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1 / 4)
薛杭抽空回了趟十号楼,王婆婆的遗物也不多,他坐在那张旧沙发上,盯着写在桌上的两行数字,想到什么,打开了王婆婆的手机。
他知道密码,还是他教她设置的。
他从网页里搜到老小孩网站,试着把那两行数字输了进去,显示,登陆成功。
这个网站的用户平均年龄在80岁,连编辑、美术等运营者,都是老人,这里可以说是老年群体的倾诉地,有失独的老人为孩子写回忆录,有长期照顾卧床病人的家属每天定点诉说着自己的苦闷,也有退休的知识分子发表一些诗歌或浅谈。
王婆婆的账号也有十来条文字记载。
只是,她没什么文化,写得东西前言不搭后语,让人看不懂,但是其中有一条,清晰明了,还是分行写的。
【来生想做一棵大树,
一半在土里扎根,
一半在丰里生长。】
风,还写错了。
丁卫看了后,沉默了好一会,说,王姨的孙子名字中就带丰。
他们商量后,决定给王婆婆树葬,选的大树是山顶的一棵黄松,薛杭抱着骨灰盒,亲手把它埋在了树根。
黄松与山下的墓地,遥遥相望。那里葬着她的家人。
思念不过是一程山路,风声穿过群山座座,想见的人,已经相见。
第63章 床下有光
摄影展为期两周,开幕仪式启动后,不断有媒体进行报道,每日参展人数达到上千,有现象级大爆的趋势。
薛杭事先也无法预知展出情况,工作人员只有美院的那两名志愿者,根本接待不过来。
人手不够,薛杭又发挥起薅羊毛的本领,也不知道怎么撺掇的,何珞自发来帮忙,叶空雨最近也常在这儿,万里晴更是套上文化衫,充当起后勤人员,干一些订饭端水倒咖啡的杂活。
他来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监视”叶空雨。
王婆婆离世的事,北彻也知道了,就特意叮嘱他,要注意叶空雨的情绪。
可通过他这两天观察下来,叶空雨实在太正常了。
就比如现在——
有观展的人认出了叶空雨,星星眼得求合影,他也答应了。
一个答应、两个还答应……
光一上午,万里晴给他们拍照都拍了有一百来张。
每一张,叶空雨都微笑。
有时候,太正常,也是不正常。
周一闭馆这天,市新闻台播出了叶空雨和薛杭的双人采访。
主持人问薛杭:为什么选择以烂尾楼为主题?
他回答:想感受社会的阵痛。 ↑返回顶部↑
他知道密码,还是他教她设置的。
他从网页里搜到老小孩网站,试着把那两行数字输了进去,显示,登陆成功。
这个网站的用户平均年龄在80岁,连编辑、美术等运营者,都是老人,这里可以说是老年群体的倾诉地,有失独的老人为孩子写回忆录,有长期照顾卧床病人的家属每天定点诉说着自己的苦闷,也有退休的知识分子发表一些诗歌或浅谈。
王婆婆的账号也有十来条文字记载。
只是,她没什么文化,写得东西前言不搭后语,让人看不懂,但是其中有一条,清晰明了,还是分行写的。
【来生想做一棵大树,
一半在土里扎根,
一半在丰里生长。】
风,还写错了。
丁卫看了后,沉默了好一会,说,王姨的孙子名字中就带丰。
他们商量后,决定给王婆婆树葬,选的大树是山顶的一棵黄松,薛杭抱着骨灰盒,亲手把它埋在了树根。
黄松与山下的墓地,遥遥相望。那里葬着她的家人。
思念不过是一程山路,风声穿过群山座座,想见的人,已经相见。
第63章 床下有光
摄影展为期两周,开幕仪式启动后,不断有媒体进行报道,每日参展人数达到上千,有现象级大爆的趋势。
薛杭事先也无法预知展出情况,工作人员只有美院的那两名志愿者,根本接待不过来。
人手不够,薛杭又发挥起薅羊毛的本领,也不知道怎么撺掇的,何珞自发来帮忙,叶空雨最近也常在这儿,万里晴更是套上文化衫,充当起后勤人员,干一些订饭端水倒咖啡的杂活。
他来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监视”叶空雨。
王婆婆离世的事,北彻也知道了,就特意叮嘱他,要注意叶空雨的情绪。
可通过他这两天观察下来,叶空雨实在太正常了。
就比如现在——
有观展的人认出了叶空雨,星星眼得求合影,他也答应了。
一个答应、两个还答应……
光一上午,万里晴给他们拍照都拍了有一百来张。
每一张,叶空雨都微笑。
有时候,太正常,也是不正常。
周一闭馆这天,市新闻台播出了叶空雨和薛杭的双人采访。
主持人问薛杭:为什么选择以烂尾楼为主题?
他回答:想感受社会的阵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