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果然。
  村支书立刻笑着应了:“咱们村经济作物特别多,到了丰收时节,景象五彩斑斓,拍出来肯定漂亮。
  那就,谢谢了。”
  万里晴悄悄给叶空雨竖拇指。
  行啊。
  不愧是k神。
  很会做公关!
  有了这一出互动,到了室内,村支书就更热情了,从档案柜里取出很厚一本宗谱。
  它主要记录了赵家村的历史沿革与世系繁衍。
  能入宗谱的,都是当时族内响当当的人物。
  且,多是男人。
  很快,万里晴就在宗谱内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名字——
  赵非桐。
  这明显是女人的姓名。
  万里晴有种强烈的预感,那座贞洁坊,与宗谱里这位唯一的女性有关。
  村支书也姓赵。
  他不无遗憾说道:“村子在我爸那辈就搬迁了,听家里老人提过祠堂,我还没见过,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工作,老龄化严重,对家乡的概念越来越淡了,别看村里人大都姓赵,年轻这辈没几个真正了解村史的,就像这村史馆建得再好,也没几个人看。”
  听他这么说,万里晴心里就有底了,估计要想了解赵非桐的生平轶事,只能靠自己了。
  从赵家村离开后,万里晴和叶空雨直奔江城市博物馆,那里有明清的匾额特展,说不定能找到些灵感。
  可是一下午过去,他们一无所获。
  万里晴回到家,就抱着《营造法式》翻看,嘴里嘟嘟囔囔的:“从文辞可以看出,是出自翰林院的,说明那座贞洁坊是御赐……”
  今天周日,秦舒的视频电话在晚上八点准时打来。
  手机被万里晴扔在沙发,又是叶空雨接的,他和秦舒打了声招呼,走到书桌边。
  “妈。”万里晴垂着头,翻了一页书。
  “干嘛呢,这么认真?”
  “查资料。”万里晴叹了口气,“你当初跟我爸是怎么弄到咱家复原图的?”
  正好万韶在边上。
  就接过话茬:“其实不难,每个时代的建筑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息息相关,多去考古同时期的名人录、先贤传,了解那会的民风民俗……”
  名人录?
  万里晴拍拍脑门,他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