
平时总是嫌累,可一旦闲下来又不知道该做什么,连玩手机都摸不着头脑,点进一个个软件又退出,打开微信时怔住了两秒,把红色的头像看成新消息的提醒,在紧张中掺杂着一丝惊喜。而事实上没有发过来一个字,聊天框还停留在第一页,像一滩擦不干净的血,眼不见心不烦地想要删掉,但停在左滑这一步,迟迟不肯删除。
把手机放下闭上眼睛,只能听到钟表齿轮费力的摆动声,好像下一秒就要咽气,呼吸也随之沉重起来。
空虚。独处时从四面八方压涌而来的巨大洪流,包围整个空气又蔓及空气之外,将她团团包围托举而起。像粒尘埃在半空漂泊,没有具体的定点,抓住的只有从手指间流走的空气,想要降落但突破不了这股巨大的阻力,整个生命在此刻被消解为虚无,掏空成一具透明的骨骸,不由自主地起起落落。
她想自己就要从窗户飘走,抛下一片狼藉的生活,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比地狱和天堂还要远,没有人认识她,没有恨也没有爱,一旦落地就是死亡。这甚至算是一种解脱,
可她不能这么做。现实的泥泞会缠住她的双腿,哪怕不能将她拖至地表也会死缠不放,洗不净的出身,任何一种感受都无力摆脱,做不到自由也掌握不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最后只能不自由地随风飘摇,千疮百孔的心脏漏出一股股气流。
空虚,只有空虚,无力阻挡无法对抗的空虚,她人生化解不了的命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