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笛声算不得高妙,吹奏的曲调也简单,只是寻常的江南小令。可那吹笛之人,却似乎极有耐心,一个音吹得不准,便停下来,再吹一遍,直到圆润了,才肯往下吹。
  青归玉心里一动,循着笛声,穿过回廊,来到水榭后院临江的一处水阁。
  月光之下,那个玄衣的青年正独自坐在水阁的栏杆上,伴着水波声响,手里横着一支紫竹笛,正低头认真地吹着。
  零零夜露,薰薰好风。
  纤纤不绝竹管成,绵绵不止江河声。
  江风吹起他散下的长发,与束发的金丝一道,在月色下翻飞缭绕,竟有几分不似人间的萧索与昳丽。
  她的笛子,自己都不会吹。
  笛声止歇。
  “青姑娘,”沈镌声没有回头,只是轻声唤她,“吵到你了?”
  “你还会吹笛子?”她忍不住。
  “嗯。”沈镌声点点头,将笛子放下,眉目在月色烟尘下看来,恰似少年般的羞赧,“多年前,在药王谷,见你总是带着一支笛子。我回来时想,你大约是很喜欢的。便……自己学了学。”
  他又低下头去,声音温和清润,“只是学得不好,让青姑娘见笑了。”
  听他这般说,倒好像她是个精于音律的雅人似的。
  只因她带着一支笛子,他便去学了吹笛。这天机谋主的心思,若是不用在那些翻云覆雨的阴谋上,只用在这等风月小事里,真正细密到令人心惊的地步。
  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得江风吹在脸上,有些发烫。
  水阁里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江水拍岸,与远处传来的几声更漏。
  “青姑娘,”终于,沈镌声先轻浅地问道,宛如试探,“你为什么……愿意回来?”
  他问得直接,却又蕴着十分的惊惶。
  似乎怕她不回来,更怕她回来的缘由,与他没有半分干系。
  这个问题,终究还是来了。
  青归玉只得沉默。看一看这支精巧温润的竹笛,看一看他,又想起他在医馆里,将那枚霸下令推给孟老郎中的样子。
  她为什么回来?
  因为渝州危急?因为师兄涉险?
  都是,但又都不全是。
  她犹豫了许久,目光从青年苍白的脸,移回他依旧不安地握着的那支紫竹笛上,
  “你……”她清清嗓子,尽可能明亮地说,“你愿意在渝州行此险计,总归……还不是无可救药。”
  “你虽是个混账,”青归玉低下头,直视着他的眼睛,“可你……是我救回来的。”
  怕他听不明白,又补充了一句,
  “我治好的病人,不能就这么放着,让他再去祸害别人。”
  有病,就得治。养歪了,就想法子养回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