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嫁京圈大佬,前夫气疯了 第299节(3 / 4)
许知意一页页地翻看着,眼眶渐渐湿润。她知道,这是他能想到的,爱她的最好方式。她被这份深沉笨拙的爱意包裹着,感动得无以复加。
可与此同时,这份沉甸甸的规划书,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即将扮演的那个“母亲”的角色有多么重要。每一个字,每一条规划,都让她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她靠在关棋的肩上,轻声说:“谢谢你,关棋。”
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也请原谅我,此刻心中除了感动,还有一丝无法言说的惶恐。
关棋那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家庭规划书,带来的感动与惶恐在许知意心中交织盘旋了一夜。
第二天,当她重新踏入实验室,那份属于私人的情绪便被迅速压缩、封存,取而代之的是科研工作者的高度专注。
“新型抗癌药研发项目”眼下正卡在一个关键瓶颈上,s-3a激酶的活性极不稳定。
这种关键酶是药物能否精准靶向癌细胞的核心,可它在体外实验中脆弱得像个初生婴儿,活性衰减速度快得惊人,导致所有后续实验都无法进行。
团队已经为此鏖战了近三周,各种稳定剂、缓冲液换了不下百种,结果大同小异。
实验室里的气氛,也像那不争气的酶活性一样,一天比一天低迷。
周一的例行研讨会上,气氛更是压抑到了极点。
“不行,还是不行。昨晚的数据出来了,活性半衰期依然没超过三小时。”
负责实验操作的组长王工有气无力地汇报着,厚厚的镜片也挡不住他眼底的血丝和挫败,“我们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会不会是这个方向本身就有问题?”
他的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死水,激起一片低沉的附和。连项目组里最资深的刘教授都紧锁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或许我们该考虑备用方案了,在s-3a上耗费太多时间,风险太大。”
会议室里,一股无形的放弃情绪正在蔓延。
许知意一直安静地听着,指尖在一沓打印出来的文献资料上轻轻划过。
她这几日几乎将全球所有关于激酶稳定性的研究报告翻了个底朝天,大脑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将无数看似无关的数据点串联、比对。
直到刘教授的话音落下,她才抬起头。
孕期的疲惫让她脸色有些苍白,但那双眼睛却清亮得惊人。
第404章 新的突破
“问题不在s-3a本身,也不在于稳定剂。”
她的声音不大,却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问题出在我们对反应底物的预处理上。刘教授,王工,请看第17号文献,瑞士联邦理工发表的,关于磷酸化修饰对激酶空间构象的影响。”
她将一份资料推到会议桌中央,大屏幕上同步切换出她早已标注好的段落。
“我们一直沿用传统方案,在加入s-3a前,用磷酸酶处理底物。但这份报告指出,对于s-3a这类特殊结构的激酶,过度的去磷酸化反而会破坏其与底物结合的关键锚点,导致它变成一个不稳定的瞬时结构。我们不是在稳定它,而是在亲手拆掉它的支架。”
一番话,掷地有声。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王工张了张嘴,脸上满是震惊。
刘教授更是拿起桌上的文献,反复看了几遍,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质疑,慢慢转为恍然,最后化为一丝不易察的赞叹。
这个细节,这个被所有人当成标准流程而忽略的步骤,竟然是症结所在。
“你的意思是……”刘教授的声音有些干涩。 ↑返回顶部↑
可与此同时,这份沉甸甸的规划书,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即将扮演的那个“母亲”的角色有多么重要。每一个字,每一条规划,都让她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她靠在关棋的肩上,轻声说:“谢谢你,关棋。”
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也请原谅我,此刻心中除了感动,还有一丝无法言说的惶恐。
关棋那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家庭规划书,带来的感动与惶恐在许知意心中交织盘旋了一夜。
第二天,当她重新踏入实验室,那份属于私人的情绪便被迅速压缩、封存,取而代之的是科研工作者的高度专注。
“新型抗癌药研发项目”眼下正卡在一个关键瓶颈上,s-3a激酶的活性极不稳定。
这种关键酶是药物能否精准靶向癌细胞的核心,可它在体外实验中脆弱得像个初生婴儿,活性衰减速度快得惊人,导致所有后续实验都无法进行。
团队已经为此鏖战了近三周,各种稳定剂、缓冲液换了不下百种,结果大同小异。
实验室里的气氛,也像那不争气的酶活性一样,一天比一天低迷。
周一的例行研讨会上,气氛更是压抑到了极点。
“不行,还是不行。昨晚的数据出来了,活性半衰期依然没超过三小时。”
负责实验操作的组长王工有气无力地汇报着,厚厚的镜片也挡不住他眼底的血丝和挫败,“我们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会不会是这个方向本身就有问题?”
他的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死水,激起一片低沉的附和。连项目组里最资深的刘教授都紧锁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或许我们该考虑备用方案了,在s-3a上耗费太多时间,风险太大。”
会议室里,一股无形的放弃情绪正在蔓延。
许知意一直安静地听着,指尖在一沓打印出来的文献资料上轻轻划过。
她这几日几乎将全球所有关于激酶稳定性的研究报告翻了个底朝天,大脑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将无数看似无关的数据点串联、比对。
直到刘教授的话音落下,她才抬起头。
孕期的疲惫让她脸色有些苍白,但那双眼睛却清亮得惊人。
第404章 新的突破
“问题不在s-3a本身,也不在于稳定剂。”
她的声音不大,却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问题出在我们对反应底物的预处理上。刘教授,王工,请看第17号文献,瑞士联邦理工发表的,关于磷酸化修饰对激酶空间构象的影响。”
她将一份资料推到会议桌中央,大屏幕上同步切换出她早已标注好的段落。
“我们一直沿用传统方案,在加入s-3a前,用磷酸酶处理底物。但这份报告指出,对于s-3a这类特殊结构的激酶,过度的去磷酸化反而会破坏其与底物结合的关键锚点,导致它变成一个不稳定的瞬时结构。我们不是在稳定它,而是在亲手拆掉它的支架。”
一番话,掷地有声。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王工张了张嘴,脸上满是震惊。
刘教授更是拿起桌上的文献,反复看了几遍,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质疑,慢慢转为恍然,最后化为一丝不易察的赞叹。
这个细节,这个被所有人当成标准流程而忽略的步骤,竟然是症结所在。
“你的意思是……”刘教授的声音有些干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