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灯如漆点松花 第116节(2 / 4)
臣医术不精,胡言乱语,恐天子责罚,遂自戕。
成王的反应让卯日大失所望,赋长书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卯日面见慧贵妃后,得知对方现在正在禁足,谢飞光因为护卫不利被成王调走。
赋长书下落不明,卯日向秋公公打听过,但秋公公先是避而不谈,等到卯日被点为祭祀大典的告祭官时,他才缓声道。
“陛下仁德,已经送颖川公子出丰京了。”
“去北方了吗?”
“这咱家就不清楚了,春告祭若是担忧,可以亲自去问陛下。”
卯日只让秋公公将两人的对话说给他听。
“颖川公子说,我曾是颖川人,无功无绩。后来在中州长平将军亲自接见我,并以礼相待。我替陛下与长平平定中州,杀匪寇千余人,你照理应该宽容对待我。如今我护送春卜师平安回京,陛下却不放我回北方,甚至要囚禁我,必然是有人在您面前恶语相加,故意中伤我,我常年累月在外征战,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们,竟然要治我于死地?”
姬野没有置他于死地,甚至松口将人放走。
卯日觉得他不会就这么轻易放人,还想打探一二,张高秋却在门前唤他。卯日只能送走秋公公,引张高秋进门。
回丰京后,姬野没有再开灵山长宫,而是让两人住在城中一处别院。院中陈设照旧,庭中栽种着花树。
张高秋穿着一身轻便的衣物,身上背着行囊。
卯日皱眉:“高秋姐?你要去哪?”
张高秋来和卯日辞行,她原本该抵达丰京后立即出发前往北方,探查疫病的根源,没想到回丰京后被点为灵山十巫之一,杂务缠身,寸步难行。
“你我在寿春的事也不知怎么被疯传开,现在都说我俩福星高照,有天人庇佑才能在那样凶恶的条件下存活三日?”张高秋叹道,“在寿春三日的确实令人心生恐惧,却到不了说书人口中险象环生的景象,也不知道是谁夸大其词,弄得陛下也以为我们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好在这一月并不是全然无用,我将能搜到的医书典籍都送到你那,以尘你先翻阅,”张高秋愁容满面,“也不知道疫病传到哪,总归心慌,我马上就走,不用你送了!”
张高秋只带了几位武氏离开,她前脚刚走,成王接颓不流到丰京的召令便传到了灵山长宫。
卯日惊喜地站起身:“消息属实?不流哥真要来丰京?他的身体受得了长途跋涉吗?”
传信的驿使道:“千真万确!陛下特意嘱咐不流先生慢行,他身子微薄,怕陪侍的人照顾不周,准许先生的学生们同行,走到哪都有人接应。旁人来丰京大约半月,先生这趟至少走上个两三个月。”
颓不流为名门之后,祖上禄位贵盛,家境富厚,但他身患疾病,在家闭门授读。成王元年,颓不流写出算数名篇后,上门拜访的人与日俱增,便在当地开设书院,教习子弟。
但民间有许多百姓家中困难不敢入学,颓不流便周恤资助百姓家中愿意读书的人入书院,一时间当地文风兴盛。
他不忘改当地积弊,教百姓耕作,积累余粮。张高秋在汝南求学时常与他传书,颓不流知晓汝南发生水患,担忧汝南百姓稻田受灾会闹饥荒,派人将余粮送到汝南,赈灾济民,美名传颂。
颓不流比张高秋年长四岁,两人相处融洽。
卯日与高秋姐相处多年,自然能看出她对颓不流的心意,对方要来丰京,他第一时间想要告诉张高秋这个喜讯。但张高秋已经出发,卯日只能派人去追张高秋。
“高秋姐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卯日笑道,赏了传信的驿使,“最近北方不太平,你回去传信的时候记得同不流哥的人说,小心看护我五哥,走得动就走,实在太累就原地休息,不用着急赶路!蜀道难行,但沿途景色宜人,你让他就当做游玩即可。”
他算了算时日,“若是慢悠悠走几个月,最迟年底就能抵达丰京。”
五月时,许嘉兰班师回朝。
丰京街上都在传“不夜侯”仅用五千人击退高柳先锋军的奇闻,现在却没人记得三年前那位“绯衣郎”。
卯日刚从太卜那里回来,轺车在城中遇上了许嘉兰的军队。
许嘉兰高坐在马上,簪缨披甲,目光如龙似虎,见到卯日先是一怔,随后从容不迫转过头。 ↑返回顶部↑
成王的反应让卯日大失所望,赋长书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卯日面见慧贵妃后,得知对方现在正在禁足,谢飞光因为护卫不利被成王调走。
赋长书下落不明,卯日向秋公公打听过,但秋公公先是避而不谈,等到卯日被点为祭祀大典的告祭官时,他才缓声道。
“陛下仁德,已经送颖川公子出丰京了。”
“去北方了吗?”
“这咱家就不清楚了,春告祭若是担忧,可以亲自去问陛下。”
卯日只让秋公公将两人的对话说给他听。
“颖川公子说,我曾是颖川人,无功无绩。后来在中州长平将军亲自接见我,并以礼相待。我替陛下与长平平定中州,杀匪寇千余人,你照理应该宽容对待我。如今我护送春卜师平安回京,陛下却不放我回北方,甚至要囚禁我,必然是有人在您面前恶语相加,故意中伤我,我常年累月在外征战,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们,竟然要治我于死地?”
姬野没有置他于死地,甚至松口将人放走。
卯日觉得他不会就这么轻易放人,还想打探一二,张高秋却在门前唤他。卯日只能送走秋公公,引张高秋进门。
回丰京后,姬野没有再开灵山长宫,而是让两人住在城中一处别院。院中陈设照旧,庭中栽种着花树。
张高秋穿着一身轻便的衣物,身上背着行囊。
卯日皱眉:“高秋姐?你要去哪?”
张高秋来和卯日辞行,她原本该抵达丰京后立即出发前往北方,探查疫病的根源,没想到回丰京后被点为灵山十巫之一,杂务缠身,寸步难行。
“你我在寿春的事也不知怎么被疯传开,现在都说我俩福星高照,有天人庇佑才能在那样凶恶的条件下存活三日?”张高秋叹道,“在寿春三日的确实令人心生恐惧,却到不了说书人口中险象环生的景象,也不知道是谁夸大其词,弄得陛下也以为我们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好在这一月并不是全然无用,我将能搜到的医书典籍都送到你那,以尘你先翻阅,”张高秋愁容满面,“也不知道疫病传到哪,总归心慌,我马上就走,不用你送了!”
张高秋只带了几位武氏离开,她前脚刚走,成王接颓不流到丰京的召令便传到了灵山长宫。
卯日惊喜地站起身:“消息属实?不流哥真要来丰京?他的身体受得了长途跋涉吗?”
传信的驿使道:“千真万确!陛下特意嘱咐不流先生慢行,他身子微薄,怕陪侍的人照顾不周,准许先生的学生们同行,走到哪都有人接应。旁人来丰京大约半月,先生这趟至少走上个两三个月。”
颓不流为名门之后,祖上禄位贵盛,家境富厚,但他身患疾病,在家闭门授读。成王元年,颓不流写出算数名篇后,上门拜访的人与日俱增,便在当地开设书院,教习子弟。
但民间有许多百姓家中困难不敢入学,颓不流便周恤资助百姓家中愿意读书的人入书院,一时间当地文风兴盛。
他不忘改当地积弊,教百姓耕作,积累余粮。张高秋在汝南求学时常与他传书,颓不流知晓汝南发生水患,担忧汝南百姓稻田受灾会闹饥荒,派人将余粮送到汝南,赈灾济民,美名传颂。
颓不流比张高秋年长四岁,两人相处融洽。
卯日与高秋姐相处多年,自然能看出她对颓不流的心意,对方要来丰京,他第一时间想要告诉张高秋这个喜讯。但张高秋已经出发,卯日只能派人去追张高秋。
“高秋姐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卯日笑道,赏了传信的驿使,“最近北方不太平,你回去传信的时候记得同不流哥的人说,小心看护我五哥,走得动就走,实在太累就原地休息,不用着急赶路!蜀道难行,但沿途景色宜人,你让他就当做游玩即可。”
他算了算时日,“若是慢悠悠走几个月,最迟年底就能抵达丰京。”
五月时,许嘉兰班师回朝。
丰京街上都在传“不夜侯”仅用五千人击退高柳先锋军的奇闻,现在却没人记得三年前那位“绯衣郎”。
卯日刚从太卜那里回来,轺车在城中遇上了许嘉兰的军队。
许嘉兰高坐在马上,簪缨披甲,目光如龙似虎,见到卯日先是一怔,随后从容不迫转过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