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吃过。”
  “啊?”
  “我一般都吃盒饭。”
  万里晴无言以对,叶空雨在专业上的天赋和生活上的愚钝,让他不能够理解,这人到底是怎么长大的?
  “你吃酸甜口还是咸口?”万里晴找出酱料包,拿出黄瓜和西红柿当配菜,想到叶空雨不吃西红柿,又放了回去,冰箱下层还有块卤牛腱,是他奶奶邮寄过来的,扎扎实实两斤肉,还剩这么点让叶空雨沾沾光。
  “你吃什么?”叶空雨挺感兴趣。
  “我吃酸甜。”
  “那我也酸甜。”
  “哦。”万里晴心道,学人精。
  叶空雨挺想帮忙的,万里晴说那你把黄瓜洗了切成丝,等他把面煮好去冰镇,瞟了眼案板,头都大了一圈。
  黄瓜死状惨烈。
  丝不像丝,条不是条,当配菜都可惜了,应该送去奇妙艺术馆被人瞻仰。
  可怕的是,叶空雨还一脸求表扬的神态,万里晴只好言不由衷说:“刀工不错啊。”
  “嗯。”叶空雨还点点头。
  万里晴:“……”人总有些无助的时刻,需要独自消化。
  他们坐在餐厅,面对面吃饭,万里晴问味道怎么样,叶空雨说很好吃,以后还想吃,万里晴心说可拉倒吧,你脸真大,谁天天给你做饭吃。
  饭后,叶空雨去洗碗,万里晴沏一壶清茶,找了部纪录片看,这部片子有些年头了,还是用dv刻的,因此清晰度不怎么高,但也更具浓厚的文化色彩。
  影片讲的是战乱年代古建筑遭遇炮火洗劫,建筑师们历经艰难,对受损的古建进行修缮的故事,没有煽情,叙事手法也不见得多高明,可真实往往最打动人。
  万里晴记不清自己看过多少遍,影片最后有总建筑师的采访,每每看这一段,他都饱含热泪。
  “建筑是地域色彩的象征,你到一个地方旅游,通过屋顶式样,像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去感受当地的文化,是很有意义的,人只活几十年,可一所书院、一座楼阁、一方观星台,它们是永恒的,我没有太大的信仰,就想自个在世的时候尽我所能,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一砖一瓦,让后辈子孙知道,我们国家拥有着怎样悠久的建筑文明史。”
  总建筑师殷时章的身影定格在荧屏,两鬓斑白,精神矍铄。
  他早已故去。这段发言被收录在西大建筑系的教材中,激励着无数心怀建筑梦的莘莘学子。
  叶空雨坐在旁边,见万里晴低头抹眼泪,觉得稀奇:“这么无聊的纪录片你都能看哭?”
  “你不懂。”万里晴红着眼圈,“殷老是位非常纯粹的学者,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古建筑,你拍的那座木塔,就是他带队修复的。”
  叶空雨心想,我怎么不懂了?
  那是我外公。
  万里晴是想趁机和叶空雨聊聊古建的,他憋了一肚子话,没人可以分享,但叶空雨看纪录片的时候,中间几次都睡着了,这让万里晴非常苦闷。
  哎,他安慰自己,追梦的人都是孤独的。
  夜里。
  万里晴被一声哀鸣吵醒,他以为是小九,客厅昏暗,叶空雨躺在沙发,像是遭了梦魇,发出痛苦的呜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