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3 / 3)
付雨宁就这么一路被他拉着,走出了酒店,走进了琅勃拉邦微凉安静的清晨。
天悄悄亮了,就像付雨宁又悄悄地、不自觉地对姜屿心疼,对姜屿心软。
而姜屿,早就看穿了这点。
付雨宁是他的蝴蝶,而他是付雨宁停歇过的岛屿。
尽管这座岛屿曾经冰雪封冻,甚至还掀起风暴残忍地驱逐过他的蝴蝶。
但时至今日他变了,他迁徙到最温暖的经纬,长出了最丰茂的植被,只为了找回他的蝴蝶。
他要让他的蝴蝶一辈子都只降落在他这片岛屿。
第5章 未送出的戒指
在琅勃拉邦将亮未亮的清晨中,付雨宁和姜屿各怀心事,沉默地走着,未醒的小城静谧,一直到拐过一个大路口,周遭突然热闹了起来。
街边墙角铺上草席,空气里飘出糯米饭的清香,几声庄严深远的钟响后,琅勃拉邦大大小小寺庙里修行的僧侣,纷纷在清晨结伴,穿着橙黄色的僧袍,赤着脚,手持钵盂走上街头,沿路接受信众布施的食物,再还以祝福,人们则通过这样的布施来积累功德与福泽。
这场安静神圣的仪式,每天都会发生在琅勃拉邦的清晨,成为虔诚往复的日常。参与仪式的人,无论僧侣还是普通人,每个人都有所施,亦有所受。
姜屿没有带付雨宁买街边4万基普(老挝货币)一竹篓的糯米饭,坐到墙边直接参与这场布施,而是带着他站到僧侣步行的街道对面。
不出三米的距离,是观察者的视角,是摄影师的视角。
但是姜屿并没有带任何一台相机,两个人就只是这么站着,看着。
只见那些僧侣排着队,在渐渐升起的朝阳里,沉默着行进,像一条蜿蜒流动的橙色小河。
他们面色平静,绝不带任何鼓励的期许,也绝不拒绝任何友好的布施。
遇到第一次参与布施的游客,慌张地从竹篓里掏出糯米饭或饼干,他们还会礼貌地驻足等待片刻。
但若你无所布施,他们便无所求,只是默然地,直直地,从你面前经过。
这种缓慢凝迟的宁静让付雨宁的心也久违地安静下来——
生活如此静美,平凡琐碎皆庄严而伟大。
佛教世界里的施与受,莫名很像付雨宁和姜屿曾经的关系。
付雨宁是手忙脚乱参与布施的游客,姜屿是修不悲不喜、修心无挂碍的僧侣。 ↑返回顶部↑
天悄悄亮了,就像付雨宁又悄悄地、不自觉地对姜屿心疼,对姜屿心软。
而姜屿,早就看穿了这点。
付雨宁是他的蝴蝶,而他是付雨宁停歇过的岛屿。
尽管这座岛屿曾经冰雪封冻,甚至还掀起风暴残忍地驱逐过他的蝴蝶。
但时至今日他变了,他迁徙到最温暖的经纬,长出了最丰茂的植被,只为了找回他的蝴蝶。
他要让他的蝴蝶一辈子都只降落在他这片岛屿。
第5章 未送出的戒指
在琅勃拉邦将亮未亮的清晨中,付雨宁和姜屿各怀心事,沉默地走着,未醒的小城静谧,一直到拐过一个大路口,周遭突然热闹了起来。
街边墙角铺上草席,空气里飘出糯米饭的清香,几声庄严深远的钟响后,琅勃拉邦大大小小寺庙里修行的僧侣,纷纷在清晨结伴,穿着橙黄色的僧袍,赤着脚,手持钵盂走上街头,沿路接受信众布施的食物,再还以祝福,人们则通过这样的布施来积累功德与福泽。
这场安静神圣的仪式,每天都会发生在琅勃拉邦的清晨,成为虔诚往复的日常。参与仪式的人,无论僧侣还是普通人,每个人都有所施,亦有所受。
姜屿没有带付雨宁买街边4万基普(老挝货币)一竹篓的糯米饭,坐到墙边直接参与这场布施,而是带着他站到僧侣步行的街道对面。
不出三米的距离,是观察者的视角,是摄影师的视角。
但是姜屿并没有带任何一台相机,两个人就只是这么站着,看着。
只见那些僧侣排着队,在渐渐升起的朝阳里,沉默着行进,像一条蜿蜒流动的橙色小河。
他们面色平静,绝不带任何鼓励的期许,也绝不拒绝任何友好的布施。
遇到第一次参与布施的游客,慌张地从竹篓里掏出糯米饭或饼干,他们还会礼貌地驻足等待片刻。
但若你无所布施,他们便无所求,只是默然地,直直地,从你面前经过。
这种缓慢凝迟的宁静让付雨宁的心也久违地安静下来——
生活如此静美,平凡琐碎皆庄严而伟大。
佛教世界里的施与受,莫名很像付雨宁和姜屿曾经的关系。
付雨宁是手忙脚乱参与布施的游客,姜屿是修不悲不喜、修心无挂碍的僧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