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4 / 4)
冯清岁眨了眨眼:“自然有事,我一不认识这位夫人,二没和庆国公府打过交道,贸然上门还不知要惹下什么祸事,须得向您打听清楚才行。”
戚氏夸道:“去这些人家府里确实要小心一些。”
随后便大致说了下崔氏的事迹。
“她是庆国公老夫人的嫡次女,千娇万宠长大的,准备议亲之时,去白云寺参加佛诞节,被人挤下放生池,差点溺水身亡。”
“一个太常寺典簿将她救起,众目睽睽之下,两人有了肌肤之亲,庆国公府只好将她嫁给那个典簿。”
“那典簿便是如今的户部尚书谭青舟。”
“两人婚后多年不育,谭青舟的寡嫂有两个儿子,便过继了一个,让她养在膝下,如今这孩子应该也及冠了,尚未婚配。”
冯清岁挑眉:“谭尚书是寒门出身吧?”
戚氏点头:“他是离州人,据说自幼家贫,靠族人周济才考上进士,因二甲名次不高,又没有家世背景,所以被分到了太常寺这种冷衙门。”
第114章 投毒
冷衙门事多钱少,晋升缓慢,十年都未必升一级。
庆国公当然不舍得女儿跟着个穷典簿吃苦,嫁女不久就请托有司,将女婿调到了户部。
此后十几年,谭青舟一步步从正六品的主事晋升为正二品的尚书,晋升速度称不上快,但每一步都很稳。
将当年殿试排在他前面的一甲二甲进士,远远甩在后头。
可以说是那些曾对姐夫说“有个好岳父能少奋斗三十年”的人最想效仿的对象。
但对崔氏而言,命运未免太过不公。
金尊玉贵长大,却被迫嫁给寒门进士,丈夫步步高升,她却连个子嗣都没有,要替他抚养从寡嫂那过继来的孩子。
寡嫂若远在天边也就罢了,还就带着小儿子住在隔壁。
生母整日在眼前晃悠,嗣子便是由她亲手拉扯大,也未必和她一条心。
不过冯清岁并未在崔氏脸上看到愁绪,许是她心中自有一番天地,并不觉天道不公,也不以此为苦。
只有她咸吃萝卜淡操心。
下午她带着五花,驾着驴车,随崔氏去了庆国公府。
庆国公老夫人屋里的丫鬟抱歉道:“老夫人午休未起,烦请二位在外间稍等,先喝盏茶。” ↑返回顶部↑
戚氏夸道:“去这些人家府里确实要小心一些。”
随后便大致说了下崔氏的事迹。
“她是庆国公老夫人的嫡次女,千娇万宠长大的,准备议亲之时,去白云寺参加佛诞节,被人挤下放生池,差点溺水身亡。”
“一个太常寺典簿将她救起,众目睽睽之下,两人有了肌肤之亲,庆国公府只好将她嫁给那个典簿。”
“那典簿便是如今的户部尚书谭青舟。”
“两人婚后多年不育,谭青舟的寡嫂有两个儿子,便过继了一个,让她养在膝下,如今这孩子应该也及冠了,尚未婚配。”
冯清岁挑眉:“谭尚书是寒门出身吧?”
戚氏点头:“他是离州人,据说自幼家贫,靠族人周济才考上进士,因二甲名次不高,又没有家世背景,所以被分到了太常寺这种冷衙门。”
第114章 投毒
冷衙门事多钱少,晋升缓慢,十年都未必升一级。
庆国公当然不舍得女儿跟着个穷典簿吃苦,嫁女不久就请托有司,将女婿调到了户部。
此后十几年,谭青舟一步步从正六品的主事晋升为正二品的尚书,晋升速度称不上快,但每一步都很稳。
将当年殿试排在他前面的一甲二甲进士,远远甩在后头。
可以说是那些曾对姐夫说“有个好岳父能少奋斗三十年”的人最想效仿的对象。
但对崔氏而言,命运未免太过不公。
金尊玉贵长大,却被迫嫁给寒门进士,丈夫步步高升,她却连个子嗣都没有,要替他抚养从寡嫂那过继来的孩子。
寡嫂若远在天边也就罢了,还就带着小儿子住在隔壁。
生母整日在眼前晃悠,嗣子便是由她亲手拉扯大,也未必和她一条心。
不过冯清岁并未在崔氏脸上看到愁绪,许是她心中自有一番天地,并不觉天道不公,也不以此为苦。
只有她咸吃萝卜淡操心。
下午她带着五花,驾着驴车,随崔氏去了庆国公府。
庆国公老夫人屋里的丫鬟抱歉道:“老夫人午休未起,烦请二位在外间稍等,先喝盏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