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313节(3 / 4)
这年头男人之间的熟络往往就是从一根烟一杯酒开始的。
这下张祥也就和这对夫妻熟络了起来。男的名叫张顺,女的叫李英。都是在贵州土里刨食的农民。
一根烟下去,张顺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我们是在村里的大队干活。不过我们那边地少,就算是分了地,又集中干活。一年也打不了多少粮食。”
“家里养了猪,每次打猪草都是我婆娘走十里的山路去打的。我除了种田,平时还给人做木匠。我能打个家具,也能换些粮食和钱。”
“要不然我也供不起张达读完小学去读中学了。我们那村里好多孩子连小学都没读完就下地干活了。”张顺说道这里颇为感慨。
张祥疑问:“等等,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吗?现在国家不都在推行这个吗?小学都不读完,这行吗?”
张顺抽着烟,眼神有些惆怅:“说是这说,上学不要钱。就交个课本费。可是课本费也是钱啊,一个学期五六块钱。有人舍不得。再说了,孩子十岁了还去上学,光是饭钱就是一笔不少的开销。这个年纪的孩子都能下地当半个劳动力了。至少要把自己的口粮挣出来啊。”
“我们村,和张达一起读书的孩子当时有三十个。就张达一个人读到了初中。当时全村都说我傻,花钱给他读书干啥。当时我也觉得我傻,给他读书干啥。就该让他跟我学木匠的。后来是他拿刀架在脖子上,说不让他读书他就去死。这才让他读书的。”
“其实在我们村里,小孩不读书是常事,读书才是少事。女的就更加不读书了。要不是大队长拦着,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十八岁后才能嫁人。有的女的十五六就要嫁人了。”
张祥听着张顺这么絮絮叨叨的聊着他们贵州山区里的事情,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些年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很快。快到张祥都觉得自己这辈子死前可能可以看见世界共产主义大团结大胜利的那天呢。
但是听着同一个国家里,另一个地区的同胞说着另一中国生活。忽然之间张祥又觉得共产主义大胜利似乎又距离自己很远。
张祥看了看四周那些带着红领巾的孩子。他们精神饱满,面色红润。而在另一个地方,还有一群和他们一样大的孩子正穿着破衣烂衫的在田里埋头干活。就为了能多挣一口吃的。
莫名的张祥想到了老北京的一句很讽刺的老话:哪怕是条狗,它也要托生在北京城呢。
是啊,就是一条狗也要托生在北京城呢。因为北京要是活不下去,其他地方更活不下去呢。但是北京好了,其他地方也能和北京一样好吗?
靠在栏杆上,张祥的烟一根接着一根,就连张寿完成了飞行,兴奋的来到他身边时,张祥还有些走神。
不过看着自己的孩子,张祥还是露出了笑容。
不过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没有人知道。道
而那些来参观的少男少女们则是扯开了嗓子对着这些飞行学员们大声的喊道:“解放军叔叔好帅啊!”
呵,这一声声的好帅,谁都要迷糊了。看看张寿他们吧,一个个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根子了。
更不要说那些孩子们还带来了各种小零食糖果,还有家里做的各种点心什么的。
他们分享给军营里的解放军叔叔们,大家可都开心极了。就连回去要写的观后感好像都变得容易了起来呢。
第八十章苏月
【小苏你好,我今天很开心。真的很开心,因为今天老师安排了我们去军营参观。我真的亲眼看到了飞机。】
【你知道战斗机的划分吗,我去了军营才知道原来不光有战斗机和轰炸机,还有战斗机和轰炸机的集合体,叫歼轰机。还有好大好大的运输机,目测有好几十米。】
【还有还有,军队的食堂真好吃。比我妈妈做的饭还好。还有大排骨吃呢!】
【可以近距离的触摸飞机,还让我们坐到一台老飞机的驾驶舱里感受一下飞行的感觉呢。】
【对了,对了,我还带了花生糖和芝麻饼去军营里分给了那些解放军叔叔。他们都夸这些东西好吃,在军营里面吃不到呢。还说我要是下次还去,记得多带一点呢。】
【分享完我最近的故事了,小苏你最近好吗。你有快两个月没有给我回信呢。你上次说你考了全年级第一,我恭喜你啊。我没你这么好的学习能力呢。真让人羡慕,我妈说要让我向你学习。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请尽快给我回信吧。不管是分享身边的事情,还是讨论学习的事情都可以。等着你的来信
——蒋建国】 ↑返回顶部↑
这下张祥也就和这对夫妻熟络了起来。男的名叫张顺,女的叫李英。都是在贵州土里刨食的农民。
一根烟下去,张顺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我们是在村里的大队干活。不过我们那边地少,就算是分了地,又集中干活。一年也打不了多少粮食。”
“家里养了猪,每次打猪草都是我婆娘走十里的山路去打的。我除了种田,平时还给人做木匠。我能打个家具,也能换些粮食和钱。”
“要不然我也供不起张达读完小学去读中学了。我们那村里好多孩子连小学都没读完就下地干活了。”张顺说道这里颇为感慨。
张祥疑问:“等等,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吗?现在国家不都在推行这个吗?小学都不读完,这行吗?”
张顺抽着烟,眼神有些惆怅:“说是这说,上学不要钱。就交个课本费。可是课本费也是钱啊,一个学期五六块钱。有人舍不得。再说了,孩子十岁了还去上学,光是饭钱就是一笔不少的开销。这个年纪的孩子都能下地当半个劳动力了。至少要把自己的口粮挣出来啊。”
“我们村,和张达一起读书的孩子当时有三十个。就张达一个人读到了初中。当时全村都说我傻,花钱给他读书干啥。当时我也觉得我傻,给他读书干啥。就该让他跟我学木匠的。后来是他拿刀架在脖子上,说不让他读书他就去死。这才让他读书的。”
“其实在我们村里,小孩不读书是常事,读书才是少事。女的就更加不读书了。要不是大队长拦着,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十八岁后才能嫁人。有的女的十五六就要嫁人了。”
张祥听着张顺这么絮絮叨叨的聊着他们贵州山区里的事情,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些年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很快。快到张祥都觉得自己这辈子死前可能可以看见世界共产主义大团结大胜利的那天呢。
但是听着同一个国家里,另一个地区的同胞说着另一中国生活。忽然之间张祥又觉得共产主义大胜利似乎又距离自己很远。
张祥看了看四周那些带着红领巾的孩子。他们精神饱满,面色红润。而在另一个地方,还有一群和他们一样大的孩子正穿着破衣烂衫的在田里埋头干活。就为了能多挣一口吃的。
莫名的张祥想到了老北京的一句很讽刺的老话:哪怕是条狗,它也要托生在北京城呢。
是啊,就是一条狗也要托生在北京城呢。因为北京要是活不下去,其他地方更活不下去呢。但是北京好了,其他地方也能和北京一样好吗?
靠在栏杆上,张祥的烟一根接着一根,就连张寿完成了飞行,兴奋的来到他身边时,张祥还有些走神。
不过看着自己的孩子,张祥还是露出了笑容。
不过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没有人知道。道
而那些来参观的少男少女们则是扯开了嗓子对着这些飞行学员们大声的喊道:“解放军叔叔好帅啊!”
呵,这一声声的好帅,谁都要迷糊了。看看张寿他们吧,一个个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根子了。
更不要说那些孩子们还带来了各种小零食糖果,还有家里做的各种点心什么的。
他们分享给军营里的解放军叔叔们,大家可都开心极了。就连回去要写的观后感好像都变得容易了起来呢。
第八十章苏月
【小苏你好,我今天很开心。真的很开心,因为今天老师安排了我们去军营参观。我真的亲眼看到了飞机。】
【你知道战斗机的划分吗,我去了军营才知道原来不光有战斗机和轰炸机,还有战斗机和轰炸机的集合体,叫歼轰机。还有好大好大的运输机,目测有好几十米。】
【还有还有,军队的食堂真好吃。比我妈妈做的饭还好。还有大排骨吃呢!】
【可以近距离的触摸飞机,还让我们坐到一台老飞机的驾驶舱里感受一下飞行的感觉呢。】
【对了,对了,我还带了花生糖和芝麻饼去军营里分给了那些解放军叔叔。他们都夸这些东西好吃,在军营里面吃不到呢。还说我要是下次还去,记得多带一点呢。】
【分享完我最近的故事了,小苏你最近好吗。你有快两个月没有给我回信呢。你上次说你考了全年级第一,我恭喜你啊。我没你这么好的学习能力呢。真让人羡慕,我妈说要让我向你学习。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请尽快给我回信吧。不管是分享身边的事情,还是讨论学习的事情都可以。等着你的来信
——蒋建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