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3)
叶青云无奈地偏头,看向窗边:“戴先生,一天服用两次。”
戴林暄拿起药看了看:“只需要吃这一种?”
叶青云说得比较含蓄:“治疗初期先只吃这个,后面再看情况调整用药。”
赖栗并没有完全展露他的病情,例如昨天大概率不是第一次带有攻击性的发病,然而他却在有意地隐瞒。
戴林暄明说会每天盯着赖栗吃药,并追问了一些细节,叶青云一一解答。
按理说,精神分裂患者通常都会有一点被害妄想,不容易接受这种被拘束的感觉——
赖栗却欣然接受,甘之如饴。
他问:“我哥呢?”
叶青云说:“戴先生先以心理治疗为主,暂时不考虑药物……”
“心理治疗就是说说话?”赖栗嗤了声,“那不如让我来。”
叶青云:“……”
很多人会觉得看心理医生没用,因为国内主流就是尽量不建议、不引导,可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么做没有用。
改善困境、调节情绪的办法都摆在明面上,大多数来访者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心理医生起初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聆听——聆听并不加以道德评判本身就是一个很奢侈的能力。
大多数人都很难对着身边人完全敞开内心,剖白七情六欲,展露光明阴暗两面……而面对咨询者的时候,来访者往往不会有这么多顾忌。
等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信任度变高,心理医生再因材施教,帮助分析问题,并在一些不是很严肃的生活选择上给出建议,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本质上,心理治疗还是一个来访者自我重塑的过程,和药物治疗截然相反,最重要的是个人意志。
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戴林暄不可能对赖栗完全剖白内心,无论赖栗专不专业,他都承担不了这份责任。
当然,戴林暄也不可能对她坦诚,能让戴林暄瞒着赖栗的事情一定很严重,不可能随便向外人倾诉,哪怕是心理医生。
不过对于戴林暄的情况,叶青云目前持乐观态度。
尽管量表的答卷真假难辨,但基于这段时间的沟通交流,她还是有一点初步的个人判断。
首先,戴林暄的心脑电波检查除“心律不齐”外没有明显异常,虽然这只能作为诊断参考,而不是诊断标准,可至少给戴林暄的“没病”增添了一些可信度。
戴林暄本身是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不会放任自己沉溺在负面情绪里,会尝试用实际行动改变现实里困住自己的东西。
他自毁的行动也是附着在其它事情上,并没有出现毫无理由的自残。
这样的患者,往往用不到他人的开导,自己就会主动去解开困境,而心理医生能做的也不过如此。
很多心理疾病患者无法痊愈的根本原因是动力不足,而戴林暄有足够的动力——生病且极度依恋自己的弟弟。
某种程度上,赖栗这步棋还走得挺对。
相较之下,还是赖栗自己更麻烦,毕竟是实打实的精神疾病,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叶青云笑着说:“亲人确实能给到患者更好的心理支撑,我只能从专业的角度给一些引导。” ↑返回顶部↑
戴林暄拿起药看了看:“只需要吃这一种?”
叶青云说得比较含蓄:“治疗初期先只吃这个,后面再看情况调整用药。”
赖栗并没有完全展露他的病情,例如昨天大概率不是第一次带有攻击性的发病,然而他却在有意地隐瞒。
戴林暄明说会每天盯着赖栗吃药,并追问了一些细节,叶青云一一解答。
按理说,精神分裂患者通常都会有一点被害妄想,不容易接受这种被拘束的感觉——
赖栗却欣然接受,甘之如饴。
他问:“我哥呢?”
叶青云说:“戴先生先以心理治疗为主,暂时不考虑药物……”
“心理治疗就是说说话?”赖栗嗤了声,“那不如让我来。”
叶青云:“……”
很多人会觉得看心理医生没用,因为国内主流就是尽量不建议、不引导,可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么做没有用。
改善困境、调节情绪的办法都摆在明面上,大多数来访者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心理医生起初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聆听——聆听并不加以道德评判本身就是一个很奢侈的能力。
大多数人都很难对着身边人完全敞开内心,剖白七情六欲,展露光明阴暗两面……而面对咨询者的时候,来访者往往不会有这么多顾忌。
等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信任度变高,心理医生再因材施教,帮助分析问题,并在一些不是很严肃的生活选择上给出建议,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本质上,心理治疗还是一个来访者自我重塑的过程,和药物治疗截然相反,最重要的是个人意志。
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戴林暄不可能对赖栗完全剖白内心,无论赖栗专不专业,他都承担不了这份责任。
当然,戴林暄也不可能对她坦诚,能让戴林暄瞒着赖栗的事情一定很严重,不可能随便向外人倾诉,哪怕是心理医生。
不过对于戴林暄的情况,叶青云目前持乐观态度。
尽管量表的答卷真假难辨,但基于这段时间的沟通交流,她还是有一点初步的个人判断。
首先,戴林暄的心脑电波检查除“心律不齐”外没有明显异常,虽然这只能作为诊断参考,而不是诊断标准,可至少给戴林暄的“没病”增添了一些可信度。
戴林暄本身是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不会放任自己沉溺在负面情绪里,会尝试用实际行动改变现实里困住自己的东西。
他自毁的行动也是附着在其它事情上,并没有出现毫无理由的自残。
这样的患者,往往用不到他人的开导,自己就会主动去解开困境,而心理医生能做的也不过如此。
很多心理疾病患者无法痊愈的根本原因是动力不足,而戴林暄有足够的动力——生病且极度依恋自己的弟弟。
某种程度上,赖栗这步棋还走得挺对。
相较之下,还是赖栗自己更麻烦,毕竟是实打实的精神疾病,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叶青云笑着说:“亲人确实能给到患者更好的心理支撑,我只能从专业的角度给一些引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