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就是因为这份倡议书的存在,玛格的巴顿庄园和苏埃伦的蔷薇庄园才有了飞速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这份倡议书的存在,使得那些黑人们跟吃了定心丸一样,安心在这两个庄园工作,而不是一有事情就躲起来,甚至是骚扰别的农场主家家里的女眷。
因此,无论是玛格还是苏埃伦,对这位可敬的老先生都十分感激。玛格向来含蓄,苏埃伦就要直白很多,从来就不吝啬对约翰·威尔克斯的赞美。
见米德大夫提起约翰·威尔克斯,苏埃伦立刻接口道:“是的,威尔克斯先生,他是一位十分热情又好客的邻居,说起来,我的姐姐玛格能够学到这么多的知识,全赖他的慷慨,甚至于,玛格能够走上翻译这条路,也多亏了他的指点。可惜的是,小时候的我实在是太调皮了,根本就坐不住。”
斯卡利特听说,哼了一声。
埃伦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至此,埃伦已经完全放弃。
作为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们互相争斗互相伤害,可以说,埃伦是最不好过的。可是现在,他算是看出来了。在一般情况下,玛格是不会跟斯卡利特计较的。但是,斯卡利特总是若有若无地给玛格添堵、给玛格添麻烦是事实。看今天斯卡利特的表现就知道了,斯卡利特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姐姐,也难怪苏埃伦会一直针对着她。
至于苏埃伦,她对玛格的维护和依赖,还有卡琳的神态,都在告诉苏埃伦,这两个小女儿跟她次女玛格有多么地和谐又跟她们的大姐斯卡利特有多么的不合。
有玛格珠玉在前,斯卡利特就显得十分不像样了。
埃伦忍不住想起了那天玛格跟他说的话:“妈妈,斯卡利特一贯是容不下别的女性的,除了您,只要性别是女的人,在她眼里都是她的敌人。哪怕那个人是她最小的妹妹卡琳。”
倒是梅兰妮,迟疑了半天之后,这才道:“肯尼迪太太,您的庄园真的有五千黑人吗?”
苏埃伦转过头来,见识梅兰妮,立刻点了点头,道:“当然。这还是我来亚特兰大之前的数目呢。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隔几天就有黑人来庄园讨吃食、讨活计,后来是每天都有人来,然后是一天好几个,到我来之前,每天下面都会多出一二十个人呢。听说都是从北面来的。因为琼斯博罗就在铁路边上,他们就沿着铁路一路走过来。有的人因为走得久了,这脚都烂了。看着还真是可怜。”
苏埃伦跟斯卡利特关系不好,偏偏梅兰妮总是为斯卡利特说好话,这样一个女人,按理说,苏埃伦应该很讨厌才对。可是苏埃伦对梅兰妮就是讨厌不起来。更重要的是,梅兰妮是阿什利的妻子,是约翰·威尔克斯的儿媳妇。就是冲着那位老先生,苏埃伦都不可能给梅兰妮脸色看。
在姐姐玛格的影响下,又经历了这一年,知恩图报四个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苏埃伦的心里。
听见苏埃伦这么说,屋子里的太太们,除了斯卡利特,都发出了一声惊叹。
要知道,直到今天,亚特兰大也不过一万人口。巴顿庄园的三千再加上蔷薇庄园的五千,那就是八千人,南方这么多的庄园、这么多的种植场,又有哪个能够容得下这么多人。
就连怀廷太太也说:“这么说来,巴顿庄园和蔷薇庄园是州里数一数二的大庄园喽。”
苏埃伦笑道:“在我嫁给弗兰克之前,弗兰克拥有的土地就比我们县里任何一个人家都多,巴顿庄园也是梅肯数一数二的大庄园。不过,您说得很对。为了容纳那么多的黑人,光买地买口粮,就不知道消耗多少钱呢。玛格原来准备用来酿酒的那个远东来的作物,好多都进了黑人的肚子。还有土豆。为了让他们吃饱肚子,可花费了我们不少力气。好在邻居们帮了我们不少的忙,威尔克斯先生又让州政府卖了很多土地给我们,这才让我们险险地度过了难关。”
听到这个,在座的太太们都不胜唏嘘。
要养活八千人,谈何容易。
不止是梅兰妮,就是其他的几位太太都围着苏埃伦问个不休。至于那些先生们,当然是围着玛格了。
第33章
玛格和苏埃伦为亚特兰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毫无疑问。
在这个人口只有一万人的小城,出现任何一个新人物都是一件大事,更不要说现在是战争时期,而玛格和苏埃伦的巴顿庄园、蔷薇庄园则是南方物资供给链上的两颗耀眼的明珠。
义卖会上,所有的人都在跟姐妹几个点头示意,而玛格和苏埃伦也不时地欠身回礼。优雅又不失谦逊的举动,无疑为她们两个人加了许多分,所有跟他们答礼的太太小姐们私底下都说:“查尔斯·汉密尔顿太太是那样的人,没想到她的两个妹妹居然完全不同。克拉克太太和肯尼迪太太看上去就是萨凡纳、查尔斯顿这样的大城市里面最顶级的人家出来的小姐。她们不愧是奥哈拉太太的女儿。”
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埃伦·奥哈拉的形象深入人心,亚特兰大每一个人都认为,埃伦是个十分出色的太太,哪怕所有的人对斯卡利特的评价都不高,可是这不妨碍他们对埃伦的好感。
没错,亚特兰大的人可不会跟奥哈拉家的邻居塔尔顿太太那样,客气地把斯卡利特称呼为小淘气。虽然梅兰妮十分维护这个嫂子,可是斯卡利特的行为以及查尔斯的遭遇,让亚特兰大人对斯卡利特十分反感。很多人都在背后议论纷纷,认为斯卡利特是个不守妇道的女人。
可以说,斯卡利特虽然很爱她的母亲,可是在亚特兰大,她就是母亲清白名声上的污点。她不但连累了母亲埃伦,还连累了她的三个妹妹。哪怕玛格和苏埃伦为南方提供了很多物资,可是人们对这姐妹俩都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对年幼的卡琳也一样。 ↑返回顶部↑
因此,无论是玛格还是苏埃伦,对这位可敬的老先生都十分感激。玛格向来含蓄,苏埃伦就要直白很多,从来就不吝啬对约翰·威尔克斯的赞美。
见米德大夫提起约翰·威尔克斯,苏埃伦立刻接口道:“是的,威尔克斯先生,他是一位十分热情又好客的邻居,说起来,我的姐姐玛格能够学到这么多的知识,全赖他的慷慨,甚至于,玛格能够走上翻译这条路,也多亏了他的指点。可惜的是,小时候的我实在是太调皮了,根本就坐不住。”
斯卡利特听说,哼了一声。
埃伦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至此,埃伦已经完全放弃。
作为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们互相争斗互相伤害,可以说,埃伦是最不好过的。可是现在,他算是看出来了。在一般情况下,玛格是不会跟斯卡利特计较的。但是,斯卡利特总是若有若无地给玛格添堵、给玛格添麻烦是事实。看今天斯卡利特的表现就知道了,斯卡利特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姐姐,也难怪苏埃伦会一直针对着她。
至于苏埃伦,她对玛格的维护和依赖,还有卡琳的神态,都在告诉苏埃伦,这两个小女儿跟她次女玛格有多么地和谐又跟她们的大姐斯卡利特有多么的不合。
有玛格珠玉在前,斯卡利特就显得十分不像样了。
埃伦忍不住想起了那天玛格跟他说的话:“妈妈,斯卡利特一贯是容不下别的女性的,除了您,只要性别是女的人,在她眼里都是她的敌人。哪怕那个人是她最小的妹妹卡琳。”
倒是梅兰妮,迟疑了半天之后,这才道:“肯尼迪太太,您的庄园真的有五千黑人吗?”
苏埃伦转过头来,见识梅兰妮,立刻点了点头,道:“当然。这还是我来亚特兰大之前的数目呢。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隔几天就有黑人来庄园讨吃食、讨活计,后来是每天都有人来,然后是一天好几个,到我来之前,每天下面都会多出一二十个人呢。听说都是从北面来的。因为琼斯博罗就在铁路边上,他们就沿着铁路一路走过来。有的人因为走得久了,这脚都烂了。看着还真是可怜。”
苏埃伦跟斯卡利特关系不好,偏偏梅兰妮总是为斯卡利特说好话,这样一个女人,按理说,苏埃伦应该很讨厌才对。可是苏埃伦对梅兰妮就是讨厌不起来。更重要的是,梅兰妮是阿什利的妻子,是约翰·威尔克斯的儿媳妇。就是冲着那位老先生,苏埃伦都不可能给梅兰妮脸色看。
在姐姐玛格的影响下,又经历了这一年,知恩图报四个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苏埃伦的心里。
听见苏埃伦这么说,屋子里的太太们,除了斯卡利特,都发出了一声惊叹。
要知道,直到今天,亚特兰大也不过一万人口。巴顿庄园的三千再加上蔷薇庄园的五千,那就是八千人,南方这么多的庄园、这么多的种植场,又有哪个能够容得下这么多人。
就连怀廷太太也说:“这么说来,巴顿庄园和蔷薇庄园是州里数一数二的大庄园喽。”
苏埃伦笑道:“在我嫁给弗兰克之前,弗兰克拥有的土地就比我们县里任何一个人家都多,巴顿庄园也是梅肯数一数二的大庄园。不过,您说得很对。为了容纳那么多的黑人,光买地买口粮,就不知道消耗多少钱呢。玛格原来准备用来酿酒的那个远东来的作物,好多都进了黑人的肚子。还有土豆。为了让他们吃饱肚子,可花费了我们不少力气。好在邻居们帮了我们不少的忙,威尔克斯先生又让州政府卖了很多土地给我们,这才让我们险险地度过了难关。”
听到这个,在座的太太们都不胜唏嘘。
要养活八千人,谈何容易。
不止是梅兰妮,就是其他的几位太太都围着苏埃伦问个不休。至于那些先生们,当然是围着玛格了。
第33章
玛格和苏埃伦为亚特兰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毫无疑问。
在这个人口只有一万人的小城,出现任何一个新人物都是一件大事,更不要说现在是战争时期,而玛格和苏埃伦的巴顿庄园、蔷薇庄园则是南方物资供给链上的两颗耀眼的明珠。
义卖会上,所有的人都在跟姐妹几个点头示意,而玛格和苏埃伦也不时地欠身回礼。优雅又不失谦逊的举动,无疑为她们两个人加了许多分,所有跟他们答礼的太太小姐们私底下都说:“查尔斯·汉密尔顿太太是那样的人,没想到她的两个妹妹居然完全不同。克拉克太太和肯尼迪太太看上去就是萨凡纳、查尔斯顿这样的大城市里面最顶级的人家出来的小姐。她们不愧是奥哈拉太太的女儿。”
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埃伦·奥哈拉的形象深入人心,亚特兰大每一个人都认为,埃伦是个十分出色的太太,哪怕所有的人对斯卡利特的评价都不高,可是这不妨碍他们对埃伦的好感。
没错,亚特兰大的人可不会跟奥哈拉家的邻居塔尔顿太太那样,客气地把斯卡利特称呼为小淘气。虽然梅兰妮十分维护这个嫂子,可是斯卡利特的行为以及查尔斯的遭遇,让亚特兰大人对斯卡利特十分反感。很多人都在背后议论纷纷,认为斯卡利特是个不守妇道的女人。
可以说,斯卡利特虽然很爱她的母亲,可是在亚特兰大,她就是母亲清白名声上的污点。她不但连累了母亲埃伦,还连累了她的三个妹妹。哪怕玛格和苏埃伦为南方提供了很多物资,可是人们对这姐妹俩都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对年幼的卡琳也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