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前还能说那杨家是前朝余孽,如今,杨家人得了敕封,杨玄昭则成了正儿八经的国公。
  皇帝一开始想借他的策论破一片天地,如今情势有变,连皇帝本人都妥协了,哪还有力量去支持他呢?
  江祈安笑了,自此以后,他身后再无一方势力,成了弃子。
  所以老师才在信的最后一句嘱咐道,“安置好家小。”
  第197章 尊严扫地那晚以后,千禧和梁玉香……
  那晚以后,千禧和梁玉香都病了,连武长安也告了好几日的假。
  江祈安没有告假的机会,不少后续事宜还需要他处理。
  杨玄刀伤的不重,穆如光怕江祈安心里不服气,特意派了人在行馆外守着。
  在江祈安收到老师信后的第三日,皇帝的圣旨到了,还有前朝护国公的夫人潘雪聆也一起来了岚县,车马仪仗派头极大,在岚县便宣读了圣旨,正式册封杨玄昭为安国公。
  安国公,难道寓意安定守序,安分守己?
  那一日,江祈安败得彻底。
  不管皇帝再怎么不待见青州那一伙人,但此时人家公爵身份,江祈安也不得不低头。
  潘雪聆特意宴请江祈安,他虽不乐意去,却是有穆如光做中,不得不去。
  两人的酒桌上,潘雪聆笑着问江祈安,“听说江县令不让卖地?哎哟,我说这是何必呢,玄昭也不过想请那姑娘上船做客,结果闹了出误会,还把人给弄伤了,未免小题大做。”
  江祈安不答。
  潘雪聆轻嗤一声,“现在刚谈和,咱们也算归顺朝廷,陛下说你是个能臣干吏,我觉着也是,但你毕竟年轻,很多时候,人不是光有本事就能走下去。”
  “世间利益维系,江大人的本事,完全可以走得更远。”
  江祈安不是不懂,他能在菱州讨好潘梧,结交黎可乌这样的存在,却不能在此时向青州势力低头。
  商贾只是图利的,他收了商贾的钱,可以用利益回馈,但青州势力要的绝不只有利益,他们还要经济贸易往来中的霸主地位,要结党,要营私,要复国,要所有的钱都只往他们口袋里去,不计长远,让敌人疲弱才是他们想要的。
  皇帝哪怕是妥协,也只是暂时妥协,等有朝一日积蓄力量,该清算还是得清算。
  老师的信里,没有说明他该何去何从,他们期盼自己能扛上一扛,又觉无济于事,便故意不说明的。
  最终或是觉得放任不管也是个选择,那样一来,决定权就落在他手里。
  他如今失去了庇护,更左右不了天下大势,可以选择与青州人一道,同流合污,只做一个闲散的县令,青州人甚至会出钱资他,有朝一日,在青州资金加持下,岚县或许会成为一个富有的小城,虽远不及青州,却也能博得美名。
  那样,他会很轻松吧。
  也是一口气的事。
  放弃了就放弃了,至少他不必为此殚精竭虑,将自己搞成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也不用害千禧她们生活在危险之中,整日担惊受怕。
  挺好的。
  他道,“夫人要什么?”
  “我要的不多,解了马儿洲土地禁止买卖的禁令,莲花村的土地包括所有山地,良河绵江的所有码头渡口,岚县八条大道,三大官家织坊和印坊,涟湖的捕捞权,以后也别搞什么禁止买卖鬼扯禁令,有买有卖老百姓才能有钱赚,你说是么,江大人?”
  江祈安硬是给听笑了,“夫人说的是人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