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4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自考县试起,姜南星见辛盛连着穿了好几身的新袍子,他忍不住开始怀疑好友怎么了?怎么突然转了性子?甚至每日还特意早起梳头冠发?
  辛盛虽一心的想替家里拉生意,却没想过拉客拉到自己好友头上,好友问起,他也不隐瞒,便直说了自己这般的目的,姜南星这才恍然大悟,想起最近听到的闲话,忙问:“那卖防水书袋的锦绣阁便是你家的铺子吧?”
  近日县中学子最关注的事便是县试榜单,头名辛盛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流言,说辛盛能中头名,都是因为那日突然下雨,其余学子都被打湿了书袋受了影响,只有辛盛,因为背着一个防水的书袋,心里安稳才发挥得好取了头名,学子们话传来传去,甚至给那书袋取了个案首书袋的诨名。
  连他们黎山书院的学子,都有不少去那锦绣阁交了定金排队买那案首书袋的。
  姜南星本来觉得那话是无稽之谈,此刻却忍不住联想到一起,问辛盛道:“这流言不会是你家自己放出来的吧?”
  辛盛听了一愣,倒没有人来问到他面前,所以他并不知晓此事,忙连连摆手说:“没有,没有,我家没有往外传过这种话,若是这么干了,何必还要我日日打扮好了在书院乱晃?”
  姜南星一想也是,辛盛以往在书院只会出现在三个地方,教室、藏书楼、食堂。
  可这几日辛盛却时常在书院四处闲逛,连那他往日不爱参与的诗会,都会过去待上片刻。
  姜南星便疑惑的问:“那会是谁这么热心的替你家宣传生意?”
  辛盛疑惑了片刻,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身影,那位叫余知味的学兄,不知为何那么热衷于带人去买书袋,那次被他碰见都是第二次了,以那人的性子,倒是极有可能。
  只是辛家和他非亲非故,辛盛更是那日才第一次见他,着实想不通为何对方比自己宣传得还要卖力,而且他这么努力才不过引得几个同窗来问,对方却引得全县学子都知晓了!
  辛盛忍不住有点嫉妒对方的宣传能力。
  辛盛百思不得其解,便默默的记下此事,准备等下回放假,回去问问娘亲、妹妹,可有什么隐情。
  把这个疑惑暂时放下不提,辛盛装扮好自己,先去食堂吃了一顿寡淡的朝食,接着继续坚持自己的宣传拉客计划,走到书院闲人最多的竹园一边散步一边在心里默默背书。
  不曾想刚在书院的竹园里晃了半圈,便被眼熟的杨家仆人唤住。
  这仆人是常跟在先生杨怀德身后的书童,辛盛见到他便停了脚步,说起来自从县试结束后回到书院,这几日都没见过先生了,辛盛便询问道:“可是先生有何交待?”
  书童躬身行礼后说:“辛公子,我家老爷病了几日,今日刚好些,便说多日未见您,知您县试高中准备好了贺礼也没来得及送,便想请您今日下课后有空去家里一趟。”
  第52章
  “先生病了?”辛盛一听顿时有点着急,连忙追问:“可请了大夫瞧过?”
  书童见状忙说:“只是前些时日受了凉,没甚么大碍,家里常备的有药,吃了几天已经见好了。”
  辛盛这才放下心,便说:“那就好,你帮我回先生,我今日下了课便去。”
  书童听了便递给辛盛一块木牌,说:“老爷让我把这进出的牌子交给您。”
  黎山书院管理严格,学生进了书院无事不得外出,若有事需得禀告先生,取得出入牌才能出书院。
  “多谢。”辛盛接过出入牌,没了继续闲逛的心思,干脆便转道去了教室。
  辛盛每日都起得早,教室里只有一个老妇人在擦拭桌椅,辛盛同她问了声好便在自己的位置上落座。
  这老妇人是杨家的老仆,本来因为年纪大了,杨家已经不让她干活了,每月还按时的发月钱给她养老。
  不过老妇人觉得自己身体还硬朗,远不到不能动的时候,她儿子便是书院的管事,她便跑来书院做点子杂事。
  老妇人姓安,以前是杨怀德家的嬷嬷。
  安嬷嬷最开始是杨怀德娘亲的奶嬷嬷,杨怀德娘亲难产去世后她便专门照看少爷,等杨怀德长大娶妻了,她又负责照看少爷家的小小姐。
  本来她是想把小小姐照看到成人出嫁,不过她已经七十多的高龄了,杨怀德强行要求她回家荣养,只是没料到安嬷嬷实在在家坐不住,自回了家后便郁郁寡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