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4)
皇帝对太子的感情极为复杂。
这就导致了,他在处理太子及太子相关的大臣之时,手段也格外残忍。
因为他站在老父亲的角度,总觉得是有人带坏了他的好大儿。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的伴读与老师。
林父逃过一劫,贾赦却受到了牵连。
即便贾赦早在贾代善称病后,便被带回家“侍疾”了。
他的官职直接被罢免,还被皇帝勒令在家照顾父亲的同时不忘多读几本圣贤书。
贾赦:“……”
他平日对太子言听计从,即便自己好色,也从不敢在太子面前提及相关话题,他怎么可能带坏太子啊?
他要真这么干,不用等皇帝责罚,贾代善就拿起棍棒揍他了好吗?
可皇帝不听:“身为伴读,听话就够了吗?当然还要时刻劝谏太子,让他不要行差踏错半步。”
所有伴读:“……”
他们是臣,太子是君,即便劝谏,太子不听劝他们难道还能拦着他吗?
但皇权就是这么不讲理。
贾赦得到消息,颓废了好几个月。
幸好贾代善还在,贾家尚有起复机会,不像其他受到牵连的大臣,好几个连命都没了。
贾敏得知父亲无事,顿时喜极而泣。
她清楚只有父亲在世,贾家的权势才能保全,才能让她如愿过上想过的日子。
基于此,贾敏第一次主动找到林如海道谢。
她是知道太子被废日期的,但皇上和太子到底何时起了嫌隙,皇上又是何时有了废除太子的想法,她一个困于后宅的女子实在没地方知道。
所以贾敏很感激林如海的提醒。
在此之后,两人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至少林如海说的话,贾敏不会再当做耳旁风,就算知道正确也不管了。
-
太子被废不久,贾代善的病情有所好转。
他是个坐不住的,当即就想回到朝堂。
但在回去之前,贾代善先派了贾政到林家和林如海见了一面。
见过之后,贾代善再没了回到朝堂的想法,反而躺在床上继续养病,对前来探病的太医也说是想将身体养好一点,免得以后病发。
太医理解,回去后将他病情说重了几分。
皇帝虽然有些可惜,却不好让正在生病大臣抱着病体来为他效力,便没再多问。 ↑返回顶部↑
这就导致了,他在处理太子及太子相关的大臣之时,手段也格外残忍。
因为他站在老父亲的角度,总觉得是有人带坏了他的好大儿。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的伴读与老师。
林父逃过一劫,贾赦却受到了牵连。
即便贾赦早在贾代善称病后,便被带回家“侍疾”了。
他的官职直接被罢免,还被皇帝勒令在家照顾父亲的同时不忘多读几本圣贤书。
贾赦:“……”
他平日对太子言听计从,即便自己好色,也从不敢在太子面前提及相关话题,他怎么可能带坏太子啊?
他要真这么干,不用等皇帝责罚,贾代善就拿起棍棒揍他了好吗?
可皇帝不听:“身为伴读,听话就够了吗?当然还要时刻劝谏太子,让他不要行差踏错半步。”
所有伴读:“……”
他们是臣,太子是君,即便劝谏,太子不听劝他们难道还能拦着他吗?
但皇权就是这么不讲理。
贾赦得到消息,颓废了好几个月。
幸好贾代善还在,贾家尚有起复机会,不像其他受到牵连的大臣,好几个连命都没了。
贾敏得知父亲无事,顿时喜极而泣。
她清楚只有父亲在世,贾家的权势才能保全,才能让她如愿过上想过的日子。
基于此,贾敏第一次主动找到林如海道谢。
她是知道太子被废日期的,但皇上和太子到底何时起了嫌隙,皇上又是何时有了废除太子的想法,她一个困于后宅的女子实在没地方知道。
所以贾敏很感激林如海的提醒。
在此之后,两人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至少林如海说的话,贾敏不会再当做耳旁风,就算知道正确也不管了。
-
太子被废不久,贾代善的病情有所好转。
他是个坐不住的,当即就想回到朝堂。
但在回去之前,贾代善先派了贾政到林家和林如海见了一面。
见过之后,贾代善再没了回到朝堂的想法,反而躺在床上继续养病,对前来探病的太医也说是想将身体养好一点,免得以后病发。
太医理解,回去后将他病情说重了几分。
皇帝虽然有些可惜,却不好让正在生病大臣抱着病体来为他效力,便没再多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