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318节(4 / 4)
陈明远快步走到墙角的电话会议设备前,六个黄铜插孔里已经接驳着四条跨省专线。当他按下哈尔滨线路的开关时,听筒里传来熟悉的东北腔:"咱这旮沓的磁环存储器倒是稳当,就是稳压器总哼唧,跟熊瞎子打呼噜似的。"
四地技术员的笑声通过电流杂糅在一起。陈明远望着控制台中央的同步计时器,红色数码管显示距离预定并网时间还剩七分三十秒。他突然想起第一次在影片里看到美国人的ibm 1401时,美国人的打孔卡带在月光下像条闪着银光的河。
"启动二级稳压电路,用示波器第三通道监测纹波。"他对着话筒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英雄100钢笔,"如果三分钟后谐波失真率超过5%,就启用手摇发电机组。"
当倒计时进入最后一分钟时,陈明远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华北区的信号塔开始发出蜜蜂振翅般的嗡鸣,这是八十四个磁控管同时工作的证明。华中区刚刚解决了接地不良的问题,华南区的技术人员正用粤语哼着《电子工人进行曲》的调子,而东北组的同志在反复确认着:"松花江畔的雾凇没结在馈线上吧?"
"五、四、三……"四地的计数声通过电话线汇聚在北京的控制室。陈明远看到屏幕上的绿色光点突然开始疯狂闪烁,就像正月十五被孩子们抛向夜空的滴滴金。当"零"字响起的刹那,十二千字节的数据洪流穿过大江、翻过山灵、越过平原、划过雪山,它们奔流而来,浩浩汤汤。十二台电传打字机同时吐出纸带,那些带着锯齿边缘的白色长条如同新织的锦缎,缓缓铺满整个工作台。
武汉的江涛,广州的季风,哈尔滨的冰晶,此刻都化成脉冲信号,在他眼前的显示器中流淌。
"成功了!"小王突然指着主屏幕尖叫起来。在原本分割成四块的绿色网格中,一个完整的中国地图正由无数光点勾勒成型。广州发来的测试文件正在穿越京广线沿线的中继站,沈阳的实时气象数据首次无需经过人工转译就呈现在北京的控制台上。
陈明远摘下眼镜,用袖口擦了擦突然模糊的镜片。他想起读书时学校里那台蒙着绸布的机械计算机,黄铜齿轮间还卡着半片象牙算珠。而现在,来自哈尔滨的电子脉冲正沿着他亲手设计的协议栈,在四块大区之间编织出看不见的经纬。 ↑返回顶部↑
四地技术员的笑声通过电流杂糅在一起。陈明远望着控制台中央的同步计时器,红色数码管显示距离预定并网时间还剩七分三十秒。他突然想起第一次在影片里看到美国人的ibm 1401时,美国人的打孔卡带在月光下像条闪着银光的河。
"启动二级稳压电路,用示波器第三通道监测纹波。"他对着话筒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英雄100钢笔,"如果三分钟后谐波失真率超过5%,就启用手摇发电机组。"
当倒计时进入最后一分钟时,陈明远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华北区的信号塔开始发出蜜蜂振翅般的嗡鸣,这是八十四个磁控管同时工作的证明。华中区刚刚解决了接地不良的问题,华南区的技术人员正用粤语哼着《电子工人进行曲》的调子,而东北组的同志在反复确认着:"松花江畔的雾凇没结在馈线上吧?"
"五、四、三……"四地的计数声通过电话线汇聚在北京的控制室。陈明远看到屏幕上的绿色光点突然开始疯狂闪烁,就像正月十五被孩子们抛向夜空的滴滴金。当"零"字响起的刹那,十二千字节的数据洪流穿过大江、翻过山灵、越过平原、划过雪山,它们奔流而来,浩浩汤汤。十二台电传打字机同时吐出纸带,那些带着锯齿边缘的白色长条如同新织的锦缎,缓缓铺满整个工作台。
武汉的江涛,广州的季风,哈尔滨的冰晶,此刻都化成脉冲信号,在他眼前的显示器中流淌。
"成功了!"小王突然指着主屏幕尖叫起来。在原本分割成四块的绿色网格中,一个完整的中国地图正由无数光点勾勒成型。广州发来的测试文件正在穿越京广线沿线的中继站,沈阳的实时气象数据首次无需经过人工转译就呈现在北京的控制台上。
陈明远摘下眼镜,用袖口擦了擦突然模糊的镜片。他想起读书时学校里那台蒙着绸布的机械计算机,黄铜齿轮间还卡着半片象牙算珠。而现在,来自哈尔滨的电子脉冲正沿着他亲手设计的协议栈,在四块大区之间编织出看不见的经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