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沈易听了这话,也没反驳,而是笑眯眯地说道:本王有徐相,足矣。
在沈易看来,这天下光靠一个徐平阳的智力便可稳定大半,剩下的靠他的武力便能压制住,但在懂治国之道的人看来,这人未免也太不自量力了,一个偌大的国家,若是两个人便能撑起,那要那么多官员岂不是白烧钱。
很显然,沈念对于沈易这样的想法也觉得好笑,最终闭上了嘴,不愿再和对自己异常自信的沈易将话。
见两人都不理自己,沈易有些急了,若是一直这样下去,他绝对没法拿到玉玺和诏书,但直接杀了更不行,藏玉玺的地方只有沈存知道,诏书可以伪造,可拿不出玉玺,自己便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眼下沈易也没了招,正一筹莫展之际,等久了的徐平阳冲了进来,看见三人这副家庭美满的模样,也没忍住对着沈易生气:我不是让你快点拿到玉玺吗,现今这样你是想丢了性命还是登上皇位?
还没等沈易回答,心知沈易不靠谱的徐平阳也没打算再拖下去了,从沈易手里夺过了剑,直接停在了沈念的脖颈边。
皇上,事到如今,臣恳请您退位让贤,将玉玺交出来,臣可以保证你与公主一世荣华富贵、安然无恙。徐平阳语气毫无波澜,也没有沈易那么废话,直入主题,皇上圣明了一辈子,自然明白现在最佳的选择是什么,若是将希望寄于勤王大军,想必皇上注定会失望。勤王大军早已被拦住,这还得得益于林相死前对周边城镇所下的命令。
沈存听了这话,终于有了一些动静:你先将剑放下,今日嗣安若是在你们手上出了差池,玉玺任何人都拿不到。
换做沈易,听到这话可能就把剑收起来了,但面前的人是徐平阳,若是他把剑收了,便会让沈存知道还有周旋的余地,想要让沈存乖乖交出玉玺,只有这一种方法。
沈存虽然明白了没法忽悠徐平阳,但徐平阳此刻几乎将剑贴在了沈念脖子上,沈存不得不退步:将剑拿开,朕告诉你们玉玺的大致方位。
目的达成,徐平阳便将剑拿开,但仍然握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沈存心知大势已去,终于缓缓开口:太子东宫,其余的朕也不知。
皇上圣明。徐平阳终于露出了微笑,看了一眼沈易,沈易正想开口问真假,便被徐平阳的这一眼看的被迫离开去找玉玺。
臣相信皇上不会骗臣,求真假便不重要了,眼下还请皇上在此等候片刻,拿到玉玺,臣便会自行离开。徐平阳说完,便走了出去,只留下两个叛军在屋内。
徐平阳只是刚出去,城门的探子便匆匆赶来禀报消息,声音大到在屋内的二人都能听见:徐......徐相,勤王军队入城了!
闻言,徐平阳顿时神色一变,抓起这个探子的衣领问:他们快要抵达时为何不禀报?
探子结结巴巴地答道:小的本以为城门驻留的军队能撑一会,便没有禀报,未曾想过守军一刻钟便被击溃!
徐平阳怒从心起,扇了探子一巴掌,怒吼道:还不快去禀报王爷!你莫不是想让所有人今日丧命至此!
探子捂着脸,连忙离开,而徐平阳不过片刻便冷静了下来:带上所有人离开,把沈念和沈存也给我带上!
里面的叛军闻言,立刻开始动手,沈念掐指一算,李晏也差不多到了,便喊道:小蚺子!
叛军两人愣了愣,还没待到反应过来便被身后突然出现的狄蚺两巴掌劈晕了,狄蚺仍是之前那一副装扮,将两个叛军绑起来后丢到了沈念面前。
李将军只带了三千骑兵,剩下的大部队暂时被叛军牵制住了,城内的大部分叛军都正在撤退,不过狄蚺此刻顿了一下,随即才说道,可能会和李将军撞上,叛军与援军之间可能会有一战。
沈存听完倒是有些发愣,毕竟他早就当起了甩手掌柜,但凡他稍微用心打听一下李晏的动向都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可现在的情况就是沈念不知道什么时候和李晏勾搭过了,并且身边拥有一个高人指点,而他自己还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眼下的情景,倒更有可能是李晏撞上叛军,双方展开战斗,最终叛军以人数优势打败援军。沈存的决定是先躲起来看看形势,不过却被沈念反对:儿臣认为,更有可能是李将军直接抵达宫中,她比起叛军更熟悉京城,绕开他们轻而易举。
还未待二人决定下来是躲着等还是光明正大的等,外面便传来了脚步声,沈存见沈念还没反应过来,捡起一把刀后立即将她拉到了门后躲避,准备等来人进来时给他一刀然后马上跑。
喘息片刻,便有人踏进了屋内,沈存连忙举刀砍去,怎料来人十分警觉,立马举剑反手挡住这一刀,随后三人才看见来人的模样。
臣李晏,救驾来迟,还请皇上恕罪。李晏反应迅速,立刻行礼。
第二十五章
沈存见此情景百感交集,抹了一把眼泪,连忙将李晏扶了起来:李爱卿此言差矣,林甫那小人吃里扒外,串联叛军一齐将勤王大军拦住,爱卿突破重围前来救驾,属实是令朕感动不已。
李晏不着痕迹的看了沈念一眼,随说道:皇上受了如此大的惊吓,不妨先行休息,其余的事情臣会与张尚书一齐安置。
沈存闻言,思考了好一会才明白李晏所说的张尚书是张褚衡,叹息道:京中只剩这一个官员吗? ↑返回顶部↑
在沈易看来,这天下光靠一个徐平阳的智力便可稳定大半,剩下的靠他的武力便能压制住,但在懂治国之道的人看来,这人未免也太不自量力了,一个偌大的国家,若是两个人便能撑起,那要那么多官员岂不是白烧钱。
很显然,沈念对于沈易这样的想法也觉得好笑,最终闭上了嘴,不愿再和对自己异常自信的沈易将话。
见两人都不理自己,沈易有些急了,若是一直这样下去,他绝对没法拿到玉玺和诏书,但直接杀了更不行,藏玉玺的地方只有沈存知道,诏书可以伪造,可拿不出玉玺,自己便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眼下沈易也没了招,正一筹莫展之际,等久了的徐平阳冲了进来,看见三人这副家庭美满的模样,也没忍住对着沈易生气:我不是让你快点拿到玉玺吗,现今这样你是想丢了性命还是登上皇位?
还没等沈易回答,心知沈易不靠谱的徐平阳也没打算再拖下去了,从沈易手里夺过了剑,直接停在了沈念的脖颈边。
皇上,事到如今,臣恳请您退位让贤,将玉玺交出来,臣可以保证你与公主一世荣华富贵、安然无恙。徐平阳语气毫无波澜,也没有沈易那么废话,直入主题,皇上圣明了一辈子,自然明白现在最佳的选择是什么,若是将希望寄于勤王大军,想必皇上注定会失望。勤王大军早已被拦住,这还得得益于林相死前对周边城镇所下的命令。
沈存听了这话,终于有了一些动静:你先将剑放下,今日嗣安若是在你们手上出了差池,玉玺任何人都拿不到。
换做沈易,听到这话可能就把剑收起来了,但面前的人是徐平阳,若是他把剑收了,便会让沈存知道还有周旋的余地,想要让沈存乖乖交出玉玺,只有这一种方法。
沈存虽然明白了没法忽悠徐平阳,但徐平阳此刻几乎将剑贴在了沈念脖子上,沈存不得不退步:将剑拿开,朕告诉你们玉玺的大致方位。
目的达成,徐平阳便将剑拿开,但仍然握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沈存心知大势已去,终于缓缓开口:太子东宫,其余的朕也不知。
皇上圣明。徐平阳终于露出了微笑,看了一眼沈易,沈易正想开口问真假,便被徐平阳的这一眼看的被迫离开去找玉玺。
臣相信皇上不会骗臣,求真假便不重要了,眼下还请皇上在此等候片刻,拿到玉玺,臣便会自行离开。徐平阳说完,便走了出去,只留下两个叛军在屋内。
徐平阳只是刚出去,城门的探子便匆匆赶来禀报消息,声音大到在屋内的二人都能听见:徐......徐相,勤王军队入城了!
闻言,徐平阳顿时神色一变,抓起这个探子的衣领问:他们快要抵达时为何不禀报?
探子结结巴巴地答道:小的本以为城门驻留的军队能撑一会,便没有禀报,未曾想过守军一刻钟便被击溃!
徐平阳怒从心起,扇了探子一巴掌,怒吼道:还不快去禀报王爷!你莫不是想让所有人今日丧命至此!
探子捂着脸,连忙离开,而徐平阳不过片刻便冷静了下来:带上所有人离开,把沈念和沈存也给我带上!
里面的叛军闻言,立刻开始动手,沈念掐指一算,李晏也差不多到了,便喊道:小蚺子!
叛军两人愣了愣,还没待到反应过来便被身后突然出现的狄蚺两巴掌劈晕了,狄蚺仍是之前那一副装扮,将两个叛军绑起来后丢到了沈念面前。
李将军只带了三千骑兵,剩下的大部队暂时被叛军牵制住了,城内的大部分叛军都正在撤退,不过狄蚺此刻顿了一下,随即才说道,可能会和李将军撞上,叛军与援军之间可能会有一战。
沈存听完倒是有些发愣,毕竟他早就当起了甩手掌柜,但凡他稍微用心打听一下李晏的动向都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可现在的情况就是沈念不知道什么时候和李晏勾搭过了,并且身边拥有一个高人指点,而他自己还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眼下的情景,倒更有可能是李晏撞上叛军,双方展开战斗,最终叛军以人数优势打败援军。沈存的决定是先躲起来看看形势,不过却被沈念反对:儿臣认为,更有可能是李将军直接抵达宫中,她比起叛军更熟悉京城,绕开他们轻而易举。
还未待二人决定下来是躲着等还是光明正大的等,外面便传来了脚步声,沈存见沈念还没反应过来,捡起一把刀后立即将她拉到了门后躲避,准备等来人进来时给他一刀然后马上跑。
喘息片刻,便有人踏进了屋内,沈存连忙举刀砍去,怎料来人十分警觉,立马举剑反手挡住这一刀,随后三人才看见来人的模样。
臣李晏,救驾来迟,还请皇上恕罪。李晏反应迅速,立刻行礼。
第二十五章
沈存见此情景百感交集,抹了一把眼泪,连忙将李晏扶了起来:李爱卿此言差矣,林甫那小人吃里扒外,串联叛军一齐将勤王大军拦住,爱卿突破重围前来救驾,属实是令朕感动不已。
李晏不着痕迹的看了沈念一眼,随说道:皇上受了如此大的惊吓,不妨先行休息,其余的事情臣会与张尚书一齐安置。
沈存闻言,思考了好一会才明白李晏所说的张尚书是张褚衡,叹息道:京中只剩这一个官员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