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探花是第三名,不就是考了个第三名,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平时,纨绔子弟的聚会,中心人物毫无疑问是虞粥,皇子伴读,皇帝厚爱,京城中就没有哪个纨绔能像是虞粥这样,肆无忌惮进出皇宫,把皇宫当后花园。
  皇子们在虞粥面前,也是讨好的多,宠着他哄着他,从来没有给他气受过。
  更别说,最近朝堂有了苗头,崇明帝要给长乐郡主唯一的儿子封一个郡王。
  封个郡王,其实不是特别大的事,关键是皇室宗亲那边的压力。
  长乐郡主并不是真的出身皇室,没有皇家血脉,她的儿子又没有功绩在身,成天逗猫遛狗,无所事事,凭什么封郡王。
  其中几位郡王爷闹得最凶,他们从上一辈手里继承郡王之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披荆斩棘,经过无数明争暗斗、腥风血雨,赫然是小型夺嫡场面,而如今一个黄口小儿,居然能直接封为郡王,凭什么?
  一些曾经崇明帝当皇子时还在的宗亲和官员,听说过崇明帝和长乐郡主曾经的往事,他们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女人而已,陛下的一段风流往事而已,如今陛下膝下那么多位皇子,后宫充盈。
  可当这个女人坐稳皇帝白月光的位子,连郡王之位都要封给她的儿子,他们坐不住了,劝谏的折子一封接着一封,语气委婉,言辞不激烈,但字里行间都是于礼不和,想让帝王以国家大事为重。
  封个朕喜爱的小郡王,与国家大事何干?
  这是崇明帝给出的答案。
  崇明帝不是会被朝堂和宗亲掣肘的帝王。
  自他登基,用最快的速度掌握了权力,将兵权握在手中,所以,在崇明帝坚定,将一封封折子驳了回去,当堂训斥了几位闹得最凶的出头草,朝堂安静了,只剩下他的声音。
  虞粥要封郡王的风声从朝堂传出,他更是风头无两,讨好他的人不计其数。
  所以,自然而然,纨绔子弟的桌上,也提到了这个。
  趁着是单独包厢,四下无人,他们又是自小相识,关系很近,用了小郡王的称呼来称呼虞粥,一声声,调侃热切,包厢里热闹一片。
  虞粥被喊得美滋滋的,比起大官,还是小郡王适合他,他都听爹说了,大官做错了事,官位会直接没有,严重点,还会全家都流放。
  小郡王就不一样了,不是小郡王做错事不用受惩罚,而是,大官要处理好多事,当了小郡王的他,选择不做事,不做事,便不会做错事,只需要享受。
  他不由看了眼林明川,林明川就是这样,天天读书,做那么多的功课,把脑袋都读得呆了,到头来,考中探花,只能去翰林院,当个才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平时也不能打人板子,不能作威作福,只能在翰林院里负责文献编修,文献编修这项职能经过虞粥的理解,就变成了——看书整理书编撰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