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 / 4)
其实不用他说,周砥也知道沈淮序会自行处理好,从前他不会去理会沈家的这些琐事,只是眼下陆元昭与沈淮序复合,沈家再出事端,他总得为着陆元昭过问一二。
纵然明白沈家再如何也至少知道规矩,可谁不知道沈老太太的娘家,可全是胡来的人。
以往他懒得去管这些远亲,可如今陆灕渐渐长大,他生怕这些事情会影响到陆元昭和陆灕。
沈淮序扶了下眼镜,恭敬地起身,从周砥手中接过公道杯,给周砥斟茶,浮起的水雾飘过镜片,没有遮挡住他沉着的眸光,他的神色比以往都要冷静认真,“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
周砥看着他这副信誓旦旦的模样,语重心长道:“淮序,我就这么一个女儿。”
沈淮序的唇抿直了,颔首,“我知道。”
他也就喜欢过这么一个人,当然会费劲心力地去保护她。
“荔枝也是——她日后若是想走她舅舅的这条路,你家便不能有任何污点。”
哪怕是做一个翻译,三代也都得干干净净的。
所以不管沈家而今如何打算,单从沈淮序来说,他必须得和赵家撇得干干净净。
“爸,这你放心。”沈淮序承诺道:“我不会,我爸也不会。”
他家的规矩严,自然不会出这样荒唐的事。
见他如此郑重地承诺,周砥也跟着放下心,“我相信你能处理好。”
-
客厅里,齐祺正陪着陆灕看电视,陆凡枝便揽着陆元昭,两人在外头的园子里散步。
三月了,院子里的几棵花树都已经长出了浅绿的嫩芽,陆元昭站在树下,借着那么点微弱的阴影躲着太阳。
“怎么昨天没来?”
陆元昭说:“我也不知道沈淮序会来家里。”
陆凡枝奇怪道:“你们复合,出去也不商量?”
“以前也就算了,以后——”陆凡枝犹豫了下,提醒她,“昭昭,要想和一个人长久地走下去,得多交流,把话敞开了讲。”
“我知道。”
陆凡枝拉过她的手,笑着问:“那你怎么会想着先瞒着?”
“我觉得不好意思,之前离婚离得那么果断,现在又转头和他复合。”
“昭昭啊。”陆凡枝叹了口气,看着和自己身高相差无几的女儿,无奈地笑了笑,“喜欢一个人,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
陆凡枝站在她的身边,抬头,看着头顶的延伸出枝桠的海棠树。
这棵树是当年周砥买下这处房子是栽的,因着陆元昭喜欢海棠,哪怕她不肯回来,一年到头都在杭城,周砥也希望她回京宿在家里时,可以看到喜欢的海棠花。
冬去春来,沉寂了一年的海棠树,早已无声地冒出绿芽,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只等着温度转暖,盛大地绽放。
当年周砥被派出国,她不放心,也跟着随行,陆元昭小小一个孩子,就这么在杭城给老人带大,教得知书达理,可当真没人教过陆元昭,该如何爱人。
等到再回国定居,陆元昭已经到了读初中的年纪,适应了南方的生活不愿回来,陆凡枝忙着在学院里头扎根,也慢慢地忘却了这回事。
陆凡枝轻拍着她的手,“人无法左右自己的情绪,但至少得明确自己的内心。” ↑返回顶部↑
纵然明白沈家再如何也至少知道规矩,可谁不知道沈老太太的娘家,可全是胡来的人。
以往他懒得去管这些远亲,可如今陆灕渐渐长大,他生怕这些事情会影响到陆元昭和陆灕。
沈淮序扶了下眼镜,恭敬地起身,从周砥手中接过公道杯,给周砥斟茶,浮起的水雾飘过镜片,没有遮挡住他沉着的眸光,他的神色比以往都要冷静认真,“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
周砥看着他这副信誓旦旦的模样,语重心长道:“淮序,我就这么一个女儿。”
沈淮序的唇抿直了,颔首,“我知道。”
他也就喜欢过这么一个人,当然会费劲心力地去保护她。
“荔枝也是——她日后若是想走她舅舅的这条路,你家便不能有任何污点。”
哪怕是做一个翻译,三代也都得干干净净的。
所以不管沈家而今如何打算,单从沈淮序来说,他必须得和赵家撇得干干净净。
“爸,这你放心。”沈淮序承诺道:“我不会,我爸也不会。”
他家的规矩严,自然不会出这样荒唐的事。
见他如此郑重地承诺,周砥也跟着放下心,“我相信你能处理好。”
-
客厅里,齐祺正陪着陆灕看电视,陆凡枝便揽着陆元昭,两人在外头的园子里散步。
三月了,院子里的几棵花树都已经长出了浅绿的嫩芽,陆元昭站在树下,借着那么点微弱的阴影躲着太阳。
“怎么昨天没来?”
陆元昭说:“我也不知道沈淮序会来家里。”
陆凡枝奇怪道:“你们复合,出去也不商量?”
“以前也就算了,以后——”陆凡枝犹豫了下,提醒她,“昭昭,要想和一个人长久地走下去,得多交流,把话敞开了讲。”
“我知道。”
陆凡枝拉过她的手,笑着问:“那你怎么会想着先瞒着?”
“我觉得不好意思,之前离婚离得那么果断,现在又转头和他复合。”
“昭昭啊。”陆凡枝叹了口气,看着和自己身高相差无几的女儿,无奈地笑了笑,“喜欢一个人,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
陆凡枝站在她的身边,抬头,看着头顶的延伸出枝桠的海棠树。
这棵树是当年周砥买下这处房子是栽的,因着陆元昭喜欢海棠,哪怕她不肯回来,一年到头都在杭城,周砥也希望她回京宿在家里时,可以看到喜欢的海棠花。
冬去春来,沉寂了一年的海棠树,早已无声地冒出绿芽,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只等着温度转暖,盛大地绽放。
当年周砥被派出国,她不放心,也跟着随行,陆元昭小小一个孩子,就这么在杭城给老人带大,教得知书达理,可当真没人教过陆元昭,该如何爱人。
等到再回国定居,陆元昭已经到了读初中的年纪,适应了南方的生活不愿回来,陆凡枝忙着在学院里头扎根,也慢慢地忘却了这回事。
陆凡枝轻拍着她的手,“人无法左右自己的情绪,但至少得明确自己的内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