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10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间房,辛家这么几口人,住下是绰绰有余的。
  院子中间有一棵极大的老树,看树龄得有一百余年,想来当年地动,许是房子倒塌了,这树却活了下来,树荫繁茂,几乎把整个院子罩在其中,虽有些影响采光,但夏日有这么大的遮阴处,定然是不怕热了。
  辛长平瞧了一圈很是心动,可惜囊中羞涩,便说:“多谢山长寻的好房子,这房子确是处处都好,只是学生……”
  杨怀恩听到这便打断了辛长平拒绝的话,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来,塞到辛长平手里大笑道:“喜欢就好,喜欢就好,今日天晚了,就不折腾了,明日你们再搬过来。”
  辛长平茫然的打开手中的文书,看清上面的字后瞪大了眼睛,忙拉着杨怀恩说:“山长,不可!不可!这房契如何成了我的名字?”
  原来杨怀恩塞给辛长平的竟是这处宅子的房契,房契的主人名字赫然就是辛长平自己。
  杨继学知道自家先前那旧宅卖出去托了挚友考上状元的福,以为自己爹给好友租下了宅子,以为那张文书是房子的租赁契书,倒还很高兴日后和挚友住得这般近,日日都可来往。
  听到挚友说宅子的房契是挚友的名字,杨继学都愣住了,他瞪大着眼睛瞧着他爹,渐渐兴奋起来,拉住他爹的袖子追问:“爹,那旧宅到底卖了多少银子?”
  杨怀恩得意的大笑道:“你们猜猜看。”
  杨继学心想原先他爹说想把那宅子卖到一万两,那时候可还不知道挚友能考上状元,堂叔能考上榜眼,于是狮子大开口的说:“难道卖了两万两?”
  谁知杨怀恩还摇头,说:“本来他们是只出两万两的,我便说不知道卖给谁好,干脆请了他们一起来竞价,谁出得多便卖给谁,最后两万六千两成交了。”
  杨继学倒吸一口气,那宅子他爹买下来才不到四千两,这可翻了七倍有余了。
  杨怀恩拍着辛长平的肩膀说:“学洲莫要和我客气,那宅子能卖到这么多银子,都是借着你和子胥的名头,本就该有你们一份,我买下的那宅子一万一千两,这宅子才七千两,说起来还是我占了你的便宜。”
  说完杨怀恩又跟自家堂弟说:“这宅子隔壁有一间格局差不多的,只是面积稍微小了一点,六千五百两买下来的,也落了你的名字,你毕竟已经为官了,应该自立门户,不好继续跟着兄长过日子,明日也搬过来吧。”
  杨怀德自然不会跟堂兄客气,莫说是堂兄借着自己名头卖宅子挣的银钱,便是没这么回事,堂兄就是单给他买个宅子,他也没什么不敢收的,大大方方的就收了下来,说:“谢谢阿兄。”
  辛长平却没有杨怀德这么自然,他还是不想收,虽然他也知道山长当初几次让自己去与看房的买家偶遇,便是打着借自己的状元名头卖房子的主意,但他并不介意,这对他来说又没什么损失。
  当初也多亏了山长留他和褚亮借住,当时他们那个状态,若不是有熟人收留,细心照料,别说考上状元了,那从贡院被抬着出来的人里许是就多了他们两个。
  他记着山长的恩情,认为帮着山长卖宅子便是还恩,所以不认为山长卖宅子得利应该记自己人情。
  辛长平还是坚持不要这宅子,杨怀恩便说:“学洲可是嫌这宅子太小?”
  杨怀德也帮着劝,说:“学洲觉得不该收,那我岂不是也不该收?”
  杨继学更是帮着把房契折好了往辛长平怀里塞,连声说:“学洲快收下吧,你不收下,我都不好意思住我家那大宅子了。”
  说完杨继学还转移话题道:“爹,我也有功劳吧,好歹也是个二甲前三十呢?也分点给我啊,还有谨言,虽然是个三甲,可他也是一府四进士之一呀!”
  杨怀恩听了儿子的话,拍了一下杨继学的脑袋,笑骂道:“咱家那宅子将来不就是你的,你还要分什么!谨言那我自然不会忘,买宅子剩下的那一千五百两,我已经给褚家寄过去了。”
  第156章
  辛长平一言斗不过杨家三张嘴,最后只能和杨怀恩道谢,收下了这张房契。
  杨怀恩抚须而笑,最后一个个的拍着辛长平、杨怀德和杨继学的肩膀勉励道:“今托学洲高中状元、子胥高中榜眼,含璋与谨言也中了进士之福,先前那宅子得以卖出高价,如今咱们在此为邻,你们几人需用心为官,潜心为皇上办事,将来平步青云,许还能令这几个宅子增色贴金……”
  这宅子才买下来,杨怀恩已经想到了下一次的低买高卖,杨继学作为亲子没有顾忌的说:“爹,你去错了地方,应该跟谨言换一换,到滨州去管商贸事务去。”
  杨怀德也叹一句:“若是当年阿兄从商,潍县首富之家怕是轮不到褚家。”
  玩笑归玩笑,用心为官潜心办事倒是说得很在理。
  原本还富裕几天时间用来寻住处安家的,现在用不上了,辛长平和杨怀德便说好明日两家一起从杨家搬出来,安顿好家人之后,辛长平与杨怀德便可提前去衙门领官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