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2)
沈易身形略微有些发抖,仍然极力克制着自己,深呼吸了两下,闭上了眼睛。
徐平阳的身影突然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沈易又急忙睁开双眼,似乎又有了跟沈存对话的勇气,抬头看着沈存,等待沈存说话。
沈存眼里不乏疲惫,说道:朕的好儿子,周王沈易,在两次与兀糜的战役中,本可以将损伤降低到最低,可你这个蠢货,刚愎自用,自作聪明,白白将我大普将士的命葬送在了兀糜那野蛮之地!
很明显,在外人看来是功勋的一战,对于沈存来讲却是一次耻辱之战。
算得上高龄的皇帝因此一战而动怒,丝毫忘记了太医要求的静养,指着沈易骂道:你这废物,朕信任你,将兵权交给你,本以为徐少傅可将你拉回来,没想到竟连徐少傅也帮不了你,朕看你还是回北平继续学习些许时日吧。
沈易咬着牙,仍在隐忍,忍受着皇帝的谩骂,等到皇帝终于停下了辱骂,不停的咳嗽起来,才被沈泉扶了回去,而沈念向前走了一步,将沈易扶了起来:父皇近些时日一向如此,还请二哥不要放在心上。
沈易听了许久,明白了话里话外沈存都要削弱自己的势力,再联想到自己在西域时的出生入死,不经心寒,虽然这两次确实是他做的不对,但若是辱骂后有一人来安慰一两句,他倒也能忍。
回到周王府后,徐平阳并未询问沈存找沈易去干什么了,而是带着笑喝着茶,对于沈易说出的那句本王下定决心了丝毫不意外,只是笑着说道:王爷终于想好了。
作者有话说:
下章阿晏就出来了
第十六章
王爷果真想好了?徐平阳怕沈易反悔,还是出言提醒道,这次怕是凶多吉少,若是成功,天下归王爷,若是不成功,脑袋落地。
沈易抬起头时仍有一丝迟疑,虽然他已极力隐藏不让自己表露出这一丝迟疑,但仍是被徐平阳尽收眼底。
徐平阳笑了笑,没有将这一丝迟疑放在心上,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说:臣早就知道会是如此,也并未有过希望,让好不容易回到京城的王爷又去战场上厮杀,属实是于心不忍。
沈易以为徐平阳因自己的迟疑而退步了,心中大喜,还未等面露喜色,便被徐平阳的下一句话止住了。
只是臣替王爷有些感到不值。徐平阳看着沈易带有疑问的目光,答道,王爷在与西域兀靡交战的时日里的努力与英勇,众人皆知,虽犯小错,却并未酿成大错,理应行赏。不赏便罢,却隐约有一种要削弱王爷权力的意思,臣属实是替王爷感到不值。
沈易虽即将而立之年,但由于从北平长大的缘故,颇有一种热血青年的感觉,闻言,便又想起了沈存对自己功勋的否定,不由得有些气愤,但又克制住了,向徐平阳问道:若是本王不愿随徐少傅之意,徐少傅可会继续跟随本王?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沈易鼓起勇气看向徐平阳,期望得到一句愿永相随于王爷的回答。
却见徐平阳面色如常,没有丝毫犹豫便答道:王爷若是执意如此,一辈子做一闲散王爷,臣只能另自跟随明主。
徐平阳心中很清楚,沈易这表面上求忠心的话语不过是想试试自己对他的忠心罢了,心中免不了几分厌恶,脸色便更加冷漠了。
沈易见此,收起了试探的态度,说道:还请徐少傅容本王想想。
还请王爷三思,文安帝年纪愈大,猜疑心便愈发严重,时而是一明君,心怀天下,时而是一昏君,不顾天下。今日尚且是对王爷辱骂,保不准明日便是将王爷诛杀。徐平阳闻言,强忍厌恶劝阻道,王爷一味忍让,来日,若是运气好,便只会被迁回北平,继续过寂寥生活,兴许还会在北平待上二十三年,王爷还有几个二十三年?若是运气不好,怕是会落得如同<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xihan.html target=_blank >西汉武帝太子一般的下场,今日被诛杀,来日便被怀念。
徐平阳这话说的确实没错,沈存年纪越增长,猜疑心便越强,不光人难以猜透,脾气也变得阴晴不定。
沈易听完徐平阳的话并细细思考了一下,冷汗顿时流了出来:眼下摆在他面前最好的路,似乎确实是谋反。
但同时,沈易不由得怀疑起徐平阳的动机,幼时在北平时,沈存不管不问沈易,众人只当他是皇家弃子,对他的照顾自然无比敷衍,老师也不会配备。
嫡长子早该读书的年纪,沈易还在玩耍。此时突然有一男子说要做他的老师,沈易十分高兴,便立刻答应了下来。
男子正是徐平阳,徐平阳年长沈易十一岁,彼时已是著名的北平才子,年纪轻轻便主动来当沈易的老师。
众人皆不解徐平阳一介才子,为何要跑去教一个皇家弃子,那时徐平阳只说过一句话:弃子何尝不能为帝?
此话说出来无伤大雅,虽说沈易为弃子,但谁也不敢保证文安帝不会将沈易接回,太子未立,无人敢胡言。想必那时徐平阳便已经规划好了这一切。
想通后,沈易望向徐平阳的目光有了几分凝重,他之前从未想过徐平阳的目的,他教了自己二十多年,由幼时的七岁孩童至今即将而立,他只以为徐平阳为荣华富贵而来,没曾想竟是为了这天下而来。 ↑返回顶部↑
徐平阳的身影突然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沈易又急忙睁开双眼,似乎又有了跟沈存对话的勇气,抬头看着沈存,等待沈存说话。
沈存眼里不乏疲惫,说道:朕的好儿子,周王沈易,在两次与兀糜的战役中,本可以将损伤降低到最低,可你这个蠢货,刚愎自用,自作聪明,白白将我大普将士的命葬送在了兀糜那野蛮之地!
很明显,在外人看来是功勋的一战,对于沈存来讲却是一次耻辱之战。
算得上高龄的皇帝因此一战而动怒,丝毫忘记了太医要求的静养,指着沈易骂道:你这废物,朕信任你,将兵权交给你,本以为徐少傅可将你拉回来,没想到竟连徐少傅也帮不了你,朕看你还是回北平继续学习些许时日吧。
沈易咬着牙,仍在隐忍,忍受着皇帝的谩骂,等到皇帝终于停下了辱骂,不停的咳嗽起来,才被沈泉扶了回去,而沈念向前走了一步,将沈易扶了起来:父皇近些时日一向如此,还请二哥不要放在心上。
沈易听了许久,明白了话里话外沈存都要削弱自己的势力,再联想到自己在西域时的出生入死,不经心寒,虽然这两次确实是他做的不对,但若是辱骂后有一人来安慰一两句,他倒也能忍。
回到周王府后,徐平阳并未询问沈存找沈易去干什么了,而是带着笑喝着茶,对于沈易说出的那句本王下定决心了丝毫不意外,只是笑着说道:王爷终于想好了。
作者有话说:
下章阿晏就出来了
第十六章
王爷果真想好了?徐平阳怕沈易反悔,还是出言提醒道,这次怕是凶多吉少,若是成功,天下归王爷,若是不成功,脑袋落地。
沈易抬起头时仍有一丝迟疑,虽然他已极力隐藏不让自己表露出这一丝迟疑,但仍是被徐平阳尽收眼底。
徐平阳笑了笑,没有将这一丝迟疑放在心上,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说:臣早就知道会是如此,也并未有过希望,让好不容易回到京城的王爷又去战场上厮杀,属实是于心不忍。
沈易以为徐平阳因自己的迟疑而退步了,心中大喜,还未等面露喜色,便被徐平阳的下一句话止住了。
只是臣替王爷有些感到不值。徐平阳看着沈易带有疑问的目光,答道,王爷在与西域兀靡交战的时日里的努力与英勇,众人皆知,虽犯小错,却并未酿成大错,理应行赏。不赏便罢,却隐约有一种要削弱王爷权力的意思,臣属实是替王爷感到不值。
沈易虽即将而立之年,但由于从北平长大的缘故,颇有一种热血青年的感觉,闻言,便又想起了沈存对自己功勋的否定,不由得有些气愤,但又克制住了,向徐平阳问道:若是本王不愿随徐少傅之意,徐少傅可会继续跟随本王?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沈易鼓起勇气看向徐平阳,期望得到一句愿永相随于王爷的回答。
却见徐平阳面色如常,没有丝毫犹豫便答道:王爷若是执意如此,一辈子做一闲散王爷,臣只能另自跟随明主。
徐平阳心中很清楚,沈易这表面上求忠心的话语不过是想试试自己对他的忠心罢了,心中免不了几分厌恶,脸色便更加冷漠了。
沈易见此,收起了试探的态度,说道:还请徐少傅容本王想想。
还请王爷三思,文安帝年纪愈大,猜疑心便愈发严重,时而是一明君,心怀天下,时而是一昏君,不顾天下。今日尚且是对王爷辱骂,保不准明日便是将王爷诛杀。徐平阳闻言,强忍厌恶劝阻道,王爷一味忍让,来日,若是运气好,便只会被迁回北平,继续过寂寥生活,兴许还会在北平待上二十三年,王爷还有几个二十三年?若是运气不好,怕是会落得如同<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xihan.html target=_blank >西汉武帝太子一般的下场,今日被诛杀,来日便被怀念。
徐平阳这话说的确实没错,沈存年纪越增长,猜疑心便越强,不光人难以猜透,脾气也变得阴晴不定。
沈易听完徐平阳的话并细细思考了一下,冷汗顿时流了出来:眼下摆在他面前最好的路,似乎确实是谋反。
但同时,沈易不由得怀疑起徐平阳的动机,幼时在北平时,沈存不管不问沈易,众人只当他是皇家弃子,对他的照顾自然无比敷衍,老师也不会配备。
嫡长子早该读书的年纪,沈易还在玩耍。此时突然有一男子说要做他的老师,沈易十分高兴,便立刻答应了下来。
男子正是徐平阳,徐平阳年长沈易十一岁,彼时已是著名的北平才子,年纪轻轻便主动来当沈易的老师。
众人皆不解徐平阳一介才子,为何要跑去教一个皇家弃子,那时徐平阳只说过一句话:弃子何尝不能为帝?
此话说出来无伤大雅,虽说沈易为弃子,但谁也不敢保证文安帝不会将沈易接回,太子未立,无人敢胡言。想必那时徐平阳便已经规划好了这一切。
想通后,沈易望向徐平阳的目光有了几分凝重,他之前从未想过徐平阳的目的,他教了自己二十多年,由幼时的七岁孩童至今即将而立,他只以为徐平阳为荣华富贵而来,没曾想竟是为了这天下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