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什……什么?”底下的官员们对视一眼,俱是面色发白,勉强维持着面上的笑容。
  “各位不必和本王装糊涂。昨夜,有位诸位大人的同僚行刺本王,被本王拘捕后,受了酷刑,便向本王坦白了罪行,将各位大人供了出来。”
  “此乃他的认罪书。”
  杨惜一手支颐,另一只手举起一封封皮上书满了血字的信件示给众人看,然后将它投入了案前那口青花瓷缸之中。
  “认出来了吗?方才那封认罪书是长史陆敬的手迹。”
  “再者,还有案上这些卷宗,是出自故太守秦安之手的,载录了贪腐账目明细的账册。”
  “各位大人若还是执意与本王装糊涂,那也请便了,只是到时候可别怨本王从严处置。”
  “本王给诸位一个主动认罪的机会,至于要不要,就看诸位自己了。”
  “午时前自陈罪状者,本王酌情上奏。若逾时未交……”杨惜笑了笑,刻意将话断在此处。
  堂下的官员听了这话,额头渗出涔涔的冷汗,甚至还有人不慎打翻了茶盏,但仍是许久没有人动作。
  直到,一道不知自何处响起的,笔尖与纸面摩擦的“沙沙”声,打破了满室的静默。
  没过一会儿,方才那个最先出声询问杨惜的官员站起身,咬了咬牙,将第一张认罪书投入了瓷缸中。
  杨惜朝他微笑颔首,转头对一旁已经攥起了笔的官员们道,“罪状写得越详实,指认的官员越多,本王的处置就越是宽仁。”
  “殿下,午时快到了。”在一旁数刻漏的亲卫适时出声提醒了一句。
  这样一来,起先还十分挣扎犹豫的官员们便坐不住了,纷纷写下认罪书投入瓷缸中。
  待瓷缸中积满了罪纸,杨惜敛了面上的笑意,站起身走到瓷缸前,将那些罪纸拾起,扔洒在空中。
  他看着它们如雪片般飘飘扬扬,讥诮道,“本王不知,玉城竟有这么多‘清廉贤明’的父母官呢……难怪乌浒人要反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