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3)
到家后谢虞立刻拨通了霍清的电话。
电话响了好一会儿才被接通,霍清的声音带着一丝被吵醒的怒意:“喂?”
“霍清....” 谢虞将自己的声音刻意放得低沉、沙哑,充满了疲惫和....认命般的颓然,“是我。”
“这么晚,什么事?” 霍清的语气中的怒意没了,带上了一丝担忧。
“我…我去公园走了走。” 谢虞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坐了很久....想了很多....”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你说得对....我太蠢了....太不自量力了....那张网....我撼动不了....山灵....我也躲不开....”
她停顿了一下,让认错的情绪显得更真实:“我放弃了....真的放弃了....不会再做那些没用的事了....不会再....反抗了....” 最后几个字,她说得极其艰难,带着一种心死的绝望感。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霍清似乎在判断她话语的真伪。谢虞能感觉到那无形的审视感,她屏住呼吸,心脏在胸腔里狂跳。
“想通了就好。” 霍清的声音终于响起,听不出太多情绪。“记住你今晚说的话。安分点,对你我都好。早点休息。” 她最后这句话带着疲惫,似乎也厌倦了这种无休止的警告。
“嗯....知道了。” 谢虞低声应道,迅速挂断了电话。
电话挂断的瞬间,谢虞一直强撑着的身体猛地松懈下来,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但紧接着,一股巨大的、几乎要冲破胸膛的狂喜如同岩浆般喷涌而出!
成功了!
霍清没有质疑!她没有问“哪个公园”?没有问“为什么这么晚”?更没有提夜市!没有提烧烤摊!没有提拼桌!没有提那两个男学生!没有提加微信!
她只提到了“想通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的猜测极有可能是正确的!山灵的“注视”存在盲区!祂更关注的是那些直接指向祂核心秘密的、带有强烈“污染”气息的行为和意图!而对于一个“认命”的共生体,在普通城市环境里进行的一些看似无目的的、日常的、放纵的行为──比如买醉、去夜市吃烧烤、和陌生人聊天、加个微信──这些“噪音”被完美地过滤掉了!或者,根本不在祂的“关注列表”里!
谢虞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大口喘着气,脸上却绽放出一个扭曲的、混合着狂喜和疯狂的笑容。黑暗中,她的眼睛亮得如同鬼火。
bug!她找到了一个致命的bug!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这个bug?如何将这个微小的盲区,扩大成一条足以让她挣脱这永恒诅咒的生路?
第39章 同居实验
发现盲区的狂喜并未持续太久,很快被更深的紧迫感取代。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霍清究竟是怎么得知她在网上搜索到黑傩族的事的?
难不成真像霍清所说那样,是通过山灵?通过山灵的眼睛?
那为什么自己无法像霍清那样感知他人的行为和情绪?是因为自己转化时间短?还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那从未真正熄灭的反抗火种,所以就像一层绝缘体,阻隔了与那不可名状存在的深层连接?
谢虞躺在沙发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臂上缓慢脉动的灰白纹路。她需要更确凿的证据,需要彻底弄清这监视的机制。而突破口,只能是霍清本身。
她开始疯狂地回忆与霍清相处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警告。霍清似乎总是能看破她的情绪,总能知道她那些涉及核心秘密的举动,无论她身处何地。但那些看似无关的日常呢?那些在霍清身边发生的呢?
一个大胆疯狂的计划在她脑中成型。
如果....我在霍清眼皮子底下做呢?
在她面前搜索那些禁忌的关键词?
在她面前,联系那两个烧烤摊的男大学生?
在她面前,表现出对黑傩族秘密的兴趣?
如果山灵的注视是远程的、基于某种“污染”信号的感知,那么在霍清这个“信号源”身边,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因为“噪音”太大或者“距离”太近反而被忽略?或者说,霍清本人,是否就是那“眼睛”的一部分?当她就在现场时,还需要依赖那模糊的感知吗? ↑返回顶部↑
电话响了好一会儿才被接通,霍清的声音带着一丝被吵醒的怒意:“喂?”
“霍清....” 谢虞将自己的声音刻意放得低沉、沙哑,充满了疲惫和....认命般的颓然,“是我。”
“这么晚,什么事?” 霍清的语气中的怒意没了,带上了一丝担忧。
“我…我去公园走了走。” 谢虞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坐了很久....想了很多....”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你说得对....我太蠢了....太不自量力了....那张网....我撼动不了....山灵....我也躲不开....”
她停顿了一下,让认错的情绪显得更真实:“我放弃了....真的放弃了....不会再做那些没用的事了....不会再....反抗了....” 最后几个字,她说得极其艰难,带着一种心死的绝望感。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霍清似乎在判断她话语的真伪。谢虞能感觉到那无形的审视感,她屏住呼吸,心脏在胸腔里狂跳。
“想通了就好。” 霍清的声音终于响起,听不出太多情绪。“记住你今晚说的话。安分点,对你我都好。早点休息。” 她最后这句话带着疲惫,似乎也厌倦了这种无休止的警告。
“嗯....知道了。” 谢虞低声应道,迅速挂断了电话。
电话挂断的瞬间,谢虞一直强撑着的身体猛地松懈下来,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但紧接着,一股巨大的、几乎要冲破胸膛的狂喜如同岩浆般喷涌而出!
成功了!
霍清没有质疑!她没有问“哪个公园”?没有问“为什么这么晚”?更没有提夜市!没有提烧烤摊!没有提拼桌!没有提那两个男学生!没有提加微信!
她只提到了“想通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的猜测极有可能是正确的!山灵的“注视”存在盲区!祂更关注的是那些直接指向祂核心秘密的、带有强烈“污染”气息的行为和意图!而对于一个“认命”的共生体,在普通城市环境里进行的一些看似无目的的、日常的、放纵的行为──比如买醉、去夜市吃烧烤、和陌生人聊天、加个微信──这些“噪音”被完美地过滤掉了!或者,根本不在祂的“关注列表”里!
谢虞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大口喘着气,脸上却绽放出一个扭曲的、混合着狂喜和疯狂的笑容。黑暗中,她的眼睛亮得如同鬼火。
bug!她找到了一个致命的bug!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这个bug?如何将这个微小的盲区,扩大成一条足以让她挣脱这永恒诅咒的生路?
第39章 同居实验
发现盲区的狂喜并未持续太久,很快被更深的紧迫感取代。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霍清究竟是怎么得知她在网上搜索到黑傩族的事的?
难不成真像霍清所说那样,是通过山灵?通过山灵的眼睛?
那为什么自己无法像霍清那样感知他人的行为和情绪?是因为自己转化时间短?还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那从未真正熄灭的反抗火种,所以就像一层绝缘体,阻隔了与那不可名状存在的深层连接?
谢虞躺在沙发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臂上缓慢脉动的灰白纹路。她需要更确凿的证据,需要彻底弄清这监视的机制。而突破口,只能是霍清本身。
她开始疯狂地回忆与霍清相处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警告。霍清似乎总是能看破她的情绪,总能知道她那些涉及核心秘密的举动,无论她身处何地。但那些看似无关的日常呢?那些在霍清身边发生的呢?
一个大胆疯狂的计划在她脑中成型。
如果....我在霍清眼皮子底下做呢?
在她面前搜索那些禁忌的关键词?
在她面前,联系那两个烧烤摊的男大学生?
在她面前,表现出对黑傩族秘密的兴趣?
如果山灵的注视是远程的、基于某种“污染”信号的感知,那么在霍清这个“信号源”身边,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因为“噪音”太大或者“距离”太近反而被忽略?或者说,霍清本人,是否就是那“眼睛”的一部分?当她就在现场时,还需要依赖那模糊的感知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