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3)
说白了,他就是吃个情怀,就像我们怀念童年时期的动画片和零食一样。
走吧,吃我的鱼香肉丝盖饭。
第34章 笔记本的烙印
天气转凉,明晃晃的太阳没有一点儿热气,施施然地洒在地上,突如其来的凉意让很久没有经历过冬天的丰城染上一层银白的霜,下一刻好像要下雪。
吃过午饭,季青临在附近的公交站牌等公交,徐行早已打到一辆出租,天冷,他穿得薄,出了饭店直打哆嗦。
出租车里会开空调,季青临站在路边,远远望着那辆出租想,幸好他不会挨冻。
季青临拢紧外套,确保风不会顺着宽大领口灌进来,公交车上人很少,又没有人说话,安静得像自习室,他坐在靠窗的位置,神情木然地看着窗外缓缓驶过的招牌。
到家,摘掉沉重的书包,奶奶坐在两个人走动都转不过来的小房间里,突然想到,当时徐行在这里吃饭会不会觉得很挤。
季青临简单收拾了一下沙发上的衣服和药盒,放到该放的位置,又把垃圾桶和扫把拿出去,他离远一些看,并没有什么不同,他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没有什么变化,于是他又把垃圾桶和扫把放回原位。
奶奶给他织了一件浅灰色的圆领套头毛衣,交错的菱形纹路很有立体感。
“你看看多好看,”奶奶满眼都是对孙子的夸奖,“我就说你适合这个款式,没白费功夫,比你爸小时候还俊。”
季青临套上毛衣在奶奶面前转了一圈,毛衣宽松休闲,他的肩膀宽挺,虽然没有几两肉,却也撑起来了,只是经典老气的颜色让他看起来不像十八岁。
奶奶:“怎么最近不见小徐过来玩?”
季青临倒水的动作一滞,随后眼睛弯起来,目光亲切:“他忙着学习呢,家里管得严,我们平常在手机上联系。”
奶奶对这个孙子哪哪都满意,听他班主任说,季青临在班里人缘挺好的,一下课有不少同学围着,可这三年,也没见他说起哪个朋友过,小徐那孩子是第一个,人长得乖,说话也好听,上次她坐在这里织毛衣,那孩子还默默给她理毛线,喜欢得紧。
“有联系就好,”奶奶松一口气,“我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做,小徐是不是比你低一点儿?胖瘦倒是差不多,我给他也织一件毛衣,你打听打听,他喜欢什么颜色。”
季青临找了个插排,连上线,把小太阳放到她脚边:“不用,奶奶,他不需要。”
老年人身体本就弱,容易生病,大冷大热根本受不了,小太阳加热快,不一会儿就烤暖和了,小太阳的光比电灯泡更亮更昏黄,就这么照在老人枯树叶一样的脸上。
“怎么会不需要?”奶奶坚持要给徐行织一件毛衣,“他们想买还买不到呢,算是奶奶给小孩儿的礼物,这不是马上要过年了。”
奶奶思想执拗,季青临劝不动她就不劝了,他把手放到小太阳的边缘,汲取温度,叮嘱:“我下午去兼职,这个就别关了,要不然天冷,你腿又该疼了。”
“这个太费电了,我暖和一会儿就行了,还没老到那个地步。”奶奶语气强硬。
季青临没法:“你还记得去年,就一个晚上没开电热毯,你直接冻得发烧,住了一个星期医院才缓过来,咱们家不缺这点儿电费。”
奶奶扭过头,鼻子发酸,说不出来话了。
她也不知道上辈子造什么孽了,要连累自己的孙子那么小就要担起家里的责任,别人家的孩子都在玩的时候,他只能闷在餐厅后厨或者超市为每一笔水电开销发愁,更别提还有她的医药费。
她对这个孙子又喜欢又心疼。
如果不是当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家的阿青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没有负担地长大,他会比现在更优秀,可一切都太晚了。
奶奶长长地叹出一口气。
季青临急着去兼职餐厅,去晚了又该扣工资了,昨天错过了一辆公交车,他卡着点儿到,直接扣了一半工钱。
又给奶奶交代几句让她织毛衣的时候开着灯,小太阳不要关,他回来的时候会检查,这才放心地出门。
临走前,奶奶说:“别忘了给我打听打听小徐那孩子喜欢什么颜色。” ↑返回顶部↑
走吧,吃我的鱼香肉丝盖饭。
第34章 笔记本的烙印
天气转凉,明晃晃的太阳没有一点儿热气,施施然地洒在地上,突如其来的凉意让很久没有经历过冬天的丰城染上一层银白的霜,下一刻好像要下雪。
吃过午饭,季青临在附近的公交站牌等公交,徐行早已打到一辆出租,天冷,他穿得薄,出了饭店直打哆嗦。
出租车里会开空调,季青临站在路边,远远望着那辆出租想,幸好他不会挨冻。
季青临拢紧外套,确保风不会顺着宽大领口灌进来,公交车上人很少,又没有人说话,安静得像自习室,他坐在靠窗的位置,神情木然地看着窗外缓缓驶过的招牌。
到家,摘掉沉重的书包,奶奶坐在两个人走动都转不过来的小房间里,突然想到,当时徐行在这里吃饭会不会觉得很挤。
季青临简单收拾了一下沙发上的衣服和药盒,放到该放的位置,又把垃圾桶和扫把拿出去,他离远一些看,并没有什么不同,他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没有什么变化,于是他又把垃圾桶和扫把放回原位。
奶奶给他织了一件浅灰色的圆领套头毛衣,交错的菱形纹路很有立体感。
“你看看多好看,”奶奶满眼都是对孙子的夸奖,“我就说你适合这个款式,没白费功夫,比你爸小时候还俊。”
季青临套上毛衣在奶奶面前转了一圈,毛衣宽松休闲,他的肩膀宽挺,虽然没有几两肉,却也撑起来了,只是经典老气的颜色让他看起来不像十八岁。
奶奶:“怎么最近不见小徐过来玩?”
季青临倒水的动作一滞,随后眼睛弯起来,目光亲切:“他忙着学习呢,家里管得严,我们平常在手机上联系。”
奶奶对这个孙子哪哪都满意,听他班主任说,季青临在班里人缘挺好的,一下课有不少同学围着,可这三年,也没见他说起哪个朋友过,小徐那孩子是第一个,人长得乖,说话也好听,上次她坐在这里织毛衣,那孩子还默默给她理毛线,喜欢得紧。
“有联系就好,”奶奶松一口气,“我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做,小徐是不是比你低一点儿?胖瘦倒是差不多,我给他也织一件毛衣,你打听打听,他喜欢什么颜色。”
季青临找了个插排,连上线,把小太阳放到她脚边:“不用,奶奶,他不需要。”
老年人身体本就弱,容易生病,大冷大热根本受不了,小太阳加热快,不一会儿就烤暖和了,小太阳的光比电灯泡更亮更昏黄,就这么照在老人枯树叶一样的脸上。
“怎么会不需要?”奶奶坚持要给徐行织一件毛衣,“他们想买还买不到呢,算是奶奶给小孩儿的礼物,这不是马上要过年了。”
奶奶思想执拗,季青临劝不动她就不劝了,他把手放到小太阳的边缘,汲取温度,叮嘱:“我下午去兼职,这个就别关了,要不然天冷,你腿又该疼了。”
“这个太费电了,我暖和一会儿就行了,还没老到那个地步。”奶奶语气强硬。
季青临没法:“你还记得去年,就一个晚上没开电热毯,你直接冻得发烧,住了一个星期医院才缓过来,咱们家不缺这点儿电费。”
奶奶扭过头,鼻子发酸,说不出来话了。
她也不知道上辈子造什么孽了,要连累自己的孙子那么小就要担起家里的责任,别人家的孩子都在玩的时候,他只能闷在餐厅后厨或者超市为每一笔水电开销发愁,更别提还有她的医药费。
她对这个孙子又喜欢又心疼。
如果不是当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家的阿青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没有负担地长大,他会比现在更优秀,可一切都太晚了。
奶奶长长地叹出一口气。
季青临急着去兼职餐厅,去晚了又该扣工资了,昨天错过了一辆公交车,他卡着点儿到,直接扣了一半工钱。
又给奶奶交代几句让她织毛衣的时候开着灯,小太阳不要关,他回来的时候会检查,这才放心地出门。
临走前,奶奶说:“别忘了给我打听打听小徐那孩子喜欢什么颜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