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2 / 3)
萧景和想着。
“你之前说......”萧景和话语微顿,眯起眼睛,“你说上一次福儿来宫里,有小太监看到福儿离开后去了东宫,这事是真的?”
“是真的,虞公子和太子关系似乎很好,是太子殿下亲自把虞公子迎接进去的。”太监斟酌着话,说得小心翼翼,唯恐说错了被四皇子责罚。
听完他说的,萧景和的心情着实不算好,眉眼在烛光的映照下阴森了几分。
皇子之中,也唯有萧珏可以和他比一比,其他皇子的母妃要不位分不显,没有母家势力支撑,要不就像八皇子萧安,虽然贤妃把他当儿子对待,毕竟不是亲生的,可偏偏宫里有太子。
元后嫡出,大周储君,太子萧承玉,像是一座大山,牢牢压在一众皇子头上,遏制着皇子们的野心。
萧景和见到太子的次数其实不多,但每一次,太子浑身散发的气势便将他们压得死死的。
那是被当成大周储君培养,自然而然的傲气和气魄。
年幼的时候,他甚至还偷偷羡慕过太子哥哥,可惜太子对其他皇子一向不亲近。
萧景和也不是个会主动亲近谁的性格,除了虞粥,对其他人他的耐性其实很低。
出乎他意料的是,护在手中的宝藏,总有被发现的一天,宝藏的光晕遮挡不住,哪怕他已经尽力去做了,可依旧没用。
谁会不喜欢福儿呢,他喜欢,萧珏喜欢,其他皇子喜欢,太子,也喜欢......
从虞粥的嘴里第一次听到太子是偶然,第二次可以是巧合,第三次,第四次......
萧景和忍不住嫉妒,他陪在虞粥身边,费尽心思哄虞粥欢心,一切好像都没用,因为他能做的,别人也都能做。
唯一特殊的,他心知肚明的一点,能让虞粥面对那么多人的讨好,却偏偏选择和他和萧珏亲近,无非是因为他们两个是皇子中厉害的。
太子比皇子更厉害,身份更贵重,福儿受不住蛊惑,会不会就这样被萧承玉诱哄,抛弃他。
萧景和对东宫十分关注,特别是在虞粥进宫的时候,但他只能接收消息,没办法制止虞粥。
“盯着东宫那边,但凡福儿去东宫都要及时禀报,太子,呵。”萧景和冷笑。
萧承玉已过弱冠,对于选太子妃的事却推了又推,直到如今,太子的后院依旧是一片清净,连个教导人事的宫女都没有。
因为萧承玉的母亲是逝去的元后,皇后不是他的生母,为了招致不必要的非议,皇后不好为萧承玉直接择选太子妃的人选,决定了是个好的也就算了,万一出了差错,岂不是要被参奏是她这个皇后容不下太子,故意使手段暗害太子。
皇后只好次次询问萧承玉的意见,但没有哪一次萧承玉松了口的,告诉崇明帝后,崇明帝对此事没有多放在心上,只随口和萧承玉说了一句。
种种因素结合到一起,萧承玉作为太子,至今不但没有子嗣,连个女人都没有,别人不知道萧承玉是怎么想的,自己抱有那些心思的萧景和,怎么会猜不到。
翌日。
朝堂之上,迎着整齐站立的大臣官员,宣旨太监宣读了圣旨。
四皇子萧景和,封为秦王。
五皇子萧珏,封为晋王。
六皇子萧濯,宁郡王。
七皇子萧临,平郡王。
八皇子萧安,顺郡王。
崇明帝将成年的皇子们纷纷封王。 ↑返回顶部↑
“你之前说......”萧景和话语微顿,眯起眼睛,“你说上一次福儿来宫里,有小太监看到福儿离开后去了东宫,这事是真的?”
“是真的,虞公子和太子关系似乎很好,是太子殿下亲自把虞公子迎接进去的。”太监斟酌着话,说得小心翼翼,唯恐说错了被四皇子责罚。
听完他说的,萧景和的心情着实不算好,眉眼在烛光的映照下阴森了几分。
皇子之中,也唯有萧珏可以和他比一比,其他皇子的母妃要不位分不显,没有母家势力支撑,要不就像八皇子萧安,虽然贤妃把他当儿子对待,毕竟不是亲生的,可偏偏宫里有太子。
元后嫡出,大周储君,太子萧承玉,像是一座大山,牢牢压在一众皇子头上,遏制着皇子们的野心。
萧景和见到太子的次数其实不多,但每一次,太子浑身散发的气势便将他们压得死死的。
那是被当成大周储君培养,自然而然的傲气和气魄。
年幼的时候,他甚至还偷偷羡慕过太子哥哥,可惜太子对其他皇子一向不亲近。
萧景和也不是个会主动亲近谁的性格,除了虞粥,对其他人他的耐性其实很低。
出乎他意料的是,护在手中的宝藏,总有被发现的一天,宝藏的光晕遮挡不住,哪怕他已经尽力去做了,可依旧没用。
谁会不喜欢福儿呢,他喜欢,萧珏喜欢,其他皇子喜欢,太子,也喜欢......
从虞粥的嘴里第一次听到太子是偶然,第二次可以是巧合,第三次,第四次......
萧景和忍不住嫉妒,他陪在虞粥身边,费尽心思哄虞粥欢心,一切好像都没用,因为他能做的,别人也都能做。
唯一特殊的,他心知肚明的一点,能让虞粥面对那么多人的讨好,却偏偏选择和他和萧珏亲近,无非是因为他们两个是皇子中厉害的。
太子比皇子更厉害,身份更贵重,福儿受不住蛊惑,会不会就这样被萧承玉诱哄,抛弃他。
萧景和对东宫十分关注,特别是在虞粥进宫的时候,但他只能接收消息,没办法制止虞粥。
“盯着东宫那边,但凡福儿去东宫都要及时禀报,太子,呵。”萧景和冷笑。
萧承玉已过弱冠,对于选太子妃的事却推了又推,直到如今,太子的后院依旧是一片清净,连个教导人事的宫女都没有。
因为萧承玉的母亲是逝去的元后,皇后不是他的生母,为了招致不必要的非议,皇后不好为萧承玉直接择选太子妃的人选,决定了是个好的也就算了,万一出了差错,岂不是要被参奏是她这个皇后容不下太子,故意使手段暗害太子。
皇后只好次次询问萧承玉的意见,但没有哪一次萧承玉松了口的,告诉崇明帝后,崇明帝对此事没有多放在心上,只随口和萧承玉说了一句。
种种因素结合到一起,萧承玉作为太子,至今不但没有子嗣,连个女人都没有,别人不知道萧承玉是怎么想的,自己抱有那些心思的萧景和,怎么会猜不到。
翌日。
朝堂之上,迎着整齐站立的大臣官员,宣旨太监宣读了圣旨。
四皇子萧景和,封为秦王。
五皇子萧珏,封为晋王。
六皇子萧濯,宁郡王。
七皇子萧临,平郡王。
八皇子萧安,顺郡王。
崇明帝将成年的皇子们纷纷封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