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1 / 2)
"第二,玮儿赐婚安平侯府嫡女谢瑶,婚期定在来年三月。"
堂内一片哗然。贾玮手中的折扇"啪"地合上,骨节泛白。他看向兄长贾琤,后者正盯着地砖缝隙,仿佛那里藏着答案。
"第三,"襄宁长公主顿了顿,茶盏在案几上敲出清脆声响,"宁国公府与甄家仇怨,到此为止。"
沈氏霍然起身,茶案被她衣袖带翻,青瓷茶盏碎成数瓣。"母亲!"她的声音尖利得不像自已,"甄家派人刺杀琤儿,就为阻他将扬州盐税案的证据带回京都交给陛下,如今要我们咽下这口气?"
贾琤按住母亲颤抖的手,低声道:"母亲慎言。"
"慎什么言!"沈氏甩开儿子的手,泪珠滚落,"那箭上有毒,要是再耽误一阵子,或者遇不上医术高明的大夫,就要了你的命了!现在倒好,用你的血换顶官帽,用你的痛换桩婚事!"
三老爷贾啟见妻子情绪激动,忙安抚起来:"敏仪,你先冷静一下,圣意不可违。"
"圣意?"沈氏冷笑,"分明是借着陛下的名义拉拢我们!谁不知道安平侯是信王的人?"
襄宁长公主突然拍案,满堂寂静。"糊涂!"她目光如电扫过沈氏,"你以为这只是儿女婚事?安平侯手握十万边军,诸王争相拉拢。如今他家嫡女嫁入宁国公府,是祸是福还未可知!"
贾玮突然开口:"祖母,孙儿不愿娶。"
"由不得你!"襄宁长公主厉声道,"你以为这是儿女情长的时候?甄家倒台,甄贵妃禁足,信王失势,诸王虎视眈眈——我们站在悬崖边上,一步错,满盘皆输!"
贾琤轻抚右腿,声音平静得可怕:"祖母,孙儿可以不要这侍郎之位,但甄家必须付出代价。"
窗外风雪渐急,拍打着雕花窗棂。襄宁长公主长叹一声,忽然显得苍老许多。"琤儿,你以为陛下为何突然升你?吏部右侍郎管着天下官员考课,多少人眼红的位置。"
她颤巍巍起身,走到贾琤面前,枯瘦的手指拉起贾琤的手:"这位置给你,是要你握着百官的命脉。安平侯的兵权给你弟弟,是要保我满府平安。至于甄家..."襄宁长公主眼中闪过寒光,"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贾玮突然笑了,笑意未达眼底:"所以我和兄长,不过是棋盘上的卒子?"
"错!"襄宁长公主猛地转身,绛紫裙摆旋出凌厉弧度,"你们是将是帅!安平侯府联姻是第一步,琤儿入吏部是第二步,等诸王斗得两败俱伤——"她突然收声,警惕地看了眼窗外。
沈氏脸色煞白:"母亲是说..."
"我什么也没说。"襄宁长公主坐回主位,理了理衣袖,"琤儿伤好后去吏部报到,玮儿准备聘礼。至于甄家..."她端起新换的茶盏,吹开浮沫,"活着的人,才能等到报仇那天。"
堂外传来更鼓声,风吹得更大了。贾琤望着窗纸上晃动的树影,忽然想起扬州城外那支淬毒的箭——当时月光也是这样冷。
贾玮凑近兄长耳边,声音低不可闻:"哥,这棋我们要下,但不能任人摆布。"
贾琤没有回答,只是将茶汤一饮而尽,苦涩从舌尖蔓延到心底。
***
荣禧堂内沉水香氤氲缭绕,贾政指尖摩挲着青瓷茶盏上的冰裂纹,那裂纹像极了近日朝堂上蔓延的裂隙。"甄应嘉押解进京那日,在沧州驿站..."他声音突然压低,"失踪了。"
史太君手中佛珠一顿,檀木珠子撞出清脆声响。窗外芭蕉叶上积着的雨水突然坠落,啪地打在青石板上。
"说是看守的侍卫都指尖无意识描画着茶盏纹路,"现头上,可顺王殿下如今在乾清宫前跪了三天,说有人栽赃。"
老太太望着紫檀架子上那尊白玉送子观音,想起元春满月时甄牵线,本是把元春送进宫在甄贵妃身边,再由甄贵妃赐给公府多事。"她忽然道。
贾政闻言苦笑。那年襄宁长公主在得知元春小选进宫在甄贵妃身边,当即沉了脸色说"有辱门楣",转头就把人塞进了皇后宫中做女官。谁料阴差阳错,如今信王一脉遭难,反倒是元春因在皇后跟前伺候过,得了个体面婚事。
"舅兄前日启程去九边了。"贾政转了话头,"兵部给的文书说是检点军务,可京营节度使的印信..."他喉结滚动,咽下了后半句话。窗外传来小丫头们嬉闹声,隐约听得"二姑娘""三姑娘"的称呼。
史太君忽然坐直了身子,腕间翡翠镯子磕在黄丫头过了端午就十七了罢?探丫头虽小些,眉眼却更灵阁上供着的御赐琉璃灯,那是元春出嫁时内务府送来的。
贾政立刻会意,手在杯沿晃出深褐色的弧,像道陈年旧疤。"母亲..." ↑返回顶部↑
堂内一片哗然。贾玮手中的折扇"啪"地合上,骨节泛白。他看向兄长贾琤,后者正盯着地砖缝隙,仿佛那里藏着答案。
"第三,"襄宁长公主顿了顿,茶盏在案几上敲出清脆声响,"宁国公府与甄家仇怨,到此为止。"
沈氏霍然起身,茶案被她衣袖带翻,青瓷茶盏碎成数瓣。"母亲!"她的声音尖利得不像自已,"甄家派人刺杀琤儿,就为阻他将扬州盐税案的证据带回京都交给陛下,如今要我们咽下这口气?"
贾琤按住母亲颤抖的手,低声道:"母亲慎言。"
"慎什么言!"沈氏甩开儿子的手,泪珠滚落,"那箭上有毒,要是再耽误一阵子,或者遇不上医术高明的大夫,就要了你的命了!现在倒好,用你的血换顶官帽,用你的痛换桩婚事!"
三老爷贾啟见妻子情绪激动,忙安抚起来:"敏仪,你先冷静一下,圣意不可违。"
"圣意?"沈氏冷笑,"分明是借着陛下的名义拉拢我们!谁不知道安平侯是信王的人?"
襄宁长公主突然拍案,满堂寂静。"糊涂!"她目光如电扫过沈氏,"你以为这只是儿女婚事?安平侯手握十万边军,诸王争相拉拢。如今他家嫡女嫁入宁国公府,是祸是福还未可知!"
贾玮突然开口:"祖母,孙儿不愿娶。"
"由不得你!"襄宁长公主厉声道,"你以为这是儿女情长的时候?甄家倒台,甄贵妃禁足,信王失势,诸王虎视眈眈——我们站在悬崖边上,一步错,满盘皆输!"
贾琤轻抚右腿,声音平静得可怕:"祖母,孙儿可以不要这侍郎之位,但甄家必须付出代价。"
窗外风雪渐急,拍打着雕花窗棂。襄宁长公主长叹一声,忽然显得苍老许多。"琤儿,你以为陛下为何突然升你?吏部右侍郎管着天下官员考课,多少人眼红的位置。"
她颤巍巍起身,走到贾琤面前,枯瘦的手指拉起贾琤的手:"这位置给你,是要你握着百官的命脉。安平侯的兵权给你弟弟,是要保我满府平安。至于甄家..."襄宁长公主眼中闪过寒光,"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贾玮突然笑了,笑意未达眼底:"所以我和兄长,不过是棋盘上的卒子?"
"错!"襄宁长公主猛地转身,绛紫裙摆旋出凌厉弧度,"你们是将是帅!安平侯府联姻是第一步,琤儿入吏部是第二步,等诸王斗得两败俱伤——"她突然收声,警惕地看了眼窗外。
沈氏脸色煞白:"母亲是说..."
"我什么也没说。"襄宁长公主坐回主位,理了理衣袖,"琤儿伤好后去吏部报到,玮儿准备聘礼。至于甄家..."她端起新换的茶盏,吹开浮沫,"活着的人,才能等到报仇那天。"
堂外传来更鼓声,风吹得更大了。贾琤望着窗纸上晃动的树影,忽然想起扬州城外那支淬毒的箭——当时月光也是这样冷。
贾玮凑近兄长耳边,声音低不可闻:"哥,这棋我们要下,但不能任人摆布。"
贾琤没有回答,只是将茶汤一饮而尽,苦涩从舌尖蔓延到心底。
***
荣禧堂内沉水香氤氲缭绕,贾政指尖摩挲着青瓷茶盏上的冰裂纹,那裂纹像极了近日朝堂上蔓延的裂隙。"甄应嘉押解进京那日,在沧州驿站..."他声音突然压低,"失踪了。"
史太君手中佛珠一顿,檀木珠子撞出清脆声响。窗外芭蕉叶上积着的雨水突然坠落,啪地打在青石板上。
"说是看守的侍卫都指尖无意识描画着茶盏纹路,"现头上,可顺王殿下如今在乾清宫前跪了三天,说有人栽赃。"
老太太望着紫檀架子上那尊白玉送子观音,想起元春满月时甄牵线,本是把元春送进宫在甄贵妃身边,再由甄贵妃赐给公府多事。"她忽然道。
贾政闻言苦笑。那年襄宁长公主在得知元春小选进宫在甄贵妃身边,当即沉了脸色说"有辱门楣",转头就把人塞进了皇后宫中做女官。谁料阴差阳错,如今信王一脉遭难,反倒是元春因在皇后跟前伺候过,得了个体面婚事。
"舅兄前日启程去九边了。"贾政转了话头,"兵部给的文书说是检点军务,可京营节度使的印信..."他喉结滚动,咽下了后半句话。窗外传来小丫头们嬉闹声,隐约听得"二姑娘""三姑娘"的称呼。
史太君忽然坐直了身子,腕间翡翠镯子磕在黄丫头过了端午就十七了罢?探丫头虽小些,眉眼却更灵阁上供着的御赐琉璃灯,那是元春出嫁时内务府送来的。
贾政立刻会意,手在杯沿晃出深褐色的弧,像道陈年旧疤。"母亲..." ↑返回顶部↑