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35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海南的天涯海角,到四川的小县城。
  哈尔滨的糖厂工人买到了广东生产的荔枝罐头和龙眼罐头。
  广东的老妈也第一次使用东北出产的花菇给子女们煲一锅鸡汤。
  1964年,在中国人民一片热闹的气氛中逐渐走进尾声。
  谁能想到才刚刚结束三年自然灾害两年,中国就爆发出了更强大的恢复能力,经济和技术都更上一层楼了呢。
  第一百五十章。 合作项目
  中国技术力和生产力的进步对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因为对于对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来说,有中国这么一个强大的后勤国家,那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尤其是这个后勤又能奶又能打。那就更加是没得说了。
  就比如说中国的近海养殖技术,现在发展的极好,日本看的可是很眼馋啊。
  这倒是不难理解,日本本来就是对于海产品需求量极大的国家。全国都有吃海产的习惯。
  李锐倒是不介意和现在的新日本合作。赤军的影响下,现在的日本稍微有些社会主义的极端了点。不过目前还可控。
  他们这样的极端,至少比他们走军国主义的极端好。
  当然,李锐有时候在家里会和冯媛说起日本的事情,他倒是开玩笑的说道:新日本这么搞下去,不知道他们内部会不会出现文化大革命?毕竟他们现在新旧思想冲突很激烈。
  已经出现了一些对日本旧传统,尤其是对旧军国主义(或涉嫌旧军国主义)的问题开始上纲上线的事情了。
  重信末夫对此还有些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他每次到大学和中学去演讲,都会反复强调日本的再次革命和彻底革命主义。
  还反复认为日本的革命不够彻底。在一些乡村地区还残留着日本封建残余的思想。
  虽然说日本之前就搞过一次土地改革(美国人帮着搞的),但是这个土改并不完善和彻底。
  不过当时日本赤军为了快速稳定日本的问题。所以在部分情况下放了这一部分人一马。
  因为当时日本的主要矛盾反倒不是土地和农业矛盾。日本已经是工业化国家了,真正的大矛盾集中在了城市里工厂里。
  日本其实走的是苏联那种城市包围农村的路子。
  再加上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包袱很重的国家。
  所以即便是重信末夫在处理日本农村问题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棘手。
  日本农村问题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农业问题和土地问题,还涉及到了日本这么多年以来混乱的民间信仰。以及和资本主义相结合的洋土剥削。
  而在赤军全面占领日本的城市,并且在城市内开始大搞改革之后。很多在日本城市里面活不下去的封建残余和顽固势力则转战去了日本的农村老家。
  而这些家伙在这些地方。开始慢慢的扎根。结合日本农村本土混乱的信仰以及一部分远离日本本岛的离岛作为隔断,他们还活下去了。甚至活的不错。
  而这些东西和这些人在日本继续存在的话,毫无疑问会进一步的导致日本革命的困难。
  因为破坏永远都比建设要简单。想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日本很难。但是想要把一个社会主义的日本破坏成为从前那个旧军国主义横行,民粹横行的日本却很容易。
  不过对日本的乡土势力,进行彻底的革命改革。即便是重信末夫也面临着不少的压力。
  因为对日本来说,农村改革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里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利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