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1 / 3)
韩渡被他盯得浑身发毛,刚想提醒他收敛一点,就听彭跃冷不防一声大叫,一拍脑袋原地蹦起:“我知道了!水天需,守正待机!这座墓是仿需卦卦象而建!变卦就在这座祭坛和那间墓室里……”
彭跃似乎还要说什么,就在这时,整座墓穴忽然开始震动,震动之剧烈远超刚才的轰鸣,紧接着,在所有人惊恐的眼神里,墓顶就像被抽了一脚的积木,毫无预兆地呼啦啦分离崩散。
第93章 戏梦景和十八年的上元节
亓明帝初见苏临,是在景和十八年的上元节,那年他尚未登基。
他带着一从一仆离开京城,一路游历山水,经过锦安城时,有意拜访正驻守锦安城的永宁侯苏韬。
抵达锦安城那日,恰逢上元佳节,城内灯火通明、人流如织,沿河两岸张灯结彩,半城的老百姓都踏出了家门,流连于灯谜舞戏,本该是京城夜禁的时辰,锦安城却火树银花,一片繁华景象。
“堂兄?”最先发现苏临的并非亓明帝,而是走在他身旁的苏清。
这位定国公府小公子原是他在景山书院的同门,此行在外游历,他谨遵师嘱,将其一并带上。定国公府公子在锦安城的堂兄,不出意外应当就是永宁侯苏韬之子。
铜雀大街上人群熙攘,要找到一个人并不容易,可苏临偏偏就有那样拨云见月的本领,叫人一眼就能在人海里分辨出来。只见一盏绢制八角花鸟灯下围了不少人,苏临也站在灯下,一袭月白锦袍倒映着淡淡的烛光,他正执笔在灯谜下写着什么,身姿迤秀、玉骨卓然,一个侧脸仿佛就写尽了南国春色,让亓明帝想起栽在自家王府里的那株垂柳。
似乎是叫他猜中了灯谜,店家笑着将花鸟灯摘下递给这位贵人。苏临伸手接过,却并未多看,转头就送给了偎在他身侧的一位敷粉小郎君。小郎君喜上眉梢,一手提着花灯,一手扯住苏临的袖子,兴冲冲地离开了花灯铺子。
二人举止亲昵,浑然不在意周遭眼光,也并未发现亓明帝和苏清等人。
“堂兄……堂兄怎能这么不顾惜清誉?”苏清久在京城,与这位堂兄相处不多,此时大为震惊,却也忍不住心头乱跳,拿眼角去偷瞄自己身旁雍容俊美的亓明帝。
亓明帝未置一词,目光从人群中收回,继续沿河赏灯。
本以为只是萍水相逢,可就在一个时辰后,亓明帝再次遇见了苏临。
他耳目极好,听见暗巷里传出的声音后,抬手挥退仆从,独自倚在了墙角。
“呜……”断续的喉音似靡靡钟罄,亓明帝唇角微扬,观赏着映在对面墙上一立一跪的人影。
一盏茶功夫后,站着的那人扶起另一人,取出帕子为对方擦拭口唇。
“听闻夫人在为世子议亲。”见苏临将帕子收回袖中,那位小郎君情之所至,蓦然开口。
“是有此事。”苏临柔声道。
“世子可有看中的人家?”小郎君惴惴不安地试探。
“我好男风在锦安城已是人尽皆知,哪户好人家愿意把姑娘嫁来?”
“那可难说,锦安城里仰慕世子的姑娘能从侯府排到城门口。”
“朝华,你既心悦于我,自然臭的也能觉出香来。”苏临笑道。
“世子您本来就香,哪里都香……”说着说着,朝华小郎君没忍住踮脚索吻。
苏临却后退了半步,温柔着说出狠心的话:“朝华,你也到了该议亲的年龄。我此生不会婚配,而你不同。你是府上独子,令尊对你寄予厚望,当初是我拖你下水,如今你还有回头的机会。”
朝华难以置信:“世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不必再见面了。”苏临道。
在那之后就是些痴缠怨怼的儿女情话,亓明帝听得几乎快打瞌睡。终于等到朝华掩面离开,亓明帝再一抬眼,苏临已经从暗巷出来,神情冷淡地站在了他面前:“非礼勿听,这位公子的圣贤书怕是白读了。”
亓明帝并不意外苏临早就发现自己,也不为自己偷听壁脚的事感到羞愧,两人距离如此之近,他几乎能闻到这位永宁侯世子身上独特的绮香,果真是“哪里都香”。
他注意到苏临身上的衣服已经换了一件,腰间多出一张原始而狰狞的青铜面具。 ↑返回顶部↑
彭跃似乎还要说什么,就在这时,整座墓穴忽然开始震动,震动之剧烈远超刚才的轰鸣,紧接着,在所有人惊恐的眼神里,墓顶就像被抽了一脚的积木,毫无预兆地呼啦啦分离崩散。
第93章 戏梦景和十八年的上元节
亓明帝初见苏临,是在景和十八年的上元节,那年他尚未登基。
他带着一从一仆离开京城,一路游历山水,经过锦安城时,有意拜访正驻守锦安城的永宁侯苏韬。
抵达锦安城那日,恰逢上元佳节,城内灯火通明、人流如织,沿河两岸张灯结彩,半城的老百姓都踏出了家门,流连于灯谜舞戏,本该是京城夜禁的时辰,锦安城却火树银花,一片繁华景象。
“堂兄?”最先发现苏临的并非亓明帝,而是走在他身旁的苏清。
这位定国公府小公子原是他在景山书院的同门,此行在外游历,他谨遵师嘱,将其一并带上。定国公府公子在锦安城的堂兄,不出意外应当就是永宁侯苏韬之子。
铜雀大街上人群熙攘,要找到一个人并不容易,可苏临偏偏就有那样拨云见月的本领,叫人一眼就能在人海里分辨出来。只见一盏绢制八角花鸟灯下围了不少人,苏临也站在灯下,一袭月白锦袍倒映着淡淡的烛光,他正执笔在灯谜下写着什么,身姿迤秀、玉骨卓然,一个侧脸仿佛就写尽了南国春色,让亓明帝想起栽在自家王府里的那株垂柳。
似乎是叫他猜中了灯谜,店家笑着将花鸟灯摘下递给这位贵人。苏临伸手接过,却并未多看,转头就送给了偎在他身侧的一位敷粉小郎君。小郎君喜上眉梢,一手提着花灯,一手扯住苏临的袖子,兴冲冲地离开了花灯铺子。
二人举止亲昵,浑然不在意周遭眼光,也并未发现亓明帝和苏清等人。
“堂兄……堂兄怎能这么不顾惜清誉?”苏清久在京城,与这位堂兄相处不多,此时大为震惊,却也忍不住心头乱跳,拿眼角去偷瞄自己身旁雍容俊美的亓明帝。
亓明帝未置一词,目光从人群中收回,继续沿河赏灯。
本以为只是萍水相逢,可就在一个时辰后,亓明帝再次遇见了苏临。
他耳目极好,听见暗巷里传出的声音后,抬手挥退仆从,独自倚在了墙角。
“呜……”断续的喉音似靡靡钟罄,亓明帝唇角微扬,观赏着映在对面墙上一立一跪的人影。
一盏茶功夫后,站着的那人扶起另一人,取出帕子为对方擦拭口唇。
“听闻夫人在为世子议亲。”见苏临将帕子收回袖中,那位小郎君情之所至,蓦然开口。
“是有此事。”苏临柔声道。
“世子可有看中的人家?”小郎君惴惴不安地试探。
“我好男风在锦安城已是人尽皆知,哪户好人家愿意把姑娘嫁来?”
“那可难说,锦安城里仰慕世子的姑娘能从侯府排到城门口。”
“朝华,你既心悦于我,自然臭的也能觉出香来。”苏临笑道。
“世子您本来就香,哪里都香……”说着说着,朝华小郎君没忍住踮脚索吻。
苏临却后退了半步,温柔着说出狠心的话:“朝华,你也到了该议亲的年龄。我此生不会婚配,而你不同。你是府上独子,令尊对你寄予厚望,当初是我拖你下水,如今你还有回头的机会。”
朝华难以置信:“世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不必再见面了。”苏临道。
在那之后就是些痴缠怨怼的儿女情话,亓明帝听得几乎快打瞌睡。终于等到朝华掩面离开,亓明帝再一抬眼,苏临已经从暗巷出来,神情冷淡地站在了他面前:“非礼勿听,这位公子的圣贤书怕是白读了。”
亓明帝并不意外苏临早就发现自己,也不为自己偷听壁脚的事感到羞愧,两人距离如此之近,他几乎能闻到这位永宁侯世子身上独特的绮香,果真是“哪里都香”。
他注意到苏临身上的衣服已经换了一件,腰间多出一张原始而狰狞的青铜面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