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2)
曲簌躺在榻上,看着出去立刻又进来的肖政打趣儿道:“怎么不亲自抱着闺女出去玩?”
肖政脱掉鞋上榻,挨着曲簌躺下,“朕身体不是铁打的,让朕躺一躺。”
曲簌恢复正色,担忧的问道:“真的要与东夏开战了吗?”安逸太久了,曲簌都快忘了定安和东夏的矛盾了。
“嗯,与东夏的战争迟早会打的,与朕预想的没晚多久,从今年四月起,定安与东夏的边境就矛盾不断,定安三年前断了与东夏的商路,定安地大物博,没什么影响,东夏与曾经的西夏国内情况差不多,缺粮食、布匹、药材等,长期以往下去,不用打仗,东夏国力自然会消退,东夏等不及了。”
“东夏国虽兵马强壮,但综合实力与定安有一定差距,皇上放心,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一定是定安,只是战争意味着伤亡,一场大战后,又会是多少残缺的家庭。”曲簌感慨道。
肖政轻抚着曲簌还未有起伏的肚子,“小七,这场战,我们不打,以后我们的儿子孙子就会打,再说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边关百姓受外敌侵扰,东夏是定安周边最强的国家,只要胜利了,至少能保定安百年安宁,朕想把一个河清海晏的定安交到我们儿孙手上。”
“皇上,如果开战,还是镇国公世子当先锋吗?”
“当然,战争一旦发生,朕打算封定国公世子平远将军为主将,定国公府二公子和武郡王世子为副将,共同抵御外敌。”肖政毫不避讳的与曲簌谈论起朝堂上的事。
“皇上一切都安排好了,也可暂时放松一下,担忧过度身子受不住。”
“如今的定安不是先帝时期的定安,单是一个东夏,不足为惧,但据定安在东夏的探子传递回来的消息,东夏已经暗地里与北漠结盟,北漠虽次于东夏,但同样不可小觑,两国结盟,定安就算是胜利了,也会国力衰退好几年,如果输了……”
“皇上放心,我们不会输的,我们也不能输。”
肖政紧紧搂着曲簌,“对,小七说得对,我们不会输,也不能输。”
从肖政的语气中,曲簌知道这次是场恶战,“皇上,必要时候,你还会御驾亲征吗?”
肖政身形明显一顿,过了好一会儿才答道:“会,战争到某个时候,拼的不止是实力,还有将士们的士气,放心,朕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会保护好自己的。”
曲簌没问‘我生产时皇上会不会’在一类的话,肖政疼她归疼她,但肖政有他的理想抱负,她不能成为拖肖政后腿的存在,况且,定安都成了战败国了,她和孩子作为定安的子民,可想而知会面对怎样的结局。
“如果皇上真的去了,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小九儿还小,肚子里的孩子更小,皇上说过给大公主和小九儿建的公主府还没建,皇子中也没有能担事的,皇上一定要平平安安回来才是。”
话题突然沉重,肖政感觉到曲簌心情低落了些许,安慰道:“战争还未正式开始,小七好好养胎,一切有朕。”
“皇上不用一个人担着,我也能帮皇上,皇上,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小舅舅快回来了,我让小舅舅寻找的新粮食小舅舅找到了,新粮食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亦能栽种,新粮食的食用口味更佳,而且红薯和新粮食可以同时种植,节约了土地,粮食的产量也能上来。”
原本曲簌打算等小舅舅回来再说的,但看肖政情绪不是很好,先说了,让肖政高兴高兴,心情好了,一些事情解决起来更快。
第208章 小舅母
曲簌话音刚落,肖政惊喜的坐直身子,“小七,你说的是真的?”红薯给他的惊喜够大了,有一样他就很满足,现在小七告诉他还有新的粮食,甚至能与红薯相提并论,他怎能不震撼。
“钱书林何时回来?”肖政恨不得钱书林立刻出现在宁州城。
“最快一个月左右,慢的话年底,皇上别急,就算小舅舅现在到了,今年也是无法种了。”
“朕盼望钱书林早些回来不止粮食的事,朕希望钱书林随着武郡王世子一起去往边关与林平夏汇合,钱书林是可用之才,打仗时能起大作用。” ↑返回顶部↑
肖政脱掉鞋上榻,挨着曲簌躺下,“朕身体不是铁打的,让朕躺一躺。”
曲簌恢复正色,担忧的问道:“真的要与东夏开战了吗?”安逸太久了,曲簌都快忘了定安和东夏的矛盾了。
“嗯,与东夏的战争迟早会打的,与朕预想的没晚多久,从今年四月起,定安与东夏的边境就矛盾不断,定安三年前断了与东夏的商路,定安地大物博,没什么影响,东夏与曾经的西夏国内情况差不多,缺粮食、布匹、药材等,长期以往下去,不用打仗,东夏国力自然会消退,东夏等不及了。”
“东夏国虽兵马强壮,但综合实力与定安有一定差距,皇上放心,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一定是定安,只是战争意味着伤亡,一场大战后,又会是多少残缺的家庭。”曲簌感慨道。
肖政轻抚着曲簌还未有起伏的肚子,“小七,这场战,我们不打,以后我们的儿子孙子就会打,再说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边关百姓受外敌侵扰,东夏是定安周边最强的国家,只要胜利了,至少能保定安百年安宁,朕想把一个河清海晏的定安交到我们儿孙手上。”
“皇上,如果开战,还是镇国公世子当先锋吗?”
“当然,战争一旦发生,朕打算封定国公世子平远将军为主将,定国公府二公子和武郡王世子为副将,共同抵御外敌。”肖政毫不避讳的与曲簌谈论起朝堂上的事。
“皇上一切都安排好了,也可暂时放松一下,担忧过度身子受不住。”
“如今的定安不是先帝时期的定安,单是一个东夏,不足为惧,但据定安在东夏的探子传递回来的消息,东夏已经暗地里与北漠结盟,北漠虽次于东夏,但同样不可小觑,两国结盟,定安就算是胜利了,也会国力衰退好几年,如果输了……”
“皇上放心,我们不会输的,我们也不能输。”
肖政紧紧搂着曲簌,“对,小七说得对,我们不会输,也不能输。”
从肖政的语气中,曲簌知道这次是场恶战,“皇上,必要时候,你还会御驾亲征吗?”
肖政身形明显一顿,过了好一会儿才答道:“会,战争到某个时候,拼的不止是实力,还有将士们的士气,放心,朕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会保护好自己的。”
曲簌没问‘我生产时皇上会不会’在一类的话,肖政疼她归疼她,但肖政有他的理想抱负,她不能成为拖肖政后腿的存在,况且,定安都成了战败国了,她和孩子作为定安的子民,可想而知会面对怎样的结局。
“如果皇上真的去了,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小九儿还小,肚子里的孩子更小,皇上说过给大公主和小九儿建的公主府还没建,皇子中也没有能担事的,皇上一定要平平安安回来才是。”
话题突然沉重,肖政感觉到曲簌心情低落了些许,安慰道:“战争还未正式开始,小七好好养胎,一切有朕。”
“皇上不用一个人担着,我也能帮皇上,皇上,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小舅舅快回来了,我让小舅舅寻找的新粮食小舅舅找到了,新粮食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亦能栽种,新粮食的食用口味更佳,而且红薯和新粮食可以同时种植,节约了土地,粮食的产量也能上来。”
原本曲簌打算等小舅舅回来再说的,但看肖政情绪不是很好,先说了,让肖政高兴高兴,心情好了,一些事情解决起来更快。
第208章 小舅母
曲簌话音刚落,肖政惊喜的坐直身子,“小七,你说的是真的?”红薯给他的惊喜够大了,有一样他就很满足,现在小七告诉他还有新的粮食,甚至能与红薯相提并论,他怎能不震撼。
“钱书林何时回来?”肖政恨不得钱书林立刻出现在宁州城。
“最快一个月左右,慢的话年底,皇上别急,就算小舅舅现在到了,今年也是无法种了。”
“朕盼望钱书林早些回来不止粮食的事,朕希望钱书林随着武郡王世子一起去往边关与林平夏汇合,钱书林是可用之才,打仗时能起大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