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85节(4 / 4)
拍拍跳动得厉害的胸口,辛月看向辛长平说:“劳烦爹爹写上两份契书出来。”
别看辛长平全程脸色如一,其实他也大为震撼,他做县衙书吏时虽不负责县中账务,但每年也要帮着把全年县衙收税的总额记上折子上报到府城。
潍县全年的商税收入不过两万余两,潍县没有多少大商家,想想其中大部分应该都是褚家缴纳的,按税额推算也知道褚家每年营收得在十几万两以上,利润应该不少,但也没想到褚家能轻轻松松的拿出二十多万两现银来。
辛长平提笔一边写起契书,一边在心里暗自沉思,如今货没出一匹,就收到二十四万两的银票,辛长平想到去年年底还在为了儿子一年五两银子的学费发愁,一时有种如梦似幻的荒唐之感。
娘子的绣铺一个月挣得数百两银子,一年也有上千两的进益,原以为有了蚕种,自家一年也能分得个一、二千两银子,合起来已经算是极富足的人家了。 ↑返回顶部↑
别看辛长平全程脸色如一,其实他也大为震撼,他做县衙书吏时虽不负责县中账务,但每年也要帮着把全年县衙收税的总额记上折子上报到府城。
潍县全年的商税收入不过两万余两,潍县没有多少大商家,想想其中大部分应该都是褚家缴纳的,按税额推算也知道褚家每年营收得在十几万两以上,利润应该不少,但也没想到褚家能轻轻松松的拿出二十多万两现银来。
辛长平提笔一边写起契书,一边在心里暗自沉思,如今货没出一匹,就收到二十四万两的银票,辛长平想到去年年底还在为了儿子一年五两银子的学费发愁,一时有种如梦似幻的荒唐之感。
娘子的绣铺一个月挣得数百两银子,一年也有上千两的进益,原以为有了蚕种,自家一年也能分得个一、二千两银子,合起来已经算是极富足的人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